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81235发布日期:2022-08-27 01:3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衬管与物料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火箭助推器壳体加工中需要对筒形壳体进行旋压处理,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筒形壳体套接在模料上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需要对内衬管与模料进行分离,然而,现有技术中仅对内衬管的外壁进行分离,然后再进行抽拔,在分离过程中,其固定位置比较单一,容易导致脱落,同时,容易对筒形壳体造成损伤,安全性差,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固定牢靠,可以有效防止在分离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操作方便,便于使用,同时,避免了单一固定位置对壳体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壳体内固定机构和壳体外固定机构;
6.机架:侧面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定有安装座;
7.壳体内固定机构:安装在安装座的中部;
8.壳体外固定机构:安装在安装座的侧面;
9.其中,所述电动推杆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固定机构包括导杆和传动座,导杆的端部与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座与导杆滑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固定机构还包括伺服电机和双向丝杆,伺服电机安装在安装座的侧面,所述双向丝杆固定在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双向丝杆与传动座螺纹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
1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外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一气孔和第一夹具,第一夹具固定在传动座上,所述第一气孔均匀分布在第一夹具的表面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固定机构包括活塞、基座、气腔、活杆和弹簧,气腔开设在基座的内侧,所述活塞滑动连接在气腔的内部,活杆固定在活塞上且与基座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套接在活杆上且分布在基座与活塞之间。
14.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固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夹具和第二气孔,第二夹具固定在活杆的活动端部,所述第二气孔均匀开设在第二夹具的表面上。
15.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固定机构还包括气泵和气管,气管连通固定在基座上且与
气腔内部连通,所述气泵装配在气管上,气泵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具有以下好处:通过壳体外固定机构对壳体的外壁进行固定,其固定牢靠,可以有效防止在分离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通过壳体内固定机构对壳体内壁进行固定,其操作方便,便于使用,同时,避免了单一固定位置对壳体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机架、2安装座、3电动推杆、4壳体外固定机构、41导杆、42传动座、43伺服电机、44双向丝杆、45第一气孔、46第一夹具、5壳体内固定机构、51气泵、52气管、53活塞、54基座、55活杆、56第二夹具、57第二气孔、58气腔、5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地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22.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壳体内固定机构5和壳体外固定机构4;
23.机架1:侧面安装有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固定有安装座2;
24.壳体内固定机构5:安装在安装座2的中部;
25.壳体外固定机构4:安装在安装座2的侧面;
26.其中,电动推杆3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
27.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带动安装座2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使壳体内固定机构5置于壳体内部,固定完成后,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带动安装座2进行回缩,从而使内衬管与模料进行分离。
28.壳体外固定机构4包括导杆41和传动座42,导杆41的端部与安装座2固定连接,传动座42与导杆41滑动连接,传动座42沿着导杆41进行滑动,保证了传动座42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29.壳体外固定机构4还包括伺服电机43和双向丝杆44,伺服电机43安装在安装座2的侧面,双向丝杆44固定在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上,双向丝杆44与传动座42螺纹连接,伺服电机43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带动双向丝杆44转动,双向丝杆44与传动座42螺纹传动,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30.壳体外固定机构4还包括第一气孔45和第一夹具46,第一夹具46固定在传动座42上,第一气孔45均匀分布在第一夹具46的表面上,传动座42带动第一夹具46进行移动,通过第一夹具46对壳体的外壁进行固定,其固定牢靠,可以有效防止在分离过程中发生脱落现象,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31.壳体内固定机构5包括活塞53、基座54、气腔58、活杆55和弹簧59,气腔58开设在基
座54的内侧,活塞53滑动连接在气腔58的内部,活杆55固定在活塞53上且与基座54滑动连接,弹簧59套接在活杆55上且分布在基座54与活塞53之间,气泵51通过气管52向气腔58内充气,保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32.壳体内固定机构5还包括第二夹具56和第二气孔57,第二夹具56固定在活杆55的活动端部,第二气孔57均匀开设在第二夹具56的表面上,壳体内固定机构5还包括气泵51和气管52,气管52连通固定在基座54上且与气腔58内部连通,气泵51装配在气管52上,气泵51电性连接外部plc控制器,气体驱动活塞53运动,活塞53通过活杆55带动第二夹具56运动,第二夹具56贴紧在壳体内壁上,第二气孔57受压对壳体内壁进行吸附,当需要解除固定状态时,气泵51通过气管52对气腔58进行放气,弹簧59恢复形变,形变力反作用于活塞53,活塞53通过活杆55带动第二夹具56恢复原位,其操作方便,便于使用,同时,避免了单一固定位置对壳体造成的损伤,从而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
3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筒形壳体旋压后内衬管与物料用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带动安装座2进行伸缩运动,从而使壳体内固定机构5置于壳体内部,气泵51通过气管52向气腔58内充气,气体驱动活塞53运动,活塞53通过活杆55带动第二夹具56运动,第二夹具56贴紧在壳体内壁上,第二气孔57受压对壳体内壁进行吸附,当需要解除固定状态时,气泵51通过气管52对气腔58进行放气,弹簧59恢复形变,形变力反作用于活塞53,活塞53通过活杆55带动第二夹具56恢复原位,在对壳体外部进行固定时,伺服电机43的输出轴带动双向丝杆44转动,双向丝杆44与传动座42螺纹传动,传动座42沿着导杆41进行滑动,传动座42带动第一夹具46进行移动,通过第一夹具46对壳体的外壁进行固定,第一夹具46上的第一气孔45受压对壳体外壁进行吸附固定,固定完成后,电动推杆3的伸缩端带动安装座2进行回缩,从而使内衬管与模料进行分离。
34.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电动推杆3、伺服电机43和气泵51均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型配置。
35.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