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件剪脚机之传输与裁剪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9463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零件剪脚机之传输与裁剪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零件剪脚机之传输与裁剪机构,尤适用于一般电子零件之剪[切]脚工作。
习述之电子元件切割机械中,有些是固定在电路板上之电子元件经由焊接完成之后再予以切[剪]脚,而有的则是在未焊接之前则先予以切脚,唯切脚的方式各有不同,其中以研磨切割方式最为普遍。但它们普遍之缺点为切脚不迅速,且接脚长度不一致,不适宜大量自动化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一往复式切刀与固定式切刀之切断方式,来将电子元件之接脚加以剪断,达到迅速、符合经济效益之电子零件剪脚机之传输与裁剪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产品包括一传动机构,系在裁剪机本体上固设一马达,马达之转轴上具有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一被动齿轮相互啮合,此被动齿轮是设在一形块内,且以一转轴枢设在本体上,于转轴于设有一偏心轴;一裁剪机构,在裁剪机本体上设有一鞍座,鞍座上前端具有一固定切刀,中间具有一往复式切刀,后端具一固定块,在鞍座上还具有一往复杆,而往复式切刀即固定在往复杆的前端,往复杆之后端为一体连设之矩形框体,该框体可供偏心轴穿设之;鞍座之下具有二支撑轴,支撑轴穿过裁剪机本体,且底端连接着一升降块,该升降块同时设一长螺杆,该长螺杆穿过裁剪机本体并显露于本体之上;一传输机构,在裁剪机本体上具有振荡器,振荡器之上具有一平板,平板两侧由斜向支撑架支撑着,且振荡器是固设在基板之上;在平板上设有二块平行相对称之长方形移动块,两移动块之上的内侧具有L型导轨,于移动块与导轨之上则设有长导块;另在长导块之上还具有一压制杆,压制杆之两端螺设有螺杆,两螺杆之底下则连接一长条形压片,而压制杆之中间具有一L型支撑块,藉该支撑块固设于裁剪机本体盖之前上方。一落料槽,设于鞍座之支撑轴与振荡器之斜向支撑架之间。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零件剪脚机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传输机构与鞍座之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传输机构与鞍座之上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传输机构与鞍座之上视图,唯压制杆以被取掉。
图5为图3之A-A′剖视图。
图6为图4之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裁剪机构与转动机构之上视图,图中表示出尚未剪脚之状态。
图8为图7之Y-Y′剖视图。
图9为图7之X-X′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裁剪机构与传动机构之上视图,图中表示出已呈剪脚之状态。
参阅
图1所示,剪脚机本体(1)之上方具有传输、剪裁与传动等数机构,而
图1所示之剪脚本体(1)揭露出传输机构与剪裁机构之一部份,而另部份与传动机构则由一盖体(2)覆盖之。盖体(2)之表面上设有电源开关,振荡调节器,二个起动开关及一仪表盘,藉由盖体之开关与调节器能够控制剪脚机之一切动作程序。
