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23126发布日期:2022-06-25 05:4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传感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汽车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为提高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大多汽车会安装雷达传感器帮助驾驶员承担一些需要注意力、判断力和技术性的工作,从而降低驾驶强度,减少驾驶员的负担。因此雷达传感器的开发和生产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3.但是目前市面上用于雷达传感器生产时软线折弯定位的装置由于技术相对的不完善,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现有技术中的雷达传感器生产时软线都是通过手动折弯后,采用电络铁进行手工焊接,这种方式不仅造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并且由于受到人工的影响所生产出的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大的影响到后期使用的稳定性。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雷达传感器生产时软线都是通过手动折弯后,采用电络铁进行手工焊接,这种方式不仅造成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并且由于受到人工的影响所生产出的成品质量参差不齐,大大的影响到后期使用的稳定性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包括主体框架、限位槽和斜角面,所述主体框架上方设置有工作台面板,且工作台面板上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工作台面板上设置有置放槽,且工作台面板上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工作台面板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组件,且第一气缸组件上连接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一滑轨上安装有第一折弯块,且第一折弯块上设置有第一压片,所述工作台面板上开设有连接框架,且连接框架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组件,所述连接框架上安装有第二滑轨,且第二滑轨上安装有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下方连接有挤压框架,且挤压框架上开设有穿线孔,所述连接框架右侧设置有第二弯折块,且第二弯折块上安装有第二压片,所述工作台面板下方设置有线束长度调整块,且线束长度调整块上开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开孔下方安装有螺栓,且置放槽上开设有随行夹具组件,所述随行夹具组件上设置有滑槽,且滑槽上安装有夹持块,所述随行夹具组件下方设置有夹持座,且夹持块上安装有弹簧,所述随行夹具组件上方设置有支架,且支架上开设有第三开孔,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凹槽,且第一折弯块和第二弯折块下方均开设有折弯槽,所述折弯槽上设置有限位槽,且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底部均开设有斜角面。
6.优选的,所述置放槽的位置位于工作台面板的中间,且随行夹具组件在置放槽上的安装方式为嵌入式安装。
7.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轨、第一气缸组件和第一推板在工作台面板上左右对称设置两组,且第一推板通过第一气缸组件构成伸缩结构,并且第一折弯块和第二弯折块在第一滑轨上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第一压片的尺寸和第二压片的尺寸相同,且斜角面表面呈光滑状设置。
9.优选的,所述第二推板在第二滑轨上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第二推板通过第二气缸组件构成升降结构。
10.优选的,所述螺栓与线束长度调整块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与第一开孔、穿线孔、第二开孔和第三开孔四者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竖直线上。
11.优选的,所述夹持块在滑槽上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夹持块在随行夹具组件上设置有两组,并且夹持块之间通过弹簧构成弹性结构。
12.优选的,所述第三开孔在随行夹具组件上左右设置两组,且第三开孔之间呈错位设置,并且第三开孔的位置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13.优选的,所述斜角面的位置与凹槽的位置相对应,且限位槽的形状呈v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
15.(1)设置有第一气缸组件、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可通过第一气缸组件带动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进行移动,之后配合凹槽将线束进行弯折定位,这种方式无需人工进行操作即可进行弯折,从而实现保障了生产安全和效率以及产品的一次性合格率,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定和高效;
16.(2)设置有随行夹具组件,可通过随行夹具组件配合第二气缸组件和挤压框架来实现对线束的夹持,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中人工进行焊接时不方便定位而影响到生产效率和质量的问题,大大的提升了装置的可靠性,并且同时降低了一定的人工成本;
