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折弯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0595发布日期:2022-04-09 10:30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折弯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折弯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贴片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贴片二极管是最常见的电路元件,贴片二极管加工时需先要将贴片二极管的圆柱状引脚压扁,然后切除多余的引脚,将剩余的扁平引脚折弯成型,目前的贴片二极管加工手工折弯料件动作时,无法控制引脚的弯折长度,也不易弯折成所需的角度,手工弯折不仅麻烦,需要的时间较长,无法保证品质的一致性及稳定性,有待改进。
3.公开号:cn211727295u,公开了一种贴片二极管加工用引脚折弯成型装置,工作台的右侧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为“u”形结构设置,固定架中的水平块上前后对称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分别对应穿设在固定架中的垂直块内,导向杆的外端设置于垂直块的外侧,固定架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机构,固定架的左侧设置有冲压机构;减少人工操作,提高了折弯效率,保证电子元件引脚的成型合格率,提高电子元件的可靠性。
4.贴片二极管的两端引脚的距离不相同,现有技术不能适用于不同距离引脚的贴片二极管,而且折弯的形状单一,适用范围较小,实用性较差,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折弯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底部机构、内折机构、外折机构、加工机构、滑动机构。
6.所述底部机构包括底板、斜轨,斜轨分为两组,两组斜轨交错安装在底板上,第二组斜轨设置在第一组斜轨上方,每组斜轨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收放组,滑动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收放组连接,内折机构和外折机构分别设置在滑动机构上,加工机构设置在两个斜轨交错位置的上方,加工机构包括支架、下压组,支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上,下压组滑动安装在支架的中心处,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固定弧盘和两组挤压弧盘,固定弧盘设置在两组挤压弧盘之间,固定弧盘上滑动安装有两组固定组,挤压弧盘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挤压组,挤压组和固定组交错分布在支架上,外折机构将待折弯的贴片二极管送至下压组下方,挤压弧盘驱动两组挤压组挤压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内折机构上设置有两个内折模具,外折机构上设置有两个外折组,折弯形状由外折组折弯转变成内折模具折弯过程中,固定弧盘驱动固定组固定贴片二极管,下压组和挤压组辅助挤压,内折模具和外折组将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折弯成不同的形状。
7.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机构还包括驱动组,驱动组包括两个驱动带轮,驱动带轮转动安装在底板上,两个驱动带轮上转动安装有驱动皮带,所述收放组包括卷扬轮、两个收放
轮,卷扬轮转动安装在斜轨的端部,第一个收放轮转动安装在斜轨端部,第一个收放轮与卷扬轮固定安装,第二个收放轮固定安装在驱动带轮的端部,两个收放轮上转动安装有收放带。第一组驱动带轮转动,在驱动皮带的作用下,带动第二组驱动带轮转动。驱动带轮转动时带动第二个收放轮转动,在收放带的作用下,第二个收放轮带动第一个收放轮转动,第一个收放轮带动卷扬轮转动,从而使两组斜轨上的收放组同向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支撑板、滑动组,滑动组共有两组,滑动组设置在支撑板两端,滑动组包括滑动块、复位气缸,滑动块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两端,滑动块滑动安装在斜轨上,复位气缸的输出端转动安装在滑动块上,复位气缸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板,底板上设置有滑轨,滑动板滑动安装在滑轨上。滑动块在斜轨上向上滑动时,滑动板在滑轨上滑动,此过程中,复位气缸伸长,使支撑板在斜轨上的滑动更加稳定;复位气缸收缩时,在稳定弹簧的作用下,辅助支撑板向下滑动。
