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58571发布日期:2022-09-07 15:2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阀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根据材质还分为铸铁阀门,铸钢阀门,不锈钢阀门,铬钼钢阀门,铬钼钒钢阀门,双相钢阀门,塑料阀门,非标订制阀门等,堆焊作为材料表面改性的一种经济而快速的工艺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零件的制造修复中。阀门是一种使用范围较广的产品,其中的阀门部件数量和总类繁多,但现有的阀门部件在堆焊过后的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后期的阀门部件检查不合格,降低了阀门部件的合格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5.(二)技术方案
6.为实现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s1、进行焊前处理,将阀门部件进行快速打磨,去除阀门部件表面的杂质;
8.s2、进行焊前加工,将阀门部件进行切割,使阀门部件切割成堆焊所需要的尺寸;
9.s3、进行粗略堆焊,将阀门部件进行多层堆焊,焊完一道后,接着焊下一道,直至将阀门密封面焊满;
10.s4、进行精细打磨,将粗略堆焊的阀门部件放置到打磨设备上,进行精细打磨;
11.s5、进行精细堆焊,通过使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对精细打磨后的阀门部件进行多层精细堆焊;
12.s6、将堆焊后阀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将堆焊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
13.s7、对堆焊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进行应力释放,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以及后续的使用。
14.优选的,所述s1中将快速打磨后的阀门部件的尺寸进行记录,s1中的杂质为水、锈、油污和氧化皮。
15.优选的,所述s2中将切割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进行打磨,将切割时毛边进行清理。
16.优选的,所述s3中堆焊层的每层厚度1.5-2.0mm,堆焊2-3层,第一层堆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第一层焊接电流100a,第二层至第三层焊接电流110-130a,焊接电压20v。
17.优选的,所述s4中将阀门部件进行精细打磨过后,其厚度应该为2-3mm。
18.优选的,所述s5中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堆焊出来每层堆焊层厚度2-5mm,堆焊层控制在3-4层。
19.优选的,所述s6中加热设备的温度设置为600-650℃,保温时间为3-5小时,在加热设备中冷却至180℃拿出自然冷却到常温。
20.优选的,所述s7中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应力释放装置上进行释放。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该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通过多步骤进行打磨堆焊实现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堆焊过后的效果,避免了导致后期阀门部件检查不合格,提高了阀门部件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3.2、本发明:该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通过加热步骤实现了能够提高阀门部件的质量,提高阀门部件的使用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一:
25.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26.s1、进行焊前处理,将阀门部件进行快速打磨,去除阀门部件表面的杂质,s1中将快速打磨后的阀门部件的尺寸进行记录,s1中的杂质为水、锈、油污和氧化皮;
27.s2、进行焊前加工,将阀门部件进行切割,使阀门部件切割成堆焊所需要的尺寸,s2中将切割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进行打磨,将切割时毛边进行清理;
28.s3、进行粗略堆焊,将阀门部件进行多层堆焊,焊完一道后,接着焊下一道,直至将阀门密封面焊满,s3中堆焊层的每层厚度1.5-2.0mm,堆焊2-3层,第一层堆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第一层焊接电流100a,第二层至第三层焊接电流110-130a,焊接电压20v;
29.s4、进行精细打磨,将粗略堆焊的阀门部件放置到打磨设备上,进行精细打磨,s4中将阀门部件进行精细打磨过后,其厚度应该为2-3mm;
30.s5、进行精细堆焊,通过使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对精细打磨后的阀门部件进行多层精细堆焊,s5中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堆焊出来每层堆焊层厚度2-5mm,堆焊层控制在3-4层;
31.s6、将堆焊后阀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将堆焊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s6中加热设备的温度设置为600℃,保温时间为3小时,在加热设备中冷却至180℃拿出自然冷却到常温;
32.s7、对堆焊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进行应力释放,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以及后续的使用,s7中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应力释放装置上进行释放。
33.实施例二:
