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材压装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81764发布日期:2022-05-26 13:43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板材压装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板材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


背景技术:

2.金属板材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现场施工的需要进行弯折,例如,将板材弯折成为管状材料;工作人员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都是在施工之前,计算好现场所需特定形状的板材数量,先在车间将板材加工好之后,再带到施工现场进行施工。
3.但是,根据不同的工况,工作人员并不能非常精确的计算所需板材数量,只能进行大概的估算;虽然为了避免现场施工时板材数量不够,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多加工,使加工好的板材有剩余,避免因为板材不够影响施工进度;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碰到板材数量不够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导致工作人员只能返回车间继续加工板材,耽误施工进度。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其结构简单,以可拆卸方式组装形成,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到施工场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板材进行弯折,避免耽误施工进度。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包括底座、辅弯结构、下压结构和驱动结构。
7.所述底座的两端均设有施力耳,两个施力耳之间形成u型槽,所述底座的中部开设第一型腔。
8.所述辅弯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且底部均滑动连接于u型槽中的辅弯块,两个辅弯块分别设置于第一型腔的两侧;每个辅弯块靠近第一型腔的位置处均设有第二型腔,第二型腔设置于辅弯块的底部,所述辅弯块的上面还设有板槽;两个辅弯块远离板槽的一端均设有压槽,压槽中设有第一斜面;两个所述辅弯块分别连接回弹组件。
9.所述下压结构包括与第一型腔对应、且设置于第一型腔上方的下压辊,所述下压辊的一端连接承接板,承接板的顶部连接承接块,所述承接块设置于下压块的中部,所述下压块的底面两端均设有楔块,所述楔块均设有与第一斜面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所述下压块的顶部连接所述驱动结构。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辅弯块远离第二型腔的一端的回弹轴,所述回弹轴可移动穿过施力耳后连接限位块,所述回弹轴上还套接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施力耳外侧和限位块之间。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下压辊的底面在上下方向上不高于两个楔块的底面。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下压块的内部设有向下开口的置物腔,
所述置物腔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所述承接块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轨;所述下压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升降孔,所述承接块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插入升降孔中的滑杆;所述承接块的顶部与置物腔的顶部之间设有弹性件。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下压块上表面的连块,连块固定连接竖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杆,第一驱动杆转动连接横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杆,第二驱动杆的中部设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中转动连接转轴,转轴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外部还套接导向套,导向套固定连接固定板。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压装机器人,所述第二驱动杆靠近第一驱动杆的一端为转动连接端,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所述转动环到驱动端的距离大于所述转动环到转动连接端的距离。
1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两个可以左右滑动的辅弯块,辅弯块上的第二型腔与底座上的第一型腔共同组成完整的弯折形状,对板材进行弯折;通过下压块底部的楔块与辅弯块上的压槽配合,推动辅弯块的左右移动;驱动结构通过杠杆原理驱动下压块的上下运动,起到省力作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以可拆卸方式组装形成,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到施工场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板材进行弯折,避免耽误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下压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底座,11-施力耳,12-第一型腔;2-辅弯块,21-第二型腔,22-板槽,23-压槽,24-第一斜面,25-回弹轴,26-限位块,27-弹簧;3-下压辊,31-承接板,32-承接块,33-滑杆,34-弹性件,35-滑轨;4-下压块,41-楔块,42-第二斜面,43-置物腔,44-升降孔;5-连块,51-第一驱动杆,52-第二驱动杆,53-转动环,54-转轴,55-导向套;6-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压装机器人,包括底座1、辅弯结构、下压结构和驱动结构。