9.进一步的,所述卷扬轮上设置有绳索,绳索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卷扬轮上,绳索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块第一端,滑动块第二端设置有稳定弹簧,稳定弹簧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斜轨上,稳定弹簧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块第二端。卷扬轮顺时针转动时,绳索拉动第一组支撑板上的滑动块,使滑动块在斜轨上向上移动,稳定弹簧拉伸,使支撑板的移动更加稳定,第一组支撑板将内折机构送至下压组的下方,同时第二组支撑板向下移动,带动外折机构远离下压组;同理,当卷扬轮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组支撑板带动内折机构远离下压组;第二组支撑板带动外折机构移动至下压组下方。
10.进一步的,所述内折机构还包括内折板、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一组支撑板上,内折板固定安装在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两组内折模具对称滑动安装在内折板上,内折板上设置有内折气缸,内折气缸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内折模具上。升降气缸驱动内折板带动两组内折模具升降,当贴片二极管的引脚需要向内折弯时,将内折机构输送至下压组下方,升降气缸伸长,将贴片二极管贴合内折模具,内折气缸根据调节两个内折模具的距离适应引脚的距离,下压组挤压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实现向内折弯。
11.进一步的,所述外折机构还包括螺纹杆、螺纹滑块,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二组支撑板上,两个螺纹滑块反向转动安装在螺纹杆上,两组外折组对称安装在螺纹滑块上,外折组包括外折模具、两组摆杆,外折模具滑动安装在支撑板上,两组摆杆第一端转动安装在外折模具上,两组摆杆第二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螺纹滑块上。螺纹杆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两组螺纹滑块相向移动,使两组外折模具远离;螺纹杆逆时针转动时,带动两组螺纹滑块反向移动,使两组外折模具靠近,根据贴片二极管的引脚距离调节两组外折组之间的距离。
12.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组包括下压气缸、下压板,下压气缸固定安装在支架中心处,下压板固定安装在下压气缸的输出端,下压板上固定安装有滑柱,滑柱滑动安装在支架上,支架上设置有支撑环、动力架。当贴片二极管的引脚需要向内折弯时,下压气缸伸长,下压板向下移动,下压板挤压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在两组内折模具的作用下,实现向内折弯。
13.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机构还包括动力组,动力组包括动力气缸、传动组,动力气缸固定安装在动力架上,动力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自锁扣,动力气缸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花键轴,花键轴滑动安装在传动组中部,传动组转动安装在动力架上,传动组包括两个挤压齿轮、固定齿轮,固定齿轮设置在两个挤压齿轮中间。动力气缸带动花键轴分别与挤压齿轮和固定齿轮咬合,当花键轴与挤压齿轮咬合时,自锁扣与固定齿轮咬合,花键轴转动时带
动挤压齿轮转动;当花键轴与固定齿轮咬合时,花键轴与挤压齿轮不咬合,自锁扣与固定齿轮不咬合,花键轴转动时带动固定齿轮转动。
14.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包括固定架、固定板,固定架滑动安装在支撑环上,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架第一端,固定架第二端滑动安装在固定弧盘上,固定弧盘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齿环,固定齿环与固定齿轮啮合,固定架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滑动安装在固定架上。固定齿轮顺时针转动时带动固定齿环转动,固定齿环转动时带动固定弧盘转动,固定弧盘转动时推动两个固定架在支撑环上相向移动,固定贴片二极管,固定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复位弹簧伸长,使固定组复位。
