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压机上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08855发布日期:2022-06-15 02:2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压机上模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刹车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热压机上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刹车片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生产刹车片的型号对模具进行更换。在对模具进行更换的过程中,由于上模压板安装在热压机的上底座上,且传统的上模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热压机的上底座上,因此,在对上模进行更换时,需要一个人托住上模压板,另一个人进行拆卸,操作不便,且容易跌落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压机上模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能够实现上模板的免工具安装,在安装过程中不需要借助任何安装工具,便能够实现上模的快速安装和拆卸。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热压机上模安装结构,包括上模组件,所述的上模组件包括隔热板和加热板,所述加热板的下方设置有上模安装架,所述的上模安装架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板和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板之间的第二安装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上模板;
6.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承托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承托部;
7.所述的第一承托部上设置有用于向上压紧所述上模板的第一压紧板,所述的第一压紧板和第一承托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的第二承托部上设置有用于向上压紧所述上模板的第二压紧板,所述的第二压紧板和第二承托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8.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安装架包括过渡连接板,所述的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过渡连接板的下方,并与所述的过渡连接板固定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上模板的后侧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上模板后极限位置的定位块。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前端设置有限位挡销,所述的限位挡销存在两个工作位置,当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挡销的内端面位于所述上模板的外侧,当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的限位挡销限制了所述上模板向前移动的自由度。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限位挡销相配合的导向孔,所述的导向孔和限位挡销之间设置有用于阻碍限位挡销向外侧移动的第二弹簧,所述限位挡销的外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外侧面从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定位面、导向斜面和第二定位面,所述的驱动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限位挡销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槽,且所述的限位板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压紧在所述驱动板的外侧面上。
13.进一步地,所述上模安装架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驱动板相配合的第二导向
槽。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板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把手。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的下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的上限位孔,所述第一承托部和第二承托部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的下限位孔。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板和第二压紧板的上侧面的前端均设置有导向面。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该安装结构能够实现上模的免工具安装,在对上模进行安装和拆卸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能够实现上模的快速安装和拆卸,操作简单、快捷,单人即可操作。
19.2、通过在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限位挡销,且所述的限位挡销与定位块相配合能够限制上模的前后移动,保证上模安装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上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上模组件的主视图;
24.图5为上模组件的侧视图;
25.图6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26.图7为图5中的b-b剖视图;
27.图8为图6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图7中d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11为上模组件的爆炸视图;
31.图12为图11中e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13为图11中f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14为图11中g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4.图1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35.图16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7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8为实施例六的结构示意图。
38.图中:1-上底座,
39.21-隔热板,22-加热板,23-上模板,231-凸台,
40.3-上模安装架,31-过渡连接板,32-第一安装板,321-第一承托部,33-第二安装板,331-第二承托部,34-第一压紧板,35-第二压紧板,36-第一弹簧,37-堵头,381-销轴,382-销头,383-限位板,384-第二弹簧套,385-驱动板,3851-第一定位面,3852-第二定位面,3853-导向斜面,3854-第一导向槽,386-把手,39-护板,391-避让孔,
41.4-定位块,41-定位部,42-连接部,
42.51-水平连接板,52-竖直连接板,53-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43.实施例一
44.为了方便描述,现定义坐标系如图2所示,并以左右方向为横向,前后方向为纵向,上下方向为竖向。
45.如图1、图3和图11所示,上模组件从上往下依次包括隔热板21和加热板22,且所述的隔热板21和加热板22通过螺栓与热压机的上底座1固定连接。
46.一种热压机上模安装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加热板22下侧上模安装架3,所述的上模安装架3包括由导热材料制作而成的过渡连接板31,所述过渡连接板31的下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32,两个所述的第一安装板3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安装板32平行布置的第二安装板33,所述的第二安装板33与所述的过渡连接板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3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模板23。
47.如图7和图11所示,所述上模板23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凸台231,优选的,所述凸台231的上侧面与所述上模板23的上侧面平齐,所述的凸台231和上模板23的本体共同形成t型结构。
48.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内侧面(以两第一安装板32相对的一侧为内侧)上位于所述上模板23的凸台23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承托部321。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托部321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下侧面平齐。
49.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安装板3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位于所述上模板23的凸台231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承托部331。优选的,所述第二承托部331的下侧面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3的下侧面平齐,所述的第二承托部33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3的本体共同形成倒置的t型结构。
