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异物排出机构的工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5613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具备异物排出机构的工业机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异物排出机构的工业机械。【
背景技术
】[0002]作为工业机械,已知有工作台、工具沿着多个轴向进退并用工具对设置于工作台的被加工物进行切削等加工的工作机械。[0003]用工具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时,会产生切肩。该切肩进入到工作机械的相对移动的构件之间的滑动面时,会产生各种不良情况。[0004]例如,用于设置被加工物的工作台具备工作台底座。该工作台底座一边在沿着水平轴(X轴)形成的工作台机座的基准面上滑动一边进行相对移动。对被加工物进行加工时产生的切肩易积于工作台机座的基准面中的上表面上。并且,切肩由于重力而在基准面中的垂直面上下落。下落后的切肩在机座侧铸件淬火面与底座侧树脂类滑动件之间引起研磨现象(lappingphenomenon),会对滑动面的大范围造成影响。[0005]因此,工作机械中采用对切肩进入相对地进退的二个构件之间的滑动面的情况进行阻止的切肩对策。[0006]作为切肩对策的一个例子,有如下的切肩排除装置,在该切肩排除装置中,将支柱固定于底座框体,将工作台配置为能够沿机座的Y轴进退,利用工作台的Y轴移动而将工作台背面的切肩送入到切削输送器,并通过切削输送器将切肩向外部排出(专利文献I)。[0007]在专利文献I的现有例中,工作台通过鞍体(saddle)而设置于机座。鞍体在机座上沿着Y轴进退。在机座的上表面,沿着Y轴形成有流槽状的凹陷。在鞍体上设置有沿着凹陷的刮板(wiper)。通过工作台的Y轴方向的移动,刮板将下落到机座的凹陷中的切肩排出到螺旋式输送器的U字槽。通过刮板阻止切肩进入到鞍体与机座之间的滑动面。在立柱上设置有主轴头、工具更换装置等。[0008]作为切肩对策的另一个例子,有如下的滑动面保护装置,在该滑动面保护装置中,将下侧鞍体的X轴滑动面的前方和两侧用屏蔽罩包围,并在该屏蔽罩内设置切削液喷嘴(专利文献2)。[0009]在专利文献2的现有例中,在通过切削液喷嘴对滑动面供给切削液时,滑动面上的微小切肩被冲洗掉。[0010]虽然并不是切肩对策,但在电梯中,有将滑动面上产生的磨损肩、碎片向外部排出的装置(专利文献3)。[0011]在专利文献3的现有例中,在使非常停止的制动件的滑动面上设置槽,并从该槽向外部排出磨损肩等,防止部件的异常磨损。该槽在与制动件的导轨对置的制动面上,沿着与导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而形成。槽的两端侧分别开口。[0012]并且,在工作机械中,为了防止相对地进退的二个构件的磨损,沿着油槽流通有润滑油(专利文献4-6)。[0013]在专利文献4的现有例中,公开了对T槽状的轨道上的滑动面供给润滑油的装置。在专利文献5的现有例中,沿着滑动底座的导引面将鞍体支撑为能够滑动,并在鞍体的与滑动底座对置的面上设置油槽。在专利文献6的现有例中,在中台(middletable)的与鞍体对置的滑动面上设置有供给润滑油的油槽。[0014]现有技术文献[0015]专利文献[001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57739号公报[0017]专利文献2:日本实愿平5-74031号(日本实开平7-40049号公报)的⑶-ROM[0018]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297108号公报[0019]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3576751号公报[0020]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6-246584号公报[0021]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10-15778号公报【
发明内容】[0022]发明要解决的课题[0023]在专利文献I的现有例中,作为切肩对策而使用刮板,所以在刮板前端与机座的凹陷之间有间隙时,切肩会从该间隙进入到滑动面。尤其是在滑动面的角部,通常被实施了倒角,所以会在被倒角了的部分产生间隙,切肩会从该间隙进入到内部。[0024]在专利文献2的现有例中,通过切削液喷嘴将切削液喷射到滑动面,因此装置变得大规模。并且,仅仅喷射切削液的话,切肩未必会被冲洗干净。尤其是在切肩粘于滑动面的情况下,即使喷射切削液,在滑动面上也会残留切肩。[0025]在专利文献3的现有例中,是为了解决电梯特有的课题而考虑出的,并未提示与工作机械的切肩对策有关的课题。并且,是将在电梯的制动中产生的磨损肩取入到制动件的槽中的结构,但取入到槽中的磨损肩从槽的两端开口漏出时,该磨损肩可能会进入到导轨与制动件之间。[0026]在专利文献4?6的现有例中,只不过公开了在相对地进退的二个构件的滑动面上流通润滑油所用的油槽,在切肩进入到二个构件的滑动面彼此之间的情况下,研磨现象通过油槽对滑动面的大范围造成影响。[0027]以上的现有例的课题,是即使是切肩以外的异物例如尘埃、沙子等也会产生的课题,并且是不限于在工作机械中在具有滑动面的工业机械中也会产生的课题。[0028]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用简易的构造将进入到滑动面的异物向外部排出的具备异物排出机构的工业机械。