15.进一步的,所述挤压组包括挤压架、挤压气缸,挤压架滑动安装在支撑环上,挤压气缸固定安装在挤压架第一端,挤压架第二端滑动安装在挤压弧盘上,挤压弧盘外部固定安装有挤压齿环,挤压齿环与挤压齿轮啮合,挤压架与支撑环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滑动安装在挤压架上,挤压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板。挤压齿轮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挤压齿环顺时针转动,挤压齿环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挤压弧盘逆时针转动,挤压弧盘转动时推动两个挤压架在支撑环上相向移动,移动到目标位置,挤压气缸伸长,挤压板挤压外折机构上的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挤压齿轮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挤压弧盘顺时针转动,压缩弹簧伸长,挤压气缸收缩使挤压组复位。
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两组斜轨交错安装,辅助内折机构和外折机构升降,动作连贯,自动化程度较高;(2)驱动组与收放组辅助运动,使内折机构和外折机构同时运动,机构间配合巧妙,提高了折弯效率;(3)内折机构和外折机构交错使用,根据贴片二极管的引脚的距离调节,实现对不同距离引脚的向内折弯和向外折弯;(4)动力组使加工机构对引脚折弯过程中,实现自锁,保证了折弯的稳定性,提高了折弯质量,解放了劳动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底部机构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驱动组和收放组位置连接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收放组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内折机构和滑动机构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外折机构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加工机构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下压组的示意图。
25.图9为本发明固定组和挤压组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发明动力组的示意图。
27.图11为本发明传动组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1-底部机构;101-底板;102-斜轨;103-滑轨;104-驱动组;105-收放组;10401-驱动电机;10402-驱动带轮;10403-驱动皮带;10501-卷扬轮;10502-收放轮;10503-收放带;2-内折机构;201-内折板;202-内折气缸;203-内折模具;204-升降气缸;3-外折机构;301-螺纹滑块;302-外折电机;303-螺纹杆;304-外折组;30401-外折模具;30402-摆杆;
4-加工机构;401-支架;402-下压组;403-固定组;404-挤压组;405-挤压弧盘;406-动力组;407-固定弧盘;40101-支撑环;40102-动力架;40201-下压气缸;40202-滑柱;40203-下压板;40301-固定架;40302-复位弹簧;40303-固定板;40401-挤压架;40402-压缩弹簧;40403-挤压气缸;40404-挤压板;40601-动力气缸;40602-动力电机;40603-传动组;406011-自锁扣;406012-花键轴;40501-挤压齿环;40701-固定齿环;406031-挤压齿轮;406032-固定齿轮;5-滑动机构;501-支撑板;502-滑动组;50201-滑动块;50202-复位气缸;50203-滑动板;50204-稳定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30.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1.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的一种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折弯成型装置,包括底部机构1、内折机构2、外折机构3、加工机构4、滑动机构5。