19.底座1的两端均设有向上设置的施力耳11,两个施力耳11之间形成u型槽,底座1的中部开设开口向上的第一型腔12。
20.辅弯结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辅弯块2,且两个辅弯块2分别设置于第一型腔12的两侧,两个辅弯块2的底部均滑动连接于底座1的u型槽中;每个辅弯块2靠近第一型腔12的位置处均设有开口向下的第二型腔21,第二型腔21设置于辅弯块2的底部,辅弯块2的上面还设有用于放置板材的板槽22;本实用新型中,两个第二型腔21和第一型腔12组合后,形成完整的、工作人员所需要的形状,例如,圆形、矩形;板材在放置过程中,板材的两端分别放置于两个板槽22中,板材的的中部悬空;两个辅弯块2远离板槽22的一端均设有压槽23,压槽23中设有第一斜面24;两个辅弯块2分别连接回弹组件。
21.下压结构包括与第一型腔12对应、且设置于第一型腔12上方的下压辊3,下压辊3的一端连接承接板31,承接板31的顶部连接承接块32,承接块32设置于下压块4的中部,下压块4的底面两端均设有楔块41,楔块41均设有与第一斜面24配合使用的第二斜面42;下压块4的顶部连接驱动结构。
22.本实用新型中,下压辊3的底面在上下方向上不高于两个楔块41的底面。
23.使用过程中,两个辅弯块2的初始状态为分别设置于第一型腔12的两侧,两个辅弯块2之间具有使下压辊3能够向下通过的间隙,板材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板槽22中;回弹组件处于自由伸长状态。
24.由于承接板31、承接块32和下压块4已经连接为一体,因此,通过驱动结构使下压块4向下移动,下压辊3和楔块41也向下移动,当下压辊3抵触到板材时,下压辊3继续向下并压动板材,使板材和下压辊3均向下通过两个辅弯块2之间的间隙,板材和下压辊3通过间隙后,楔块41的第二斜面42恰好与第一斜面24接触,随着楔块41的持续向下,第二斜面42对第一斜面24产生挤压作用,在该挤压作用下,两个辅弯块2相向移动,当两个辅弯块2之间的间隙完全闭合后,两个第二型腔21和第一型腔12组合形成完整的形状,在下压辊3与两个第二型腔21、第一型腔12的共同作用下,将板材弯折成为所需要的形状;在两个辅弯块2相向移动过程中,回弹组件被压缩或者被伸长。
25.完成弯折之后,通过驱动结构使下压块4向上移动,第二斜面42对第一斜面24的挤压作用消失,在回弹组件的作用下,两个辅弯块2背向移动,两个辅弯块2之间的间隙打开,板材和下压辊3向上通过间隙,可以将弯折好的板材取下。
26.本实用新型中,回弹组件包括连接于辅弯块2远离第二型腔21一端的回弹轴25,回弹轴25可移动穿过施力耳11后连接限位块26,回弹轴25上还套接弹簧27,弹簧27位于施力耳11外侧和限位块26之间。在两个辅弯块2相向移动过程中,弹簧27被压缩,两个辅弯块2背向移动过程中,弹簧27复位。
27.参见图1和图2,优选的,下压块4的内部设有向下开口的置物腔43,置物腔43的两侧均设有滑槽,承接块32的两侧均设有与滑槽配合使用的滑轨35;下压块4的前后两端均设有升降孔44,承接块3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插入升降孔44中的滑杆33;承接块32的顶部与置物腔43的顶部之间设有弹性件34。
28.当弹性件34处于自由长度时,滑杆33搭接在升降孔44的最底部,通过滑杆33将承接块32架设在置物腔43中;由于下压辊3的底面在上下方向上不高于两个楔块41的底面,即下压辊3的底面可能低于两个楔块41的底面,当下压辊3向下抵接到第一型腔12的最底端时,楔块41可能并没有到达压槽23的最底端,如果楔块41继续向下移动,下压辊3势必要向上移动,此时,承接块32两侧的滑轨35沿滑槽向上移动,滑杆33在升降孔44中向上移动,弹性件34被压缩。本实用新型中,弹性件34为弹簧。
29.驱动结构包括固定在下压块4上表面的连块5,连块5固定连接竖向设置的第一驱动杆51,第一驱动杆51转动连接横向设置的第二驱动杆52,第二驱动杆52与第一驱动杆51的转动连接端为a端,第二驱动杆52的另一端为b端,b端为驱动端;第二驱动杆52的中部设有转动环53,转动环53中转动连接转轴54,转轴54固定连接固定板6;第一驱动杆51的外部还套接导向套55,导向套55固定连接固定板6。本实用新型中,转动环53到驱动端的距离大于转动环53到转动连接端的距离,在压动或者抬起b端时,根据杠杆原理,工作人员较为省
力,同时,在导向套55的作用下,能够保证第一驱动杆51进行垂直方向的上下运动,而不会发生倾斜,从而保证下压块4能够进行垂直方向的上下运动,即,下压辊3能够始终保持在垂直方向上进出两个第二型腔21和第一型腔12。
30.本实用新型的板材压装机器人中的各项零部件,回弹轴25能够从施力耳11上拆卸,辅弯块2能够从底座1上拆卸,滑杆33能够从承接块32上拆卸,承接块32能够从下压块4中拆卸,第一驱动杆51能够从下压块4上拆卸,第一驱动杆51和第二驱动杆52能够相互拆卸,使本实用新型机器人中的大部分零部件均为可拆卸结构,且组装较为简单,工作人员方便携带,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加工好的板材数量不够,可以直接在现场进行加工,无需回到加工车间,避免延长施工时间。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两个可以左右滑动的辅弯块,辅弯块上的第二型腔与底座上的第一型腔共同组成完整的弯折形状,对板材进行弯折;通过下压块底部的楔块与辅弯块上的压槽配合,推动辅弯块的左右移动;驱动结构通过杠杆原理驱动下压块的上下运动,起到省力作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以可拆卸方式组装形成,方便工作人员携带到施工场地,工作人员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对板材进行弯折,避免耽误施工进度。
32.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