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车铣复合数控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6773发布日期:2022-05-26 12:05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车铣复合数控机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铣复合数控机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置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背景技术:

2.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复合加工就是把几种不同的加工工艺在一台机床上实现,是机械加工领域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加工工艺之一,而对工件进行复合车铣加工时,往往需要使用到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3.现有的技术cn202021646075.4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铣复合数控机床,该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总开关,且工作人员只有在关闭机门时,机门才会挤压总开关,从而可以保证机床本体的电路正常连通,避免工作人员忘记关闭机门的问题,进而避免了机床本体加工过程中废屑溅出,但其加工时产生的废屑无法被收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置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车铣复合数控机床。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具有能够收集加工时产生的废屑的功能,增加了该装置的清洁性,且设置有冷却液循环机构,确保冷却液能够循环自降温,提高了便捷性。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内置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包括机床本体、收集机构、固定机构、循环装置和移动机构,所述收集机构位于机床本体的内端,所述固定机构位于机床本体的外端,所述循环装置位于机床本体的下端,所述移动机构位于循环装置的下端,所述循环装置包括循环箱体、开关盖、旋转卡接机构、储水箱、循环泵、传输管、传导管、冷却箱、连接管和收集槽,所述开关盖固定安装在循环箱体的外端,所述旋转卡接机构固定安装在开关盖的外端。
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8.机床本体通过移动机构进行移动,固定机构在机床本体的外端进行支撑固定,机床本体加工产生的废屑由收集机构收集,收集完成后进行清洁,机床本体下端的循环装置进行循环冷却工作。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旋转卡接机构呈对称分布于循环箱体外端的左右两侧,所述储水箱固定安装在循环箱体的内部,所述循环泵固定安装在储水箱的上方,所述传输管与循环泵固定连接,所述传导管固定连通在循环泵的前端。
10.将旋转卡接机构进行旋转即可将开关盖打开,方便对循环箱体内部进行维修,循环泵通过传输管将储水箱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抽取,再通过传导管进行传导。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冷却箱固定安装在传导管的前端,所述连接管与冷却箱固定连通,所述收集槽固定安装在储水箱的下方。
12.传导管将冷却液传导至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再通过连接管传导至储水箱内,由此形成循环冷却,收集槽在储水箱可收集滴落的冷却液,避免冷却液流出,造成污染。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机床本体包括外机壳、操作面板和散热片,所述操作面板固定设置在外机壳的前端,所述散热片固定安装在外机壳的外端。
14.操作面板可操控该数控机床进行工作,散热片在外机壳外端起到散热作用。
15.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安装架、卡槽、过滤板、过滤网、伸缩式卡扣和按钮一,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外机壳的内端,所述卡槽固定设置在安装架的内端,所述过滤板活动安装在安装架的内端,所述过滤网固定安装在过滤板的上端,所述伸缩式卡扣固定安装在过滤板外端的左右两侧,所述按钮一固定安装在安装架外端的左右两侧。
16.将按钮一进行按压,按钮一带动伸缩式卡扣伸缩,此时伸缩式卡扣从卡槽内部滑落,过滤板则与安装架分离,再将过滤网进行清洗即可完成清洁。
17.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自动伸缩杆、制动板和调节把手,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外机壳的下方,所述自动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板的内端,所述制动板固定安装在自动伸缩杆的下端,所述调节把手固定安装在自动伸缩杆的外端。
18.通过调节把手将自动伸缩杆进行伸缩调节,自动伸缩杆带动下端的制动板,当制动板抵至地面时,即可起到支撑固定,提高了稳定性。
1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连接脚和移动滚轮,所述连接脚固定安装在循环箱体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连接脚呈对称分布于循环箱体下端的左右两侧,所述移动滚轮活动安装在连接脚的下端。
20.通过安装移动滚轮,可使得该复合数控机床具有移动功能,避免由于复合数控机床体积过大而无法移动的问题,提高了便捷性。
2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通过设置移动机构,机床本体通过移动机构进行移动,使得该机床具有移动功能,固定机构在机床本体的外端进行支撑固定,机床本体加工产生的废屑由收集机构收集,收集完成后进行清洁,提高了清洁效果;