50.如图14所示,所述第二安装板33的第二承托部331的上方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压紧板35,且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的第二压紧板35和第二承托部331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一弹簧36。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第一承托部321的上方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压紧板34,且所述的第一压紧板34和第一承托部321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前后方向均匀布置的第一弹簧36。如图4所示,所述的上模板23在所述第一弹簧36的作用下,通过第一压紧板34和第二压紧板35压紧在所述过渡连接板31的下侧面上。
51.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压紧板34和第二压紧板35的下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上限位孔,且所述上限位孔的上端为盲端。所述第一承托部321和第二承托部331的上侧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下限位孔,且所述下限位孔的下端为盲端。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上端插入到所述的上限位孔内,所述第一弹簧36的下端插入到所述的下限位孔内。
5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下限位孔为一通孔,所述下限位孔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下限位孔下端的堵头37,且所述的堵头37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的下限位孔固定连接。所述下限位孔的下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的堵头37相配合的内螺纹。
53.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上模板23的后侧设置有用于确定所述上模板23后极限位置的定位块4,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块4与所述的过渡连接板31固定连接。
54.进一步地,如图11、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前端设置有沿横向延伸的限位挡销,且所述的限位挡销和第一安装板32之间设置有用于阻碍所述的限位挡销向外侧(以两第一安装板32相对的一侧为内侧)移动的第二弹簧。
55.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所述的限位挡销存在两个工作位置,当所述的限位挡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挡销的内端面位于所述上模板23的外侧,即所述限位挡销和上模板23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内的投影不存在重合部分。此时,所述的上模板23可以顺利的从前侧拉出,而不会与限位挡销发生干涉。当所述的限位挡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所述限位挡销的内端面位于所述上模板23的内侧,即所述限位挡销和上模板23在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竖直平面内的投影存在重合部分。此时,所述的限位挡销对所述的上模板23形成遮挡限位,限制了所述上模板23向前移动的自由度。
56.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安装板32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导向孔,且所述的导向孔为一台阶孔。所述的限位挡销包括与所述的导向孔同轴布置的销轴381,所述销轴381的内端设置有销头382,且所述的销头38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所述的销轴381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二弹簧套384设于所述的销轴381上,且所述第二弹簧的内端抵靠在所述销头382的外端面上,所述第二弹簧的外端抵靠在所述导向孔的台阶面上。所述销轴381的外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设置有限位板383。
57.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的限位挡销向外侧移动的驱动板385。所述驱动板385的外侧面从前往后依次包括第一定位面3851和第二定位面3852,所述的第一定位面3851和第二定位面3852均为竖直平面,且所述的第一定位面3851位于所述第二定位面3852的内侧。所述的第一定位面3851和第二定位面385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面3851和第二定位面3852的导向斜面3853。所述的驱动板385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呈长圆孔状的第一导向槽3854,限位挡销的销轴381位于所述的第一导向槽3854内,所述的限位板383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压紧在所述驱动板385的外侧面上。当所述的限位板383压紧在所述的第一定位面3851上时,所述的限位挡销处于第二工作位置,当所述的限位板383压紧在所述的第二定位面3852上时,所述的限位挡销处于第一工作位置。
5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过渡连接板3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凹槽,位于同一侧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共同形成与所述的驱动板385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槽,且所述的第二导向槽限制了所述驱动板385绕限位挡销转动的自由度。
59.进一步地,如图11所示,所述驱动板385的前端固定设置有把手386。
60.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11所示,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外侧设置有护板39,所述的护板39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限位挡销同轴布置的避让孔39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护板39包括水平部和竖直部,所述的竖直部通过螺钉与所述的过渡连接板31固定连接,所述的水平部通过螺钉与所述的第一安装板32固定连接,所述的避让孔391设置于所述的竖直部上。
61.进一步地,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第一压紧板34和第二压紧板35的上侧面的前端均设置有斜向前下方延伸的导向面。
62.实施例二
63.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过渡连接板31共同形成与所述的驱动板385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槽,且所述的第二导向槽限制了所述驱动板385绕限位挡销转动的自由度。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64.实施例三
65.如图16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驱动板385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槽,且所述的第二导向槽限制了所述驱动板385绕限位挡销转动的自由度。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66.实施例四
67.如图17所示,所述的定位块4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加热板22固定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定位块4包括定位部41,所述定位部41的后侧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向上延伸的连接部42,所述的连接部42通过螺钉与所述的加热板22固定连接。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68.实施例五
69.所述的连接部42通过螺钉与所述的隔热板21固定连接,其余结构同实施例四。
70.实施例六
71.如图18所示,所述的定位块4固定设置于所述热压机的上底座1上。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底座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的安装支架包括水平连接板51,且所述的水平连接板51通过螺钉与所述的上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水平连接板51的前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的竖直连接板52,所述的水平连接板51和竖直连接板52之间设置有筋板53。所述竖直连接板52的前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的上模板23相配合的定位块4。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72.实施例七
73.所述的上模安装架3包括两个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板32,两个所述的第一安装板32之间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安装板32平行布置的第二安装板33,且所述的第一安装板32和第二安装板33均与所述的加热板22固定连接。所述的定位块4固定设置于所述的加热板22上。所述第一安装板32的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的驱动板385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槽,且所述的第二导向槽限制了所述驱动板385绕限位挡销转动的自由度。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