[0029]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0030]本发明的具备异物排出机构的工业机械,具有相对移动的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与该第二构件的互相对置的面分别被设为滑动面,该具备异物排出机构的工业机械的特征在于,具备:润滑液用槽,设置于上述第一构件与上述第二构件的至少一方的滑动面,用于收纳润滑液;以及异物捕捉部,设置于上述润滑液用槽,用于捕捉进入到上述润滑液用槽的异物,上述润滑液用槽的一端与上述润滑液用槽的另一端,在上述第一构件与上述第二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向上分离而配置。[0031]在该构成的本发明中,伴随着加工,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对移动。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的滑动面上形成的润滑液用槽中收纳润滑液,因此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相对的移动是流畅的移动。[0032]在对被加工物进行了加工时产生的异物例如切肩、尘埃、沙子、碎石,垃圾等进入到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滑动面时,该异物会伴随着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相对的移动而进入到润滑液用槽的内部。通过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进一步的相对的移动,异物在润滑液用槽的内部移动,并被设置于润滑液用槽的异物捕捉部所捕捉。即使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相对地移动,被异物捕捉部捕捉到的异物也滞留于异物捕捉部。滞留于异物捕捉部的异物被适当向外部排出。[0033]因此,本发明不是不让通过加工而产生的异物进入到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之间的滑动面,而是使用润滑液用槽和异物捕捉部将进入到滑动面的异物可靠地捕捉,由此能够简单地避免异物夹于滑动面这一不良状况。[0034]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第一构件与上述第二构件相对移动的方向是水平方向,上述滑动面形成于铅垂面,上述异物捕捉部设置于上述润滑液用槽的下部。[0035]在该构成中,进入到在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垂直面上形成的滑动面中的异物将要下落,但被在润滑液用槽的下部设置的异物捕捉部可靠地捕捉。[0036]在此,所谓的下部,不仅仅是被设为规定的形状的润滑液用槽中位于最下端的最下方位置,也包含相比于其他的部位而位于下方的突端,并且,不仅仅包含最下方位置、突端位置,也包含比该位置稍上方的位置,例如与润滑液用槽的上下方向尺寸的一半相比靠下方的位置。[0037]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具有强制地使上述润滑液在上述润滑液用槽中流通的润滑液流通机构。[0038]在该构成中,通过润滑液流通机构,润滑液被强制地在润滑液用槽中流通,所以不仅能够可靠地执行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润滑,还能够将进入到润滑液用槽的异物可靠地向外部排出。[0039]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润滑液用槽的一端位于工业机械外周部侧,上述润滑液用槽的另一端位于工业机械中心部侧,上述异物捕捉部设置于上述润滑液用槽的工业机械外周部侧。[0040]在该构成中,异物捕捉部配置于工业机械外周部侧,所以在从异物捕捉部排除出异物时,作业变得容易。[0041]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润滑液用槽具有:多个铅垂部,分别上下延伸并且在水平方向上排列而配置;以及倾斜部,将这些铅垂部中相邻的铅垂部中的位于工业机械中心部侧的铅垂部的下端与位于工业机械外周部侧的铅垂部的上端连接,从上述润滑液用槽的一端向上述润滑液用槽的另一端,形成一个连续的槽。[0042]在该构成中,进入到润滑液用槽中的异物,伴随着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的相对的移动,在倾斜部上升,在铅垂部下降。[0043]例如,与位于铅垂部的下端的异物在铅垂部向上移动相比,在倾斜部斜着移动更容易。在倾斜部移动并位于铅垂部的上端的异物,由于其重量,在铅垂部下降。[0044]通过反复这样的异物的运动,异物在润滑液用槽上曲折地移动,最终,异物被送到位于工业机械外周部侧的异物捕捉部。[0045]因此,通过交替地配置铅垂部和倾斜部,能够将异物可靠地送到异物捕捉部。[0046]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上述倾斜部将上述相邻的铅垂部中的一个铅垂部的下部与另一个铅垂部的上部直线状连接。[0047]在该构成中,倾斜当前第1页1 2 3 4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