电主轴冷却系统、电主轴及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47318发布日期:2022-05-17 13: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气缸缸体后端沿轴向延伸至电机壳体与气缸缸体之间的连接座本体中的冷却液输入合路;从所述连接座本体中沿轴向延伸到挡水套的两冷却液输入支路;从所述电机壳体沿轴向延伸到所述连接座本体的两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以及从连接座本体沿轴向延伸至气缸缸体后端的冷却液输出合路;两所述冷却液输入支路并联连通后与所述冷却液输入合路串联连通;两所述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并联连通后与所述冷却液输出合路串联连通;所述挡水套环设于所述电主轴的前轴承座的外周,所述前轴承座与所述挡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冷却通道,所述冷却液输入支路和所述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环形冷却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主轴冷却系统还包括:从所述挡水套沿轴向延伸到所述电机壳体的两第二冷却液输出支路,以及所述电机壳体上设置有冷却液流道,且两所述第二冷却液输出支路通过设置在挡水套上的第二盲孔与所述第一环形冷却通道连通,所述两所述冷却液输入支路通过设置在挡水套上的第一盲孔与所述第一环形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冷却液输出支路通过设置在电机壳体上的第三盲孔与所述冷却液流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冷却液输入支路从所述连接座本体沿轴向依次贯通电主轴的顶盖、后轴承座以及所述电机壳体,并延伸至所述挡水套;所述后轴承座的后端部设置有径向凸出的凸缘,所述后轴承座通过所述凸缘与所述顶盖和所述电机壳体连接,两所述冷却液输入支路和两所述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均分别沿轴向贯通所述凸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后端沿轴向延伸至所述凸缘,且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部环设于所述后轴承座的外周,所述后轴承座与所述电机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环形冷却通道,所述冷却液流道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上的通孔和所述第二环形冷却通道连通,两所述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机壳体上的第四盲孔与所述第二环形冷却通道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流道包括多个互相平行且依次贴紧的环形流道,且相邻两所述环形流道之间设置有环形凸起的隔离结构,所述隔离结构上设置有连通相邻两所述的环形流道的缺口,且相邻两所述隔离结构上的所述缺口分列于所述电机壳体的相对两侧,以及所述缺口中部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凸起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合路、冷却液输入支路、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和冷却液输出合路贯通的各个结构在贴合面处设置有若干密封结构,若干所述密封结构分别设置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合路、冷却液输入支路、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和冷却液输出合路的外周;在所述前轴承座和所述后轴承座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环形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冷却通道和所述第二环形冷却通道。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合路的直径大于所述冷却液输入支路的直径,所述冷却液输出合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的直径,且所述冷却液输出合路的直径也大于所述第二冷却液输出支路的直径。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主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输入合路的横截面积等于两所述冷却液输入支路的横截面积之和,所述冷却液输出合路的横截面积等于两所
述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的横截面积之和,且所述冷却液输出合路的横截面积也等于两所述第二冷却液输出支路的横截面积之和。9.一种电主轴,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主轴冷却系统。10.一种机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主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主轴冷却系统、电主轴及机床,电主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液输入合路、两冷却液输入支路、两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和冷却液输出合路;两冷却液输入支路并联连通后与冷却液输入合路串联连通;两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并联连通后与冷却液输出合路串联连通;挡水套环设于前轴承座的外周,前轴承座与挡水套之间设置有第一环形冷却通道,冷却液输入支路和第一冷却液输出支路分别与第一环形冷却通道连通。采用支路并联,与合路串联连通,合理地利用了各个结构的开设冷却液流通的通道的壁厚,同时增加冷却液通道数量,增大冷却液的流量,进而能够将更多的热量带走,减少高热量对轴承和电机的损伤,进而延长轴承和电机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研发人员:颜炳姜 蔡丹 邝金田 聂浩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汇专机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5/1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