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49617发布日期:2022-04-21 23:51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的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电动车普及,对电池需求越来越大,对电池续航和能量密度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为了提高电芯的容量和能量密度,我们将电芯极耳焊接技术做了改良,由原来的直焊工艺改进成折焊工艺,在相同的外形尺寸下,优化内部极耳的焊接方式,节省了内部空间,提高了能量密度,节省材料成本。
3.极耳折焊工艺对应的极耳需要进行折弯处理,目前的极耳折焊工序对应的方式是先将极耳与电芯先焊接在一起,通过工具手工翻折,工具手工翻折,容易将极片带起,造成电芯短路,加大了电芯安全风险,为了避免以上的问题,需要提前对极耳进行折弯处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极耳折弯处理的工装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包括相互对置的上冲压组件和下冲压组件,所述上冲压组件包括顶板以及与顶板连接的冲头;所述下冲压组件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底座;
7.所述冲头的端面上设有上冲压口,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有下冲压口,所述上冲压口和下冲压口的形状一致且相互吻合。
8.进一步,所述上冲压口和下冲压口呈“z”字型。
9.进一步,所述底座的材质为磁铁。
10.进一步,所述冲头通过螺栓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
12.进一步,所述顶板连接升降驱动件。
13.进一步,所述底板的四角处设有多个固定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结构使用时,将极耳放置在底座的下冲压口处,升降驱动件带动冲头下行,冲头的上冲压口与底座的下冲压口相对于挤压极耳,受到挤压后的极耳折弯后形成折弯后的产品,折弯后的极耳与电芯相匹配焊接,通过改变极耳焊接方式,优化了极耳与电芯连接,节约了工艺空间,也改变了原始的人员手工翻折方式,降低了风险。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工后的折弯极耳的示意图;
17.图3为折弯极耳与电芯的焊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包括相互对置的上冲压组件和下冲压组件,上冲压组件包括顶板1以及与顶板1连接的冲头2,冲头2通过螺栓3与顶板1固定连接,顶板1连接升降驱动件;
19.进一步,下冲压组件包括底板4以及与底板4连接底座5,冲头2的端面上设有上冲压口6,底座5的端面上设有下冲压口7,上冲压口6和下冲压口7的形状一致且相互吻合,上冲压口6和下冲压口7呈“z”字型。
20.其中,底座5的材质为磁铁,底板4与底座5一体成型,底板4的四角处设有多个固定孔8,底板4通过固定孔8方便固定在工作台上。
21.该结构使用时,将极耳放置在底座5的下冲压口7处,底座5吸附固定极耳,升降驱动件带动冲头2下行,冲头2的上冲压口6与底座5的下冲压口7相对于挤压极耳,受到挤压后的极耳折弯后形成折弯后的产品,折弯后的极耳9与电芯10相匹配焊接,通过改变极耳焊接方式,优化了极耳与电芯连接,节约了工艺空间,也改变了原始的人员手工翻折方式,降低了风险。
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包括相互对置的上冲压组件和下冲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压组件包括顶板以及与顶板连接的冲头;所述下冲压组件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底座;所述冲头的端面上设有上冲压口,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有下冲压口,所述上冲压口和下冲压口的形状一致且相互吻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冲压口和下冲压口呈“z”字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材质为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通过螺栓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5.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底座一体成型。6.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连接升降驱动件。7.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四角处设有多个固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极耳折弯的工装治具,包括相互对置的上冲压组件和下冲压组件,所述上冲压组件包括顶板以及与顶板连接的冲头;所述下冲压组件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连接底座;冲头的端面上设有上冲压口,所述底座的端面上设有下冲压口,所述上冲压口和下冲压口的形状一致且相互吻合。该结构使用时,将极耳放置在底座的下冲压口处,升降驱动件带动冲头下行,冲头的上冲压口与底座的下冲压口相对于挤压极耳,受到挤压后的极耳折弯后形成折弯后的产品,折弯后的极耳与电芯相匹配焊接,通过改变极耳焊接方式,优化了极耳与电芯连接,节约了工艺空间,也改变了原始的人员手工翻折方式,降低了风险。降低了风险。降低了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霞 刘伟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3
技术公布日:2022/4/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