34.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5.s1、进行焊前处理,将阀门部件进行快速打磨,去除阀门部件表面的杂质,s1中将
快速打磨后的阀门部件的尺寸进行记录,s1中的杂质为水、锈、油污和氧化皮;
36.s2、进行焊前加工,将阀门部件进行切割,使阀门部件切割成堆焊所需要的尺寸,s2中将切割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进行打磨,将切割时毛边进行清理;
37.s3、进行粗略堆焊,将阀门部件进行多层堆焊,焊完一道后,接着焊下一道,直至将阀门密封面焊满,s3中堆焊层的每层厚度1.5-2.0mm,堆焊2-3层,第一层堆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第一层焊接电流100a,第二层至第三层焊接电流110-130a,焊接电压20v;
38.s4、进行精细打磨,将粗略堆焊的阀门部件放置到打磨设备上,进行精细打磨,s4中将阀门部件进行精细打磨过后,其厚度应该为2-3mm;
39.s5、进行精细堆焊,通过使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对精细打磨后的阀门部件进行多层精细堆焊,s5中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堆焊出来每层堆焊层厚度2-5mm,堆焊层控制在3-4层;
40.s6、将堆焊后阀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将堆焊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s6中加热设备的温度设置为610℃,保温时间为3.2小时,在加热设备中冷却至180℃拿出自然冷却到常温;
41.s7、对堆焊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进行应力释放,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以及后续的使用,s7中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应力释放装置上进行释放。
42.实施例三:
43.s1、进行焊前处理,将阀门部件进行快速打磨,去除阀门部件表面的杂质,s1中将快速打磨后的阀门部件的尺寸进行记录,s1中的杂质为水、锈、油污和氧化皮;
44.s2、进行焊前加工,将阀门部件进行切割,使阀门部件切割成堆焊所需要的尺寸,s2中将切割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进行打磨,将切割时毛边进行清理;
45.s3、进行粗略堆焊,将阀门部件进行多层堆焊,焊完一道后,接着焊下一道,直至将阀门密封面焊满,s3中堆焊层的每层厚度1.5-2.0mm,堆焊2-3层,第一层堆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第一层焊接电流100a,第二层至第三层焊接电流110-130a,焊接电压20v;
46.s4、进行精细打磨,将粗略堆焊的阀门部件放置到打磨设备上,进行精细打磨,s4中将阀门部件进行精细打磨过后,其厚度应该为2-3mm;
47.s5、进行精细堆焊,通过使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对精细打磨后的阀门部件进行多层精细堆焊,s5中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堆焊出来每层堆焊层厚度2-5mm,堆焊层控制在3-4层;
48.s6、将堆焊后阀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将堆焊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s6中加热设备的温度设置为600-650℃,保温时间为3-5小时,在加热设备中冷却至180℃拿出自然冷却到常温;
49.s7、对堆焊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进行应力释放,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以及后续的使用,s7中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应力释放装置上进行释放。
50.实施例四:
51.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2.s1、进行焊前处理,将阀门部件进行快速打磨,去除阀门部件表面的杂质,s1中将快速打磨后的阀门部件的尺寸进行记录,s1中的杂质为水、锈、油污和氧化皮;
53.s2、进行焊前加工,将阀门部件进行切割,使阀门部件切割成堆焊所需要的尺寸,s2中将切割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进行打磨,将切割时毛边进行清理;
54.s3、进行粗略堆焊,将阀门部件进行多层堆焊,焊完一道后,接着焊下一道,直至将
阀门密封面焊满,s3中堆焊层的每层厚度1.5-2.0mm,堆焊2-3层,第一层堆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第一层焊接电流100a,第二层至第三层焊接电流110-130a,焊接电压20v;
55.s4、进行精细打磨,将粗略堆焊的阀门部件放置到打磨设备上,进行精细打磨,s4中将阀门部件进行精细打磨过后,其厚度应该为2-3mm;
56.s5、进行精细堆焊,通过使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对精细打磨后的阀门部件进行多层精细堆焊,s5中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堆焊出来每层堆焊层厚度2-5mm,堆焊层控制在3-4层;
57.s6、将堆焊后阀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将堆焊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s6中加热设备的温度设置为620℃,保温时间为3.4小时,在加热设备中冷却至180℃拿出自然冷却到常温;
58.s7、对堆焊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进行应力释放,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以及后续的使用,s7中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应力释放装置上进行释放。
59.实施例五:
