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润滑翻边轴套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991698发布日期:2022-08-03 02:26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润滑翻边轴套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套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自润滑翻边轴套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结合各类履带式工程机械展开研究,这类工程机械设备组成包括履带、车架、驾驶室、中心控制系统和各项附属结构。这就应保证履带式工程机械各个基础结构之间配合力度,维护履带式工程机械稳定运行效果,使得相关系统运行效果符合特定工程实际开展要求。
3.由于履带式机械在作业和行走过程中使用频率高、作业负荷大、作业工况较差,目前传统的履带式机械专用轴套经长期使用磨损较为严重,且因长期承受过大压力易导致断裂,维护成本较高,“履带式机械专用自润滑翻边轴套”通过对自润滑轴套复合成型技术、三轧三校烧结技术和轴套自动翻边技术进行研发,实现自润滑效果,提升轴套的成型品质,维持履带式工程机械良性运行状态,自润滑轴套复合成型技术。以高强度优质钢板为基体,烧结球形青铜粉,覆合改性聚四氟乙烯减磨自润滑材料,通过滚轧使改性聚四氟乙烯嵌入到铜粉孔隙中,选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对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经压弯——卷圆——整形多工步成型,以实现自润滑效果,提高轴套减磨耐磨性能、强度及精度,三轧三校烧结技术:基板清洗——基板打毛——780℃中温烧结——轧制校平——845℃高温烧结——轧制校平——650℃低温烧结——轧制和校平,采用氨分解的氮氢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氛,提高板材烧结质量,保证轴套成型品质。
4.轴套自动翻边技术,采用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对轴套多方位夹持,通过转盘结构带动模具完成整形——翻边(45
°
/90
°
)——整形三工序,防止翻边过程中轴套因金属疲劳而发生损坏,稳定性高,翻边质量好,进而提高轴套质量。
5.润滑翻边轴套指一侧具有凸缘的轴套,在运转过程中能形成转移膜,起到保护对磨轴的作用,能使机械减少振动,降低噪音,防止污染,改善劳动条件,有适量的弹塑性,能将应力分布在较宽的接触面上,提高其承载能力,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的滑动部位,由于工作环境的需要,有些轴套需要打孔以用于方便添加润滑剂等。
6.现有的自润滑翻边轴套加工中常用到对轴套进行打孔操作,现有打孔装置体积较大,结构较为复杂,工作效率较低,对于不同种类的轴套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加工件进行更换,使用较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翻边轴套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设有转动机构,所述加工台的上表面且位于转动机构的一侧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设有打孔机,所述转动机构的顶部设有支撑机构;
9.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电动推杆、定位轴、轴套本体、固定盖、支撑轴、孔件、固定螺纹套和凹槽,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转动机构的顶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定位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轴的另一端与支撑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内部开有凹槽,所述孔件插接在凹槽的内部,所述孔件的底端设有固定螺纹套,所述固定螺纹套与凹槽卡接,所述固定盖与支撑轴的另一端外侧表面螺纹套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轴的外侧表面设有轴套本体,所述固定盖与轴套本体之间设有防滑垫。
11.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板、转轴、支撑套筒和步进电机,所述支撑套筒和步进电机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步进电机位于支撑套筒的内侧,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板固定安装在转轴的顶端,所述转动板与支撑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转动板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且位于安装架的下方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斜板、第二斜板、螺纹套筒、升降杆、丝杠、固定架、弧形固定板和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和固定架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所述第一斜板与工作台的上表面活动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设有弧形固定板,所述升降杆的底端与第二斜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板与第一斜板活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打孔机包括打孔电机、钻头和保护板,所述打孔电机的输出端与钻头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板与打孔电机固定连接且位于钻头的外侧。