32.底部机构1包括底板101、斜轨102,斜轨102分为两组,两组斜轨102交错安装在底板101上,第二组斜轨102设置在第一组斜轨102上方,每组斜轨102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收放组105,滑动机构5的两端分别与收放组105连接,内折机构2和外折机构3分别设置在滑动机构5上,加工机构4设置在两个斜轨102交错位置的上方,加工机构4包括支架401、下压组402,支架401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下压组402滑动安装在支架401的中心处,支架401上转动安装有固定弧盘407和两组挤压弧盘405,固定弧盘407设置在两组挤压弧盘405之间,固定弧盘407上滑动安装有两组固定组403,挤压弧盘405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挤压组404,挤压组404和固定组403交错分布在支架401上,外折机构3将待折弯的贴片二极管送至下压组402下方,挤压弧盘405驱动两组挤压组404挤压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内折机构2上设置有两个内折模具203,外折机构3上设置有两个外折组304,折弯形状由外折组304折弯转变成内折模具203折弯过程中,固定弧盘407驱动固定组403固定贴片二极管,下压组402和挤压组404辅助挤压,内折模具203和外折组304将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折弯成不同的形状。
33.如图2、图3、图4所示,斜轨102分为两组,两组斜轨102交错安装在底板101上,第二组斜轨102设置在第一组斜轨102上方,每组斜轨102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收放组105,驱动组104驱动四组收放组105同步转动,驱动组104包括驱动电机10401、驱动带轮10402、驱动皮带10403,驱动电机10401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驱动带轮10402共有两组,驱动带轮10402转动安装在底板101上,两组驱动带轮10402上转动安装有驱动皮带10403,第一组驱动带轮10402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10401的输出轴上,驱动电机10401带动第一组驱动带轮10402转动,在驱动皮带10403的作用下,带动第二组驱动带轮10402转动,驱动带轮10402的两端分别与收放组105连接;收放组105共有四组;收放组105包括卷扬轮10501、收放轮10502、收放带10503,卷扬轮10501转动安装在斜轨102的端部,每组收放组105有两个收放轮10502,第一个收放轮10502转动安装在斜轨102端部,第一个收放轮10502与卷扬轮10501固定安装,
第二个收放轮10502固定安装在驱动带轮10402的端部,收放带10503转动安装在两个收放轮10502上;驱动带轮10402转动时带动第二个收放轮10502转动,在收放带10503的作用下,第二个收放轮10502带动第一个收放轮10502转动,从而使两组斜轨102上的四组收放组105同时同向转动,第一个收放轮10502带动卷扬轮10501转动。
34.如图5所示,滑动组502共有两组,滑动组502设置在支撑板501两端,滑动组502包括滑动块50201、复位气缸50202、滑动板50203、稳定弹簧50204,滑动块50201固定安装在支撑板501两端,滑动块50201滑动安装在斜轨102上,卷扬轮10501上设置有绳索,绳索第一端固定安装在卷扬轮10501上,绳索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块50201第一端,稳定弹簧50204第一端固定安装在斜轨102上,稳定弹簧50204第二端固定安装在滑动块50201第二端,卷扬轮10501顺时针转动时,绳索拉动第一组支撑板501上的滑动块50201,使滑动块50201在斜轨102上向上移动,稳定弹簧50204拉伸,使支撑板501的移动更加稳定,第一组支撑板501将内折机构2送至下压组402的下方;同时第二组支撑板501向下移动,带动外折机构3远离下压组402,同理当卷扬轮10501逆时针转动时,第一组支撑板501带动内折机构2远离下压组402;第二组支撑板501带动外折机构3移动至下压组402下方;复位气缸50202的输出端转动安装在滑动块50201上,复位气缸50202底部固定安装有滑动板50203,滑动板50203滑动安装在滑轨103上;滑动块50201在斜轨102上向上滑动时,滑动板50203在滑轨103上滑动,此过程中,复位气缸50202伸长,使支撑板501在斜轨102上的滑动更加稳定;复位气缸50202收缩时,在稳定弹簧50204的作用下,辅助支撑板501向下滑动。
35.如图5所示,升降气缸204固定安装在第一组支撑板501上,内折板201固定安装在升降气缸204的输出端,两组内折模具203对称滑动安装在内折板201上,升降气缸204驱动内折板201带动两组内折模具203升降,内折板201上设置有内折气缸202,内折气缸202的输出端分别固定安装在内折模具203上,当贴片二极管需要向内折弯时,将内折机构2输送至下压组402下方,升降气缸204伸长,将贴片二极管贴合内折模具203,内折气缸202调节两个内折模具203的距离适应引脚的距离,下压组402挤压贴片二极管,两组挤压组404挤压引脚,实现引脚向内折弯。