17.(3)设置有螺栓和第二开孔,可通过螺栓与线束长度调整块螺纹连接从而实现调节线束嵌入的长度,使得装置能够应用于不同的工况中,大大的增加了装置的可调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随行夹具组件与挤压框架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随行夹具组件仰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第一折弯块仰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主视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支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第一折弯块与随行夹具
组件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软线弯折作业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主体框架;2、工作台面板;201、第一开孔;202、置放槽;3、第一滑轨;4、第一气缸组件;5、第一推板;6、第一折弯块;7、第一压片;8、第二气缸组件;9、连接框架;10、第二滑轨;11、第二推板;12、挤压框架;1201、穿线孔;13、第二弯折块;14、第二压片;15、线束长度调整块;1501、第二开孔;1502、螺栓;16、随行夹具组件;1601、滑槽;1602、夹持块;1603、夹持座;1604、弹簧;1605、支架;1606、第三开孔;1607、凹槽;17、折弯槽;18、限位槽;19、斜角面。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包括主体框架1、工作台面板2、第一开孔201、置放槽202、第一滑轨3、第一气缸组件4、第一推板5、第一折弯块6、第一压片7、第二气缸组件8、连接框架9、第二滑轨10、第二推板11、挤压框架12、穿线孔1201、第二弯折块13、第二压片14、线束长度调整块15、第二开孔1501、螺栓1502、随行夹具组件16、滑槽1601、夹持块1602、夹持座1603、弹簧1604、支架1605、第三开孔1606、凹槽1607、折弯槽17、限位槽18和斜角面19,主体框架1上方设置有工作台面板2,且工作台面板2上开设有第一开孔201,工作台面板2上设置有置放槽202,且工作台面板2上开设有第一滑轨3,工作台面板2上安装有第一气缸组件4,且第一气缸组件4上连接有第一推板5,第一滑轨3上安装有第一折弯块6,且第一折弯块6上设置有第一压片7,工作台面板2上开设有连接框架9,且连接框架9上设置有第二气缸组件8,连接框架9上安装有第二滑轨10,且第二滑轨10上安装有第二推板11,第二推板11下方连接有挤压框架12,且挤压框架12上开设有穿线孔1201,连接框架9右侧设置有第二弯折块13,且第二弯折块13上安装有第二压片14,工作台面板2下方设置有线束长度调整块15,且线束长度调整块15上开设有第二开孔1501,第二开孔1501下方安装有螺栓1502,且置放槽202上开设有随行夹具组件16,随行夹具组件16上设置有滑槽1601,且滑槽1601上安装有夹持块1602,随行夹具组件16下方设置有夹持座1603,且夹持块1602上安装有弹簧1604,随行夹具组件16上方设置有支架1605,且支架1605上开设有第三开孔1606,支架1605上设置有凹槽1607,且第一折弯块6和第二弯折块13下方均开设有折弯槽17,折弯槽17上设置有限位槽18,且第一压片7和第二压片14底部均开设有斜角面19。
29.置放槽202的位置位于工作台面板2的中间,且随行夹具组件16在置放槽202上的安装方式为嵌入式安装,实现对随行夹具组件16的限位安装,使得装置更加的合理。
30.第一滑轨3、第一气缸组件4和第一推板5在工作台面板2上左右对称设置两组,且第一推板5通过第一气缸组件4构成伸缩结构,并且第一折弯块6和第二弯折块13在第一滑轨3上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从而能够对第一折弯块6和第二弯折块13进行移动,以实现
将线束进行弯折的功能,解决人工定位不方便的问题。
31.第一压片7的尺寸和第二压片14的尺寸相同,且斜角面19表面呈光滑状设置,防止在进行弯折后将线束带走,使得装置在实际应用中更加的稳定。
32.第二推板11在第二滑轨10上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第二推板11通过第二气缸组件8构成升降结构,配合随行夹具组件16可以实现对线束的夹持和松弛,方便后期的作业。
33.螺栓1502与线束长度调整块15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与第一开孔201、穿线孔1201、第二开孔1501和第三开孔1606四者的中轴线均在同一竖直线上,能够实现调节需要焊接线束的长度,从而实现适应不同的工况。
34.夹持块1602在滑槽1601上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夹持块1602在随行夹具组件16上设置有两组,并且夹持块1602之间通过弹簧1604构成弹性结构,通过弹簧1604的弹性连接实现在挤压框架12与夹持块1602分离的时候将线束进行夹持,防止在进行折弯的时候出现脱离的情况,使得装置更加的稳定和合理。
35.第三开孔1606在随行夹具组件16上左右设置两组,且第三开孔1606之间呈错位设置,并且第三开孔1606的位置和凹槽1607的位置相对应。
36.斜角面19的位置与凹槽1607的位置相对应,且限位槽18的形状呈v形,通过v形的限位槽18来对线束进行限位,防止后期的折弯发生偏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软线自动折弯及自动定位焊接装置时,首先,将随行夹具组件16安装在工作台面板2上的置放槽202内部,之后启动第二气缸组件8带动第二推板11在连接框架9上的第二滑轨10上升降,并且通过第二推板11下方的挤压框架12挤压随行夹具组件16内部的夹持块1602向内收缩,此时第三开孔1606与第一开孔201和第二开孔1501三者之间相连通。接着将线束从穿线孔1201安装至装置上,并且在第二开孔1501下方设置有螺栓1502,通过螺栓1502与线束长度调整块15螺纹连接来增加和减少线束嵌入的长短,安装完毕之后反推第二气缸组件8使得挤压框架12与夹持块1602分离,并且通过夹持块1602通过弹簧1604的弹性连接将线束夹持在夹持块1602和夹持座1603之间。
38.然后将需要焊接的铝壳放置在支架1605上,之后启动左右两组第一气缸组件4带动第一推板5上的第一折弯块6和第二弯折块13向内移动,同时通过第一折弯块6和第二弯折块13上的限位槽18对线束进行限位。随后通过第一压片7和第二压片14下方的斜角面19将线束固定在凹槽1607上完成折弯,最后通过外部焊接组件将线束和铝壳进行焊接,这就是整个工作流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3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