15.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有垫片。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自润滑翻边轴套加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7.其一,通过设有支撑机构,利用孔件与支撑轴之间可拆卸,使装置在加工不同种类的轴套时,打孔的直径也不同,此时仅需更换打孔装置中的对应尺寸的孔件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支撑机构,机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快捷,节省加工成本。
18.其二,通过设有转运机构,利用两组支撑机构可转动,使一组轴套本体在加工时,另一组支撑机构可进行安装和固定轴套本体,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易操作,节省工作时间,同时用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之间的滑动连接,使轴套本体在运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利用弧形固定板对轴套进行固定,使其在加工时更稳定,打孔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加工台;2、转动机构;21、转动板;22、转轴;23、支撑套筒;24、步进电机;3、支撑机构;31、第一电动推杆;32、定位轴;33、轴套本体;34、固定盖;35、支撑轴;
36、孔件;37、固定螺纹套;38、凹槽;4、移动机构;41、第一斜板;42、第二斜板;43、螺纹套筒;44、升降杆;45、丝杠;46、弧形固定板;47、伺服电机;48、固定架;5、安装架;6、第二电动推杆;7、支撑腿;8、垫片;9、打孔机。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自润滑翻边轴套加工装置,如图1-4图所示,包括加工台1,加工台1的上表面设有转动机构2,加工台1的上表面且位于转动机构2的一侧设有安装架5,安装架5的上表面设有第二电动推杆6,第二电动推杆6的输出端设有打孔机9,转动机构2的顶部设有支撑机构3;
27.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电动推杆31、定位轴32、轴套本体33、固定盖34、支撑轴35、孔件36、固定螺纹套37和凹槽38,第一电动推杆31固定安装在转动机构2的顶部,第一电动推杆31的输出端与定位轴32固定连接,定位轴32的另一端与支撑轴35固定连接,支撑轴35的外侧表面设有轴套本体33,固定盖34与轴套本体33之间设有防滑垫,支撑轴35的内部开有凹槽38,孔件36插接在凹槽38的内部,孔件36的底端设有固定螺纹套37,固定螺纹套37与凹槽38卡接,固定盖34与支撑轴35的另一端外侧表面螺纹套接,工作台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腿7,支撑腿7的下端设有垫片8,通过设有支撑机构3,利用孔件36与支撑轴35之间可拆卸,使装置在加工不同种类的轴套时,打孔的直径也不同,此时仅需更换打孔装置中的对应尺寸的孔件36即可,无需更换整个支撑机构3,机构简单,使用较为方便快捷,节省加工成本。
28.转动机构2包括转动板21、转轴22、支撑套筒23和步进电机24,支撑套筒23和步进电机24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步进电机24位于支撑套筒23的内侧,步进电机24的输出端与转轴22固定连接,转动板21固定安装在转轴22的顶端,转动板21与支撑套筒23活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31与转动板21固定连接,利用两组支撑机构3可转动,使一组轴套本体33在加工时,另一组支撑机构3可进行安装和固定轴套本体33,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易操作,节省工作时间。
29.工作台的上表面且位于安装架5的下方设有移动机构4,移动机构4包括第一斜板41、第二斜板42、螺纹套筒43、升降杆44、丝杠45、固定架48、弧形固定板46和伺服电机47,伺服电机47和固定架48均固定安装在工作台的上表面,伺服电机47的输出端与丝杠45固定连接,丝杠45的外侧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43,螺纹套筒4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斜板41,第一斜板41与工作台的上表面活动连接,固定架48的内部设有升降杆44,升降杆44的顶端设有弧形固定板46,升降杆44的底端与第二斜板42固定连接,第二斜板42与第一斜板41活动连接,同时用第一斜板41和第二斜板42之间的滑动连接,使轴套本体33在运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利用弧形固定板46对轴套进行固定,使其在加工时更稳定,打孔效果更佳。
30.打孔机9包括打孔电机、钻头和保护板,打孔电机的输出端与钻头固定连接,保护板与打孔电机固定连接且位于钻头的外侧,利用保护板,时钻头在打孔时,打孔电机不易于
轴套本体33出现碰撞,有利于保护打孔机9和支撑机构3。
31.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或使用方法:将合适尺寸的孔件36安装至凹槽38内,并利用固定螺纹套37进行固定,将轴套本体33安装至支撑轴35外侧,并利用固定盖34进行固定,打开步进电机24的开关,使支撑机构3转动至合适的角度,打开第一电动推杆31的开关,使轴套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打开伺服电机47的开关,使丝杠45带动螺纹套筒43移动,并带动第一斜板41移动的同时第二斜板42带动升降杆44上移,使弧形固定板46将轴套进行固定,打开第二电动推杆6和打孔机9的开关,对轴套进行打孔操作。
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