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凹模及其用于拉伸换挡轴套的方法

文档序号:985385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拉伸凹模及其用于拉伸换挡轴套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拉伸凹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伸凹模及其用于拉伸换挡轴套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汽车换挡轴套对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换挡很重要,由于换挡轴套的材料为不锈钢材料,硬度较大,在其拉伸成形过程中,尤其是在拉伸结束形成成品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自动开裂现象,严重影响换挡轴套的使用效果。
[0003]目前用于拉伸成型换挡轴套的模具中,模具主体的上端面与拉伸孔内侧壁之间的拉伸角是直角,如图1,该拉伸角在拉伸过程中与换挡轴套的料片之间是点接触,容易将料片拉毛,很难进入拉伸孔内,容易在刚开始拉伸时就导致料片厚度快速变薄,换挡轴套各部分的尺寸在拉伸过程中不好控制,尺寸不稳定,而且成品在放置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出现开裂现象,严重影响换挡轴套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拉伸凹模及其用于拉伸换挡轴套的方法,使用该拉伸凹模拉伸成型的换挡轴套尺寸稳定易控制,且长期放置后也不会出现开裂现象。
[0005]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拉伸凹模,包括凹模主体和拉伸孔,所述拉伸孔的内侧壁顶端与所述凹模主体的上端面连接处具有拉伸斜角。
[0006]进一步地,所述拉伸斜角具有中间斜面、顶端圆弧角和底端圆弧角。
[0007]优选地,所述中间斜面与所述拉伸孔的中轴线呈30°?45°夹角。
[0008]优选地,所述中间斜面与所述拉伸孔的中轴线呈35°夹角。
[0009 ]优选地,所述顶端圆弧角的大小为料片厚度的0.5?5倍。
[0010]优选地,所述底端圆弧角的大小为料片厚度的0.5?5倍。
[0011 ]优选地,所述凹模主体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
[001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的拉伸凹模用于拉伸换挡轴套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所述换挡轴套的料片定位在所述拉伸凹模的上端面上;S2:对所述料片进行刺破形成引导孔;S3:通过所述引导孔的引导,沿所述拉伸斜角和所述拉伸孔对所述料片进行多次拉伸直至达到预设厚度;S4:对所述预设厚度的料片进行最终拉伸并整形形成所述换挡轴套。
[0013]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中的拉伸凹模具有拉伸斜角,该拉伸斜角的存在使得在对换挡轴套的料片进行拉伸过程中,料片与拉伸斜角之间形成面接触,与现有技术中料片与拉伸角之间的点接触相比,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能够使料片稳定的进入拉伸孔,减少拉毛现象及降低开裂比例,面接触很容易控制料片厚度的变化,不会使料片在拉伸初期就快速变薄,在拉伸成换挡轴套成品后,长时间放置产品表面也不会产生开裂现象,保证了换挡轴套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0014]【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拉伸模具的结构示意图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方式I中的拉伸凹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虚线圈A内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使用拉伸凹模成型换挡轴套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介绍。
实施方式1:
[0016]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拉伸凹模,如图2所示,该拉伸凹模主要由凹模主体I和拉伸孔2组成,拉伸孔2即为凹模主体I的内孔,凹模主体I优选使用硬质合金材料制成,比如RD30合金钢,其表面可以采用纳米复合物理气相沉积PVD涂层,拉伸孔2的内侧壁顶端与凹模主体I的上端面设有拉伸斜角3,如图3,该拉伸斜角3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顶端圆弧角32、中间斜面31以及底端圆弧角33,其中,顶端圆弧角32是凹模主体I的上端面与中间斜面31之间的R角,底端圆弧角33是拉伸孔2内侧壁与中间斜面31之间的R角,二者的大小均优选为料片厚度的0.5?5倍之间,中间斜面31与拉伸孔2的中轴线之间呈30°?45°夹角Θ,优选Θ为35°,优选的角度可以根据需要成型的换挡轴套的规格对此调试后设定,此处的35°为本申请人经过多次调试后得到的最佳值。
[0017]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使用实施方式方式I中的拉伸凹模拉伸换挡轴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将换挡轴套的料片4定位到拉伸凹模的上端面上;
然后对该料片4进行刺破形成引导孔;
接着通过该引导孔的引导对料片4进行拉伸,在拉伸过程中,料片4与拉伸斜角3的中间斜面31之间形成面接触,如图4中的S点位置,而中间斜面31与拉伸孔2内侧壁之间具有底端圆弧角33,所以在整个拉伸过程中,料片4能够比较稳定地沿拉伸斜角3进入拉伸孔2内;在完成一次拉伸后,需要对料片4上形成的圆弧倒角41的尺寸和厚度进行评估,若已经能够达到换挡轴套所需的预设标准尺寸和厚度,则直接进行后续最终拉伸成型产品,若一次拉伸后不能达到预设标准尺寸和厚度,则需要再次进行上述拉伸,直至料片4的圆弧倒角41达到预设标准尺寸和厚度;
最后对上述具有预设标准尺寸和厚度的料片4再进行最终的拉伸成型并整形,形成换挡轴套成品。
[0018]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拉伸凹模,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模主体(I)和拉伸孔(2),所述拉伸孔(2)的内侧壁顶端与所述凹模主体(I)的上端面连接处具有拉伸斜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伸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斜角(3)具有中间斜面(31)、顶端圆弧角(32 )和底端圆弧角(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斜面(31)与所述拉伸孔(2)的中轴线呈30°?45°夹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伸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斜面(31)与所述拉伸孔(2)的中轴线呈35°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圆弧角(32)的大小为料片厚度的0.5?5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伸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圆弧角(33)的大小为料片厚度的0.5?5倍。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主体(I)由硬质合金材料制成。8.—种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拉伸凹模用于拉伸换挡轴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1:将所述换挡轴套的料片定位在所述拉伸凹模的上端面上; S2:对所述料片进行刺破形成引导孔; S3:通过所述引导孔的引导,沿所述拉伸斜角(3)和所述拉伸孔(2)对所述料片进行多次拉伸直至达到预设厚度; S4:对所述预设厚度的料片进行最终拉伸并整形形成所述换挡轴套。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拉伸凹模领域,公开了一种拉伸凹模及其用于拉伸换挡轴套的方法,包括凹模主体(1)和拉伸孔(2),拉伸孔的内侧壁顶端与凹模主体的上端面连接处具有拉伸斜角(3)。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中的拉伸凹模具有拉伸斜角,该拉伸斜角的存在使得在对换挡轴套的料片进行拉伸过程中,料片与拉伸斜角之间形成面接触,与现有技术中料片与拉伸角之间的点接触相比,采用面接触的方式能够使料片稳定的进入拉伸孔,减少拉毛现象及降低开裂比例,面接触很容易控制料片厚度的变化,不会使料片在拉伸初期就快速变薄,在拉伸成换挡轴套成品后,长时间放置产品表面也不会产生开裂现象,保证了换挡轴套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IPC分类】B21D37/10, B21D22/20
【公开号】CN105618583
【申请号】CN201610071961
【发明人】吴伟民
【申请人】苏州宝成汽车冲压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