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冷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18233发布日期:2022-07-29 22:2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型冷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冷床。


背景技术:

2.冷床是冶金轧钢行业对轧制产品有效进行冷却的工作台面,冷床由机械传动系统、水冷却系统、冷床工作台面、固定支架等方面组成,冷床主要有拔齿式冷床、齿条步进式冷床、拨爪式冷床、运载链式冷床、滚盘式冷床等。
3.目前的冷床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很好完成对冶金制品的散热传输作业,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冶金制品的表面温度较高,随着冷床的运行,作业环境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继而降低冷床传输时对冶金的散热作业,降低了冷床的散热效率,同时延长了冷床的运行时间,继而增加了装置能耗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型冷床,具备水导热的优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节能型冷床,包括导热机构和降温机构,所述导热机构包括冷床本体、导热池和水泵,所述冷床本体的底部均延伸至导热池内腔的底部,所述导热池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有抽水管和传输管,所述降温机构包括降温框架,所述降温框架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降温框架内腔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干冰块,所述支撑框架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网,所述降温框架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出水管远离降温框架的一端通过三通管与进水管的内腔连通,所述抽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导热池的内腔连通,所述传输管远离水泵的一端与降温框架的内腔连通。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进水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导热池的顶部设置有拦截网。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冷床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柱,且导热柱的底部延伸至导热池内腔的底部。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框架的正面贯穿至降温框架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拉板背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
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降温框架内腔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靠近支撑框架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的内腔,且与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降温框架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所述出水管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床本体、导热池和进水管,配合进水管将外部降温用水输送至导热池的内腔,以此对冷床本体进行吸热降温,从而增加冷床本体运行时对冶金制品的散热能力,同时在导热池及其内腔降温用水的作用下,降低冷床本体作业环境的环境温度,避免了冷床本体为完成对冶金制品的降温作业而进行的长时间运行,通过设置水泵、抽水管和传输管,便于将导热池内腔的液体输送至降温框架的内腔,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以此对降温用水进行初步过滤,通过设置支撑框架、干冰块和连通网,对降温用水进行降温作业,通过设置传输管,配合进水管将经过降温的降温用水输送至导热池的内腔,从而使导热池内腔的液体回收再利用,起到了节能节水的效果,以此解决了由于冶金制品的表面温度较高,随着冷床的运行,作业环境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继而降低冷床传输时对冶金的散热作业,降低了冷床的散热效率,同时延长了冷床的运行时间,继而增加了装置能耗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床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降温框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框架的后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00、导热机构;101、冷床本体;102、导热池;103、水泵;104、进水管;105、抽水管;106、传输管;107、第一阀门;108、拦截网;109、导热柱;200、降温机构;201、降温框架;202、第一过滤网;203、支撑框架;204、干冰块;205、连通网;206、出水管;207、拉板;208、密封条;209、限位槽;210、限位条;211、第二过滤网;212、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本实用新型的导热机构100、冷床本体101、导热池102、水泵103、进水管104、抽水管105、传输管106、第一阀门107、拦截网108、导热柱109、降温机构200、降温框架201、第一过滤网202、支撑框架203、干冰块204、连通网205、出水管206、拉板207、密封条208、限位槽209、限位条210、第二过滤网211和第二阀门2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2.请参阅图1-4,一种节能型冷床,包括导热机构100和降温机构200,导热机构100包括冷床本体101、导热池102和水泵103,冷床本体101的底部均延伸至导热池102内腔的底部,导热池102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104,水泵10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连通有抽水管105和传输管106,降温机构200包括降温框架201,降温框架201内腔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202,降温框架201内腔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支撑框架203,支撑框架203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干冰块204,支撑框架203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网205,降温框架201的左侧连通有出水管
206,通过设置冷床本体101、导热池102和进水管104,配合进水管104将外部降温用水输送至导热池102的内腔,以此对冷床本体101进行吸热降温,从而增加冷床本体101运行时对冶金制品的散热能力,同时在导热池102及其内腔降温用水的作用下,降低冷床本体101作业环境的环境温度,避免了冷床本体101为完成对冶金制品的降温作业而进行的长时间运行,通过设置水泵103、抽水管105和传输管106,便于将导热池102内腔的液体输送至降温框架201的内腔,通过设置第一过滤网202,以此对降温用水进行初步过滤,通过设置支撑框架203、干冰块204和连通网205,对降温用水进行降温作业,通过设置传输管106,配合进水管104将经过降温的降温用水输送至导热池102的内腔,从而使导热池102内腔的液体回收再利用,起到了节能节水的效果,以此解决了由于冶金制品的表面温度较高,随着冷床的运行,作业环境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继而降低冷床传输时对冶金的散热作业,降低了冷床的散热效率,同时延长了冷床的运行时间,继而增加了装置能耗的问题。
23.本实用新型中,出水管206远离降温框架201的一端通过三通管与进水管104的内腔连通,抽水管105远离水泵103的一端与导热池102的内腔连通,传输管106远离水泵103的一端与降温框架201的内腔连通。
24.其中,进水管104的表面设置有第一阀门107,导热池102的顶部设置有拦截网108,通过设置第一阀门107,便于维护人员控制进水管104的连通和闭合,通过设置拦截网108,避免导热池102内腔的液体飞溅对冶金制品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外界环境的杂质飘落至导热池102的内腔。
25.其中,冷床本体10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热柱109,且导热柱109的底部延伸至导热池102内腔的底部,通过设置导热柱109,进一步增加冷床本体101与导热池102内腔散热用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其降温效率。
26.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框架203的正面贯穿至降温框架201的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拉板207,拉板207背面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208,通过设置拉板207和密封条208,便于维护人员拉动支撑框架203并更换干冰块204,同时增加拉板207与降温框架201之间的密封性。
27.具体的,支撑框架203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209,降温框架201内腔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210,限位条210靠近支撑框架203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209的内腔,且与限位槽209的内腔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槽209和限位条210,对支撑框架203的位移进行限位。
28.具体的,降温框架201内腔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211,出水管206的表面设置有第二阀门212,通过设置第二过滤网211和第二阀门212,进一步增加降温机构200对降温用液的过滤拦截能力,同时便于维护人员通过第二阀门212控制出水管206的开启与闭合。
29.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维护人员开启第一阀门107,通过进水管104将外接水源输送至导热池102的内腔,导热池102配合导热柱109对冷床本体101进行导热降温作业,同时对冷床本体101作业环境进行降温作业,避免了环境温度的不断升高降低冷床本体101的降温效率,从而导致冷床本体101长时间的运行并造成装置的能耗增加,当导热池102内腔的降温用液温度升高后,维护人员可以通过外设控制器启动水泵103,水泵103配合抽水管105和传输管106将导热池102内腔的液体输送至降温框架201的内腔,并经过第一过滤网202的
初步过滤拦截,接着配合支撑框架203和干冰块204对降温用液进行降温作业,然后再次经过第二过滤网211的过滤拦截,最后通过出水管206和进水管104输送至导热池102的内腔,从而完成对导热池102内腔降温用液的降温作业,以此解决了由于冶金制品的表面温度较高,随着冷床的运行,作业环境的温度会逐渐升高,继而降低冷床传输时对冶金的散热作业,降低了冷床的散热效率,同时延长了冷床的运行时间,继而增加了装置能耗的问题。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