36.如图6所示,两组外折组304对称安装在螺纹滑块301上,外折电机302固定安装在第二组支撑板501上,螺纹杆303转动安装在第二组支撑板501上,螺纹杆303固定安装在外折电机302的输出轴上,外折电机302带动螺纹杆303转动,两个螺纹滑块301反向转动安装在螺纹杆303上,外折组304包括外折模具30401、两组摆杆30402,外折模具30401滑动安装在支撑板501上,两组摆杆30402第一端转动安装在外折模具30401上,两组摆杆30402第二端分别转动安装在螺纹滑块301上,螺纹杆303顺时针转动时,带动两组螺纹滑块301相向移动,使两组外折模具30401远离;螺纹杆303逆时针转动时,带动两组螺纹滑块301反向移动,使两组外折模具30401靠近,根据贴片二极管的引脚距离调节两组外折组304之间的距离。
37.如图7、图10、图11所示,支架401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上,支架401上转动安装有固定弧盘407和两组挤压弧盘405,固定弧盘407设置在两个挤压弧盘405之间,固定弧盘407上滑动安装有两组固定组403,挤压弧盘405上滑动安装有两组挤压组404,挤压组404和固定组403交错分布在支架401上,动力组406设置在支架401外部,动力组406包括动力气缸40601、动力电机40602、传动组40603,动力气缸40601固定安装在动力架40102上方,动力气缸406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自锁扣406011,动力气缸40601的输出端转动安装有花键轴
406012,动力电机40602固定安装在动力架40102下方,花键轴406012滑动安装在动力电机40602的输出轴上,动力电机40602带动花键轴406012转动,花键轴406012滑动安装在传动组40603中部,传动组40603转动安装在动力架40102上,传动组40603包括两个挤压齿轮406031、固定齿轮406032,固定齿轮406032设置在两个挤压齿轮406031中间;动力气缸40601带动花键轴406012分别与挤压齿轮406031和固定齿轮406032咬合,当花键轴406012与挤压齿轮406031咬合时,自锁扣406011与固定齿轮406032咬合,花键轴406012转动时带动挤压齿轮406031转动;当花键轴406012与固定齿轮406032咬合时,花键轴406012与挤压齿轮406031不咬合,自锁扣406011与固定齿轮406032不咬合,花键轴406012转动时带动固定齿轮406032转动。
38.如图9所示,固定组403包括固定架40301、复位弹簧40302、固定板40303,固定弧盘407外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齿环40701,固定齿环40701与固定齿轮406032啮合,固定齿轮406032转动时带动固定齿环40701转动,固定齿环40701转动时带动固定弧盘407转动,固定架40301滑动安装在支撑环40101上,固定板40303固定安装在固定架40301第一端,固定架40301第二端滑动安装在固定弧盘407上,固定架40301与支撑环4010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40302,复位弹簧40302滑动安装在固定架40301上,固定齿轮406032顺时针转动时,固定弧盘407逆时针转动,推动两个固定架40301在支撑环40101上相向移动,复位弹簧40302压缩,固定板40303固定贴片二极管,固定齿轮406032逆时针转动时,固定弧盘407顺时针转动,复位弹簧40302伸长,使两小组固定组403反向移动,直至固定组403复位。
39.如图9所示,挤压组404包括挤压架40401、压缩弹簧40402、挤压气缸40403、挤压板40404,挤压弧盘405外部固定安装有挤压齿环40501,挤压齿环40501与挤压齿轮406031啮合,挤压齿轮406031转动时带动挤压齿环40501转动,挤压齿环40501带动挤压弧盘405针转动,挤压架40401滑动安装在支撑环40101上,挤压气缸40403固定安装在挤压架40401第一端,挤压架40401第二端滑动安装在挤压弧盘405上,挤压架40401与支撑环40101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40402,压缩弹簧40402滑动安装在挤压架40401上,挤压气缸4040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挤压板40404;挤压齿轮406031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挤压齿环40501逆时针转动,挤压弧盘405逆时针转动时推动两个挤压架40401在支撑环40101上相向移动,移动到目标位置,挤压气缸40403伸长,挤压板40404挤压外折机构3上的贴片二极管的引脚;挤压齿轮406031逆时针转动时带动挤压齿环40501顺时针转动,压缩弹簧40402伸长,两组挤压组404向相反方向移动,挤压气缸40403收缩使挤压组404复位。
40.如图8所示,下压组402包括下压气缸40201、滑柱40202、下压板40203,下压气缸40201固定安装在支架401中心处,下压板40203固定安装在下压气缸40201的输出端,滑柱40202固定安装在下压板40203上,滑柱40202滑动安装在支架401上,当贴片二极管的引脚需要向内折弯时,下压气缸40201伸长,下压板40203向下移动,下压板40203挤压贴片二极管,在两组内折模具203的作用下,实现引脚向内折弯;支架401上设置有支撑环40101、动力架40102。