23.2、通过设置旋转卡接机构,旋转卡接机构进行旋转即可将开关盖打开,方便对循环箱体内部进行维修,提高了维修的便捷性;
24.3、通过设置传导管将冷却液传导至冷却箱内进行冷却,再通过连接管传导至储水箱内,由此形成循环冷却,收集槽在储水箱可收集滴落的冷却液,避免冷却液流出,造成污染;
25.4、通过设置操作面板可操控该数控机床进行工作,散热片在外机壳外端起到散热作用,避免机床本体无法散热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26.5、通过设置按钮一进行按压,按钮一带动伸缩式卡扣伸缩,此时伸缩式卡扣从卡槽内部滑落,过滤板则与安装架分离,再将过滤网进行清洗即可完成清洁,提高了清洁性;
27.6、通过设置调节把手将自动伸缩杆进行伸缩调节,自动伸缩杆带动下端的制动板,当制动板抵至地面时,即可起到支撑固定,提高了稳定性;
28.7、通过设置移动滚轮,移动滚轮滚动可使得该复合数控机床具有移动功能,避免由于复合数控机床体积过大而无法移动的问题,提高了便捷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片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安装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循环箱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循环箱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机床本体;101、外机壳;102、操作面板;103、散热片;2、收集机构;201、安装架;202、卡槽;203、过滤板;204、过滤网;205、伸缩式卡扣;206、按钮一;3、固定机构;301、固定板;302、自动伸缩杆;303、制动板;304、调节把手;4、循环装置;401、循环箱体;402、开关盖;403、旋转卡接机构;404、储水箱;405、循环泵;406、传输管;407、传导管;408、冷却箱;409、连接管;410、收集槽;5、移动机构;501、连接脚;502、移动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7.实施例一:
38.如图1-图5所示,一种内置冷却液循环机构的车铣复合数控机床,包括机床本体1、收集机构2、固定机构3、循环装置4和移动机构5,收集机构2位于机床本体1的内端,固定机构3位于机床本体1的外端,循环装置4位于机床本体1的下端,移动机构5位于循环装置4的下端,循环装置4包括循环箱体401、开关盖402、旋转卡接机构403、储水箱404、循环泵405、传输管406、传导管407、冷却箱408、连接管409和收集槽410,开关盖402固定安装在循环箱体401的外端,旋转卡接机构403固定安装在开关盖402的外端。
3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40.机床本体1通过移动机构5进行移动,固定机构3在机床本体1的外端进行支撑固定,机床本体1加工产生的废屑由收集机构2收集,收集完成后进行清洁,机床本体1下端的循环装置4进行循环冷却工作。
4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4和图5图所示,旋转卡接机构403呈对称分布于循环箱体401外端的左右两侧,储水箱404固定安装在循环箱体401的内部,循环泵405固定安装在储水箱404的上方,传输管406与循环泵405固定连接,传导管407固定连通在循环泵405的前端。
42.将旋转卡接机构403进行旋转即可将开关盖402打开,方便对循环箱体401内部进行维修,循环泵405通过传输管406将储水箱404内部的冷却液进行抽取,再通过传导管407进行传导。
4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冷却箱408固定安装在传导管407的前端,连接管409与冷却箱408固定连通,收集槽410固定安装在储水箱404的下方。
44.传导管407将冷却液传导至冷却箱408内进行冷却,再通过连接管409传导至储水箱404内,由此形成循环冷却,收集槽410在储水箱404可收集滴落的冷却液,避免冷却液流出,造成污染。
45.实施例二:
4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机床本体1包括外机壳101、操作面板102和散热片103,操作面板102固定设置在外机壳101的前端,散热片103固定安装在外机壳101的外端。
47.操作面板102可操控该数控机床进行工作,散热片103在外机壳101外端起到散热作用。
4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收集机构2包括安装架201、卡槽202、过滤板203、过滤网204、伸缩式卡扣205和按钮一206,安装架201固定安装在外机壳101的内端,卡槽202固定设置在安装架201的内端,过滤板203活动安装在安装架201的内端,过滤网204固定安装在过滤板203的上端,伸缩式卡扣205固定安装在过滤板203外端的左右两侧,按钮一206固定安装在安装架201外端的左右两侧。
49.将按钮一206进行按压,按钮一206带动伸缩式卡扣205伸缩,此时伸缩式卡扣205从卡槽202内部滑落,过滤板203则与安装架201分离,再将过滤网204进行清洗即可完成清洁。
50.实施例三:
5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固定板301、自动伸缩杆302、制动板303和调节把手304,固定板301固定安装在外机壳101的下方,自动伸缩杆302固定安装在固定板301的内端,制动板303固定安装在自动伸缩杆302的下端,调节把手304固定安装在自动伸缩杆302的外端。
52.通过调节把手304将自动伸缩杆302进行伸缩调节,自动伸缩杆302带动下端的制动板303,当制动板303抵至地面时,即可起到支撑固定,提高了稳定性。
53.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移动机构5包括连接脚501和移动滚轮502,连接脚501固定安装在循环箱体401下端的左右两侧,连接脚501呈对称分布于循环箱体401下端的左右两侧,移动滚轮502活动安装在连接脚501的下端。
54.通过安装移动滚轮502,可使得该复合数控机床具有移动功能,避免由于复合数控机床体积过大而无法移动的问题,提高了便捷性。
55.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