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套丝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8140发布日期:2022-08-17 07:2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钢筋套丝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套丝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传统的梁柱节点钢筋锚固钢筋用量大,荷载增大,梁柱钢筋端头施工时不易操作,绑扎困难,施工成本增加,工期延长。钢筋锚固板加工、安装方便,可取代传统的90
°
标准弯折钢筋的锚固长度,与传统施工相比较,能够节省40%的锚固钢筋,从而节约成本,因此越来越受到施工行业的青睐。为了安装钢筋锚固板,需要在钢筋端部加工与钢筋锚固板配合的螺纹头,实现钢筋机械锚固。但是现有的套丝机的移动机构往往是导套与导杆的配合,加之钢筋表面不光滑,在套丝过程中平稳性较差,加工的螺纹头一致性较差,容易出现无法与钢筋锚固板配合连接的情况,合格率较低,导致大量的钢筋需要返工重新加工,费时费力、影响施工效率。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有的套丝机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钢筋套丝机,以解决现有的套丝机加工的钢筋螺纹头一致性差,合格率较低,大量的钢筋需要返工重新加工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钢筋套丝机,包括机座、用于夹持待加工钢筋的钢筋夹具、平移装置和套丝装置,所述钢筋夹具设置在所述机座一端;所述平移装置包括u形平移架、两条水平导杆和平移驱动机构,所述水平导杆设置在机座远离钢筋夹具的一端与钢筋夹具之间,所述u形平移架的两侧实体分别与两条水平导杆适配,并可通过平移驱动机构驱动沿所述水平导杆往复移动;所述u形平移架的u形弯朝向所述钢筋夹具,所述套丝装置设置在所述u形平移架的u形弯内。
6.进一步的,所述钢筋夹具包括定位座、夹紧丝杠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块,所述夹紧丝杠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定位座上,并且所述夹紧丝杠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两个所述移动块分别与两段所述外螺纹适配并可沿对应外螺纹往复移动,所述夹紧丝杠一端设有转动手柄,两个所述移动块的相向一侧分别设有夹块。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夹块的相向一侧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夹槽,所述水平夹槽为90
°
的v型槽。
8.进一步的,所述平移驱动机构包括平移驱动电机和平移丝杠,所述平移丝杠通过两个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机座上,所述平移驱动电机连接在所述平移丝杠一端并驱动所述平移丝杠转动,所述u形平移架上连接有与所述平移丝杠适配的螺母,所述螺母可通过平移驱动电机驱动沿所述平移丝杠往复移动。
9.进一步的,所述u形平移架靠近钢筋夹具的一端两侧设有手柄,所述手柄为拉杆或拉环。
10.进一步的,所述机座上设有标尺,所述u形平移架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沿所述标尺往复移动。
11.进一步的,所述套丝装置包括调速电机、卡盘和板牙,所述卡盘通过所述调速电机驱动旋转,所述板牙可拆卸的安装在卡盘靠近钢筋夹具的一端。
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u形弯朝向钢筋夹具的u形平移架,并使u形平移架两侧实体分别与水平导杆适配并可往复移动,套丝装置在加工钢筋螺纹头移动平稳性好,加工出来的螺纹头一致性高,可以有效的提升钢筋螺纹头的合格率,减少返工情况,减少时间和人力的消耗,提升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钢筋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移动块与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平移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18.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钢筋套丝机,包括机座100、用于夹持待加工钢筋的钢筋夹具200、平移装置300和套丝装置400,所述钢筋夹具200设置在所述机座100一端;所述平移装置300包括u形平移架310、两条水平导杆320和平移驱动机构330,两条所述水平导杆320互相平行的设置在机座100远离钢筋夹具200的一端与钢筋夹具200之间,所述u形平移架310的两侧实体分别与两条水平导杆320适配,并可通过所述平移驱动机构330驱动沿所述水平导杆320往复移动;所述u形平移架310的u形弯朝向所述钢筋夹具200,所述套丝装置400设置在所述u形平移架310的u形弯内。