在盖体(2)之前是一传输机构(3),传输机构是由复数构件组成[可同时参阅图2所示],其系为一振荡器(31)之顶端固设一平板(32),平板之两端设有斜向支撑架(33)支撑,而振荡器(31)是固定于基板(34)之上。在平板(32)的上方设有二具平行相对称设置的移动块(35),移动块是长方形块体,而在后侧移动块的背面固设有一固定块(36)[可由图3、4、5、6窥视出],该固定块(36)与振荡器上方之平板(32)是一体成型,在前后两移动块(35)之上方还设有长导块(37),而两移动块之内侧还固设有断面为L型之导轨(38),另在长导块(37)的上方设有一压制杆(4)。在
图1的揭露中,同时可窥视到移动块(35)的一端具有一鞍座(5),该鞍座是设于长导块(37)之下,鞍座(5)是由支撑轴(51)支撑着,而在支撑轴(51)与振荡器支撑架(33)之间具有一落料槽(6),该落料槽以螺丝固设于剪脚机本体(1)上,其系用来供电子零件断落之废弃接脚置放用。
请参阅图2所示,在鞍座(5)的侧边具有一导料板(52),该导料板呈倾斜角度,且导料板是藉由一体成型之摺块(521)以螺丝固结在鞍座之侧壁。导料板的主要作用是将已剪脚完成之电子零件经其导引而导入于成品盒内[图中未示],而剪脚后之废弃接脚则落入于落料槽(6)内。在鞍座的侧边还具有一螺杆(53),螺杆是配合螺帽(531)螺设在剪脚机本体(1),而底端则螺设着一升降块(54)[图8有示],此在后述的图式中会再进一步介绍之。
图3揭露出压制杆(4)之两端具有螺杆(41),在螺杆之下固结有长条形压片(42)[图5有示]。而压制杆是藉由中间之一弯摺成L型的支撑块(43)以螺丝(431)固设在盖体(2)之上。
由图3中还可发现在盖体的前方还设有红外线电眼检测杆(21),该检测杆体是计数电子零件通过导轨时之数量,进而才足以获知电子零件的通过量。在长导块(37)之另侧下方具有鞍座(5),鞍座的上方设有一固定式切刀(55)与往复式切刀(56),此在图4有明显之揭露。
图4是传输装置之上视图,不过,此图是将压制杆(4)拆除后的上视图,而长导块(37)之一端特别以虚线表示之。该图揭露了鞍座(5)的前端固定着一片切刀(55),而中间亦另具有一切刀(56),且在后端固定着一片固定块(57)。前述之切刀(56)是固定在一往复杆(58)之前端,该往复杆是设在于鞍座之凹槽(501)内,往复杆在凹槽内可具前后移动功能,所以切刀(56)形成为一往复式之切刀。
另外,特别需一提的是,在移动块(35)的中央位置具有一螺杆(351),而两则各具有一栓(352),此结构可由图5、6中进一步获知了解。图5是图3之A-A′剖视图,图式中表示出螺杆(351)之螺头是露出移动块(35)之外,且螺杆螺设着前后二移动块,当螺杆旋转时,能够调整二移动块之间的间距,进而改变了导轨(38)与导轨之间的间距,同时也改变了长导块(37)与长导块之间的间距。由于能改变长导块与导轨之间距,遂也能随电子零件(a)之大小而适当改变间距。而压制杆(4)之主要作用,则是在压制电子零件(a),以防止在振动时自导轨与长导块上跳出。
图6是图4之B-B′剖视图,图式中显现出栓(352)还串设有一扩张弹簧(353),该弹簧是局限在前后二移动块(35)之间,当螺杆(351)调松时,弹簧会将移动块往两侧顶推,以使移动块往两侧扩张,进而可扩大长导块与长导块或是导轨与导轨之间的间距。
图7所示是裁剪机构之上视图。前述中曾介绍鞍座(5)之结构,唯鞍座上之往复杆(58)后端一体连接着一矩形框(581),矩形框可供一偏心轴(61)穿设之,该偏心轴是轴设于一齿轮(62)之轴(63)的上方,该齿轮与轴是设在一形块(64)内,同时藉一轴承(65)轴设于本体(1)上[如图8所示]。当齿轮旋转时可带动偏心轴(61),偏心轴(61)是以偏心旋转方式而使往复杆(58)前后往复移动,进而使切刀(56)前后往复移动,此可由
图10与图7之比较中,即可了解切刀(56)之动作过程。
图8是图7之Y-Y′剖视图,图式揭露出鞍座(5)之底设有二根支撑轴(51),在支撑轴之底部设有一升降块(54),该升降块同时螺设一长螺杆(53),长螺杆可调整升降块(54)之高度,因此鞍座(5)之高度可随长螺杆(53)之调整,而上升或下降,进以使鞍座上之两个切刀(55、56)能配合导轨(38)与长导块(37)之高度,俾以进行剪脚工作。又,在固定切刀(55)与往复式切刀(56)之间的鞍座具有一切槽(502),该切槽是供被切断之废弃接脚导入于落料槽(6)内。
