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件加工用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6787发布日期:2022-08-20 02:4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零件加工用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零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零件加工用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2.零件是构成机器的基本元件,是装配成机器的不可分拆的单个制件。
3.现有技术中对于精密零件进行处理时,在对零件进行加工时,容易对加工部位有影响,进而影响到零件整体,降低了零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零件加工用放置装置,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5.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零件加工用放置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上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连接有夹持件,所述移动件用于控制所述夹持件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放置板设置,所述夹持件包括与所述加工台滑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中心位置通过挡件连接有圆锥台,所述圆锥台上端连接有凸起,所述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下端面偏心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下端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倾斜设置,所述连接臂下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圆盘压板,所述圆盘压板下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述凸起适配的凹槽,所述夹持件通过所述圆盘压板与所述支撑板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放置板上的零件进行夹持。
6.可选的,所述驱动转轴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连接的气筒,所述气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下端铰接有牵引臂,所述牵引臂下端与所述圆盘压板的上端面偏心位置铰接,所述气筒上端连通有上出气管和上进气管,所述上出气管连通有出气嘴,所述出气嘴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下部,所述出气嘴指向所述圆盘压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7.可选的,所述活塞上端通过连接弹簧与所述气筒内上端连接。
8.可选的,所述活塞下端通过移动杆铰接所述牵引臂,所述移动杆的下端伸出所述气筒设置,所述气筒下端连通有下出气口和下进气管,所述下出气口指向所述圆盘压板,所述下进气管连通有位于所述下进气管上部的下进气口。
9.可选的,所述移动件包括位于所述加工台上的驱动伸缩杆,所述驱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夹持件。
10.可选的,所述移动件包括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与所述夹持件连接的滚珠。
11.可选的,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半圆形。
12.可选的,所述卡块与所述连接臂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零件加工用放置装置,当需要对零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对零件进行放置,将零件放置在放置板,此时零件的两端伸出放置板设置,
然后控制移动件,使得移动件控制夹持件靠近放置板设置,将夹持件上的支撑板移动到零件端部的下方,可以启动驱动电机,带动驱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圆盘压板围绕凸起转动,便于圆盘压板边缘位置向下移动靠近支撑板设置,便于圆盘压板与支撑板之间夹持零件,当需要对零件进行夹持的同时还对零件夹持部分的更换,只需要再次启动驱动电机,带动圆盘压板边缘位置向下移动靠近支撑板对零件另一个部位进行夹持,也避免同一个位置夹持过度,也便于对之前夹持的零件的部位的加工处理,本发明在对零件夹持的同时更换夹持位置,避免同一个位置夹持过度,降低对加工部位影响。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盘压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加工台1,夹持件2,驱动电机3,驱动转轴4,卡槽5,卡块6,连接轴7,连接臂8,圆盘压板9,圆锥台10,气筒11,活塞12,支撑架13,凸起14,凹槽15,挡件16,支撑板17,移动件18,放置板19,牵引臂20,出气嘴21。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20.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发明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21.一种零件加工用放置装置,包括加工台1,所述加工台1上设置有放置板19,所述放置板19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移动件18,所述移动件18连接有夹持件2,所述移动件18用于控制所述夹持件2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放置板19设置,所述夹持件2包括与所述加工台1滑动连接的支撑板17,所述支撑板17中心位置通过挡件16连接有圆锥台10,所述圆锥台10上端连接有凸起14,所述支撑板17一侧设置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上端设置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设置有驱动转轴4,所述驱动转轴4的下端面偏心位置开设有卡槽5,所述卡槽5内设置有卡块6,所述卡块6下端连接有连接臂8,所述连接臂8倾斜设置,所述连接臂8下端固定连接有倾斜设置的圆盘压板9,所述圆盘压板9下端面中心位置开设有与所
述凸起14适配的凹槽15,所述夹持件2通过所述圆盘压板9与所述支撑板17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放置板19上的零件进行夹持,当需要对零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先对零件进行放置,将零件放置在放置板19,此时零件的两端伸出放置板19设置,然后控制移动件18,使得移动件18控制所述夹持件2靠近所述放置板19设置,将夹持件2上的支撑板17移动到零件端部的下方,可以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驱动转轴4转动,进而带动圆盘压板9围绕凸起14转动,便于圆盘压板9边缘位置向下移动靠近支撑板17设置,便于圆盘压板9与支撑板17之间夹持零件,当需要对零件进行夹持的同时还对零件夹持部分的更换,只需要再次启动驱动电机3,带动圆盘压板9边缘位置向下移动靠近支撑板17对零件另一个部位进行夹持,也避免同一个位置夹持过度,也便于对之前夹持的零件的部位的加工处理,提高了加工效率。
22.为了便于活塞12在气筒11内上下滑动时便于对加工的零件进行散热,所述驱动转轴4的前侧和后侧均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13连接的气筒11,所述气筒11内滑动连接有活塞12,所述活塞12下端铰接有牵引臂20,所述牵引臂20下端与所述圆盘压板9的上端面偏心位置铰接,所述气筒11上端连通有上出气管和上进气管,所述上出气管连通有出气嘴21,所述出气嘴2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3下部,所述出气嘴21指向所述圆盘压板9与所述支撑板17之间,活塞12在气筒11内上下滑动,便于外界的空气通过上进气管进入到气筒11内上部,然后通过出气嘴21对夹持的零件进行吹拂散热。
23.所述活塞12上端通过连接弹簧与所述气筒11内上端连接。
24.为了便于活塞12在气筒11内上下滑动时便于对夹持件2进行散热,所述活塞12下端通过移动杆铰接所述牵引臂20,所述移动杆的下端伸出所述气筒11设置,所述气筒11下端连通有下出气口和下进气管,所述下出气口指向所述圆盘压板9,所述下进气管连通有位于所述下进气管上部的下进气口,活塞12在气筒11内上下滑动,便于外界的空气通过下进气管进入到气筒11内下部,然后通过下出气口对夹持件2进行吹拂散热。
25.为了便于两个夹持件2可以相向移动对加工板19上的零件进行夹持,所述移动件18包括位于所述加工台1上的驱动伸缩杆,所述驱动伸缩杆的伸缩端连接所述夹持件2上的所述支撑板17。
26.为了便于两个夹持件2可以相向移动对加工板19上的零件进行夹持,所述移动件18包括调节电机,所述调节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上设置有与所述夹持件2上的所述支撑板17连接的滚珠。
27.为了便于凸起14支撑的圆盘压板9转动,所述凸起14的形状为半圆形。
28.为了便于卡块6与所述连接臂8连接,便于卡块6在驱动转轴4带动下旋转进而带动连接臂8转动,所述卡块6与所述连接臂8之间通过连接轴7连接。
29.所述加工台1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支撑板17固定连接
30.通过设置内槽以及相应的喷水管的设置,在使用时大大加强其降温的效果,经过排水的过程中,将废料带出产品,防止工件加工时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加工时的精密度,并且其中经过侧板配合其中的第二电动伸缩杆在使用时大大加强了其使用效果。
31.防止其加工时,温度过高,并且当顶部开孔完成后期废料落入到内槽内,防止其飞溅而发生危险,并且经过其喷水管的效果来进行排水,从而实现了其使用目的,并且经过第三电动伸缩杆的设置,方便其排料的效果配合经过第二电动伸缩杆的设置,配合其侧板的设置从而大大加强了其使用时的使用效果。
32.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发明的范围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33.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