19.通过在机座100上设置钢筋夹具200,可以夹持需要加工螺纹头的钢筋500,通过平移驱动机构330驱动u形平移架310沿着水平导杆320朝向钢筋夹具200移动,套丝装置400跟随u形平移架310一起移动,并在移动过程中与夹持在钢筋夹具200上的钢筋接触,在钢筋端部加工出用于连接钢筋锚固板的螺纹头;加工完成之后,套丝装置400反向旋出,同时,平移驱动机构330驱动u形平移架310沿着水平导杆320远离钢筋夹具200,使套丝装置400与钢筋分离,即可从钢筋夹具200上取下完成螺纹头加工的钢筋,以便继续加工下一条钢筋。
20.其中,套丝装置400包括调速电机410、卡盘420和板牙430,所述卡盘420通过所述调速电机410驱动旋转,所述板牙430可拆卸的安装在卡盘420靠近钢筋夹具200的一端,可以根据不同直径的钢筋加工需求,更换不同规格的板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加工时,通过调速电机410带动卡盘420和板牙430转动,在朝钢筋夹具200移动的过程中,板牙430在钢筋
端部套出螺纹,实现钢筋螺纹头的加工。为了加工持续时间更长,还可设置冷却液管,并将冷却液管引导至板牙430,在加工过程中为板牙降温,防止板牙温度过高,提高其使用寿命。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u形平移架310靠近钢筋夹具200的一端两侧设置手柄335,手柄335为拉杆或拉环,工人可以站在钢筋夹具200旁,夹持钢筋后,通过手拉手柄335,带动套丝装置400向钢筋端部移动,套丝装置400自动在钢筋端部加工出螺纹头,螺纹头加工好后,手推手柄335,同时控制套丝装置反向旋出分离即可。
22.为了使加工的螺纹头长度更加精准、统一,机座100上设有标尺,所述u形平移架310上设有指针,所述指针沿所述标尺往复移动,加工时通过观察指针在标尺上的移动距离,来控制套丝装置400的移动,以便加工的螺纹头长度一致性更高,避免过短、过长。
23.参照图2-3,在一些实施例中,钢筋夹具200包括定位座210、夹紧丝杠220和两个对称设置的移动块230,所述夹紧丝杠220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定位座210上,并且所述夹紧丝杠220上设有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两个所述移动块230分别与两段所述外螺纹适配并可沿对应外螺纹往复移动,所述夹紧丝杠220一端设有转动手柄240,两个所述移动块230的相向一侧分别设有夹块250。通过在夹紧丝杠220上设置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分别用于驱动两个移动块230,当通过转动手柄240转动夹紧丝杠220时,两个移动块230的沿着夹紧丝杠220移动,且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当控制两个移动块230相向移动时,即可通过相向设置的两个夹块250将需要加工螺纹头的钢筋500夹持住,以便进行螺纹头的加工;加工好螺纹头之后,通过转动手柄240控制夹紧丝杠220反向转动,两个移动块230背向移动,两个夹块250松开钢筋,取下之后即可继续夹持下一条钢筋进行加工。
24.具体的,定位座210为箱式结构,移动块230在箱式结构内往复移动,且该箱式结构中部设置有定位隔板211,夹紧丝杠220中部通过轴承212安装在定位隔板211上,两段旋向相反的外螺纹分别位于定位隔板211的两侧,并且夹紧丝杠220上与两段外螺纹的远端相邻部位分别通过定位套213安装在定位座210的两侧板上。而为了使移动块230的移动更加稳定,定位座210的底部还有两条滑轨214,移动块230下侧与两条滑轨214适配,并可沿着滑轨214往复移动。
25.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夹块250的相向一侧设有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夹槽251,所述水平夹槽251为90
°
的v型槽,以便于夹持不同直径的钢筋,从而扩展了可加工的钢筋尺寸范围。为了更好的夹持钢筋,还可在水平夹槽251内设置橡胶垫层252,以便增加摩擦力,防止钢筋松动。
26.参照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平移驱动机构330包括平移驱动电机331和平移丝杠332,所述平移丝杠332通过两个安装座333安装在所述机座100上,所述平移驱动电机331连接在所述平移丝杠332一端并驱动所述平移丝杠332转动,所述u形平移架310上连接有与所述平移丝杠332适配的螺母334,所述螺母334可通过平移驱动电机331驱动沿所述平移丝杠332往复移动。作业时,在夹持号钢筋后,通过平移驱动电机331驱动平移丝杠332转动,带动u形平移架310沿着平移丝杠332和水平导杆320,朝着钢筋夹具200移动,移动过程中套丝装置400将钢筋端部加工成螺纹头,加工完成后,反向控制套丝装置400与螺纹头分离即可,便于提高自动化程度。
27.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任何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