图9是图7之X-X′剖视图,图中揭露出一马达(7)是固设在剪脚机本体(1)的底下,马达之转轴(71)上具有一主动齿轮(72),且转轴(71)是藉由一轴承(73)而轴设在本体(1),主动齿轮(72)可传动给前述之另一齿轮(62),遂该齿轮(62)为一被动齿轮。藉由马达与二个主、被动齿轮之啮合,而达到传动功能。
图10是仅接图7的动作示意图,以
图10而言,是电子零件正处于切断之时,此可由二切刀(55、56)之交错闭合即能知电子零件之接脚会被切断掉。而完成剪脚的电子零件则受长导块(37)之导引而继续前行,直至到长导块之尽端而落下,且经导料板(52)而导入于成品槽内。
本实用新型之优点为藉由振荡器能够将导轨上之电子零件输送至裁剪机构之鞍座上,且藉由鞍座上之固定式切刀与往复式切刀之交错动作,而将电子零件接脚予以适当切断,而且切断后的接脚皆为一致。往复式的切刀可藉由一偏心轴推动一往复杆,且藉由往复杆一同带动切刀,而使切刀能往复来回动作,达到切断功效。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能使电子零件接脚迅速的切断,因此适合于大量电子零件之切脚工作,符合经济化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零件剪脚机之传输与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一传动机构,系在裁剪机本体上固设一马达,马达之转轴上具有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一被动齿轮相互啮合,此被动齿轮是设在一形块内,且以一转轴枢设在本体上,于转轴上设有一偏心轴;一裁剪机构,在裁剪机本体上设有一鞍座,鞍座上前端具有一固定切刀,中间具有一往复式切刀,后端具一固定块,在鞍座上还具有一往复杆,而往复式切刀即固定在往复杆的前端,往复杆之后端为一体连设之矩形框体,该框体可供偏心轴穿设之;鞍座之下具有二支撑轴,支撑轴穿过裁剪机本体,且底端连接着一升降块,该升降块同时摆设一长螺杆,该长螺杆穿过裁剪机本体并显露于本体之上;一传输机构,在裁剪机本体上具有振荡器,振荡器之上具有一平板,平板两侧由斜向支撑架支撑着,且振荡器是固设在基板之上;在平板上设有二块平行相对称之长方形移动块,两移动块之上的内侧具有L型导轨,于移动块与导轨之上则设有长导块;另在长导块之上还具有一压制杆,压制杆之两端螺设有螺杆,两螺杆之底下则连接一长条形压片,而压制杆之中间具有一L型支撑块,藉该支撑块固设于裁剪机本体盖之前上方;一落料槽,设于鞍座之支撑轴与振荡器之斜向支撑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零件剪脚机之传输与裁剪机构,其特征在于鞍座之侧边具有一导料板,该导料板呈倾斜角度,且导料板是藉由一体成型之摺块以螺丝固结在鞍座之侧壁,鞍座的侧边还具有一螺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零件剪脚机之传输与裁剪机构。其传动机构由马达带动一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传动给被动齿轮,被动齿轮带动一偏心轴;裁剪机构是由一鞍座,及鞍座上一固定式刀片和一固定于往复杆前端之往复式刀片组成,往复杆之后端有一矩形框,该框体供偏心轴穿设;传输机构是一振荡器上方设一相对之移动块,于移动块内侧具有导轨,及导轨上设置一长导块,落料槽设于鞍座之支撑轴与振荡器之斜向支撑架之间。该产品可将电子零件接脚予以迅速剪脚,且接脚长度一致。
文档编号B21F11/00GK2252668SQ9620685
公开日1997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1996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2月26日
发明者李洲城 申请人:李洲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