41.工作原理:当贴片二极管的引脚需要向外折弯时,启动动力电机40602,动力电机40602带动花键轴406012顺时针转动,动力气缸40601带动自锁扣406011和花键轴406012移动,使花键轴406012与固定齿轮406032咬合,花键轴406012与挤压齿轮406031不咬合,自锁扣406011与固定齿轮406032不咬合,花键轴406012转动时带动固定齿轮406032顺时针转
动,固定齿轮406032顺时针转动带动固定齿环40701转动,固定齿环40701转动时带动固定弧盘407逆时针转动,固定弧盘407逆时针转动时推动两个固定架40301在支撑环40101上相向移动,复位弹簧40302压缩,两组固定板40303固定贴片二极管,此时,外折机构3处于下压组402正下方,启动外折电机302,外折电机302带动螺纹杆303转动,带动两组螺纹滑块301移动,根据贴片二极管的大小调节两组外折组304之间的距离,两组外折组304的距离贴合二极管后,启动动力气缸40601,动力气缸40601带动自锁扣406011和花键轴406012向上移动,此时,花键轴406012与挤压齿轮406031咬合,自锁扣406011与固定齿轮406032咬合,使固定齿轮406032实现自锁,花键轴406012顺时针转动时带动挤压齿轮406031转动;挤压齿轮406031带动挤压齿环40501逆时针转动,挤压齿环40501转动时带动挤压弧盘405逆时针转动,挤压弧盘405逆时针转动时推动两个挤压架40401在支撑环40101上相向移动,移动到目标位置,挤压气缸40403伸长,挤压板40404挤压外折机构3上的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在两组外折模具30401的作用下,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实现向外折弯。
42.当贴片二极管的引脚需要向内折弯时,按照上述步骤,贴片二极管固定后,外折机构3处于下压组402正下方,启动外折电机302,外折电机302带动螺纹杆303转动,带动两组螺纹滑块301反向移动,根据贴片二极管的大小调节两组外折组304之间的距离,两组外折组304的距离贴合二极管后,两组挤压组404辅助挤压贴片二极管的引脚,直至两端引脚与贴片二极管垂直,动力电机40602逆时针转动,带动花键轴406012逆时针转动,花键轴406012带动挤压齿轮406031逆时针转动,挤压齿轮406031带动挤压齿环40501顺时针转动,挤压齿环40501带动挤压弧盘405逆时针转动,压缩弹簧40402伸长,挤压气缸40403收缩,两组挤压组404向相反方向移动,直至挤压组404复位。
43.启动驱动电机10401,驱动电机10401带动第一组驱动带轮10402顺时针转动,在驱动皮带10403的作用下,带动第二组驱动带轮10402顺时针转动,驱动带轮10402转动时带动第二个收放轮10502顺时针转动,在收放带10503的作用下,第二个收放轮10502带动第一个收放轮10502转动,第一个收放轮10502带动卷扬轮10501顺时针转动,从而使两组斜轨102上的四组收放组105同时顺时针转动,第一组斜轨102上的卷扬轮10501上的绳索拉动第一组支撑板501上的滑动块50201,使第一组滑动块50201在斜轨102上向上移动,第一组稳定弹簧50204拉伸,第一组滑动块50201在斜轨102上向上滑动时,第一组滑动板50203在滑轨103上滑动,第一组复位气缸50202伸长,使第一组支撑板501的移动更加稳定,第一组支撑板501将内折机构2送至下压组402的下方;此过程中,第二组斜轨102上的卷扬轮10501上的绳索放松,第二组滑动板50203在滑轨103上滑动,第二组复位气缸50202收缩,第二组稳定弹簧50204收缩,第二组支撑板501向下移动,带动外折机构3远离下压组402,当内折机构2处于下压组402正下方时,驱动电机10401停止转动。
44.升降气缸204伸长,将两组内折模具203送至与贴片二极管接触的位置上,启动内折气缸202,内折气缸202调节两组内折模具203之间的距离,使引脚处于两组内折模具203内部,启动下压气缸40201,下压气缸40201带动下压板40203向下移动,挤压贴片二极管,同时升降气缸204继续伸长,引脚在两组内折模具203的作用下,从而使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实现向内折弯。
45.折弯完成后,下压气缸40201带动下压板40203向上移动,下压组402复位,启动动力气缸40601,动力气缸40601带动自锁扣406011和花键轴406012向下移动,花键轴406012
与固定齿轮406032咬合,花键轴406012与挤压齿轮406031不咬合,自锁扣406011与固定齿轮406032不咬合,启动动力电机40602逆时针转动,带动花键轴406012逆时针转动,花键轴406012带动固定齿轮406032逆时针转动,固定齿轮406032带动固定弧盘407顺时针转动,复位弹簧40302伸长,固定组403放开折弯后的贴片二极管,固定组403恢复初始位置。
46.根据需要,贴片二极管的引脚向外折弯时,启动驱动电机10401,驱动电机10401逆时针转动,使第二组滑动机构5输送外折机构3至下压组402正下方,继续重复上述步骤。
47.本发明不局限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