60.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1.s1、进行焊前处理,将阀门部件进行快速打磨,去除阀门部件表面的杂质,s1中将快速打磨后的阀门部件的尺寸进行记录,s1中的杂质为水、锈、油污和氧化皮;
62.s2、进行焊前加工,将阀门部件进行切割,使阀门部件切割成堆焊所需要的尺寸,s2中将切割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进行打磨,将切割时毛边进行清理;
63.s3、进行粗略堆焊,将阀门部件进行多层堆焊,焊完一道后,接着焊下一道,直至将阀门密封面焊满,s3中堆焊层的每层厚度1.5-2.0mm,堆焊2-3层,第一层堆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第一层焊接电流100a,第二层至第三层焊接电流110-130a,焊接电压20v;
64.s4、进行精细打磨,将粗略堆焊的阀门部件放置到打磨设备上,进行精细打磨,s4中将阀门部件进行精细打磨过后,其厚度应该为2-3mm;
65.s5、进行精细堆焊,通过使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对精细打磨后的阀门部件进行多层精细堆焊,s5中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堆焊出来每层堆焊层厚度2-5mm,堆焊层控制在3-4层;
66.s6、将堆焊后阀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将堆焊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s6中加热设备的温度设置为630℃,保温时间为3.6小时,在加热设备中冷却至180℃拿出自然冷却到常温;
67.s7、对堆焊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进行应力释放,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以及后续的使用,s7中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应力释放装置上进行释放。
68.实施例六:
69.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0.s1、进行焊前处理,将阀门部件进行快速打磨,去除阀门部件表面的杂质,s1中将快速打磨后的阀门部件的尺寸进行记录,s1中的杂质为水、锈、油污和氧化皮;
71.s2、进行焊前加工,将阀门部件进行切割,使阀门部件切割成堆焊所需要的尺寸,s2中将切割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进行打磨,将切割时毛边进行清理;
72.s3、进行粗略堆焊,将阀门部件进行多层堆焊,焊完一道后,接着焊下一道,直至将阀门密封面焊满,s3中堆焊层的每层厚度1.5-2.0mm,堆焊2-3层,第一层堆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第一层焊接电流100a,第二层至第三层焊接电流110-130a,焊接电压20v;
73.s4、进行精细打磨,将粗略堆焊的阀门部件放置到打磨设备上,进行精细打磨,s4
中将阀门部件进行精细打磨过后,其厚度应该为2-3mm;
74.s5、进行精细堆焊,通过使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对精细打磨后的阀门部件进行多层精细堆焊,s5中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堆焊出来每层堆焊层厚度2-5mm,堆焊层控制在3-4层;
75.s6、将堆焊后阀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将堆焊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s6中加热设备的温度设置为640℃,保温时间为3.8小时,在加热设备中冷却至180℃拿出自然冷却到常温;
76.s7、对堆焊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进行应力释放,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以及后续的使用,s7中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应力释放装置上进行释放。
77.实施例七:
78.一种阀门部件的堆焊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9.s1、进行焊前处理,将阀门部件进行快速打磨,去除阀门部件表面的杂质,s1中将快速打磨后的阀门部件的尺寸进行记录,s1中的杂质为水、锈、油污和氧化皮;
80.s2、进行焊前加工,将阀门部件进行切割,使阀门部件切割成堆焊所需要的尺寸,s2中将切割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进行打磨,将切割时毛边进行清理;
81.s3、进行粗略堆焊,将阀门部件进行多层堆焊,焊完一道后,接着焊下一道,直至将阀门密封面焊满,s3中堆焊层的每层厚度1.5-2.0mm,堆焊2-3层,第一层堆焊时采用较小的焊接电流,第一层焊接电流100a,第二层至第三层焊接电流110-130a,焊接电压20v;
82.s4、进行精细打磨,将粗略堆焊的阀门部件放置到打磨设备上,进行精细打磨,s4中将阀门部件进行精细打磨过后,其厚度应该为2-3mm;
83.s5、进行精细堆焊,通过使用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对精细打磨后的阀门部件进行多层精细堆焊,s5中等离子弧堆焊设备堆焊出来每层堆焊层厚度2-5mm,堆焊层控制在3-4层;
84.s6、将堆焊后阀门部件进行加热处理,将堆焊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加热设备中进行加热,s6中加热设备的温度设置为650℃,保温时间为5小时,在加热设备中冷却至180℃拿出自然冷却到常温;
85.s7、对堆焊层的厚度进行检查并进行应力释放,确保能够满足加工要求以及后续的使用,s7中将加工完成之后的阀门部件放置到应力释放装置上进行释放,实现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堆焊过后的效果,避免了导致后期阀门部件检查不合格,提高了阀门部件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能够提高阀门部件的质量,提高阀门部件的使用时间。
8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