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1510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送丝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领域,尤其是一种带有送丝轮部位防护装置的送丝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根据国标GB 15579.5-2013的要求,送丝装置应有防护装置,以防止在操作过程中意外触及运动部件(如送丝轮、齿轮)。
[0003]图6示出了现有送丝装置80的结构。如图6所示,送丝轮81在电机(未示出)的带动下转动,压臂82上装有从动轮83,通过压紧压臂82使送丝轮81和从动轮83闭合。在送丝时,送丝轮81带动从动轮83 —起转动,如图6所示,现有的送丝装置80在送丝转动部位通常没有任何防护。当身体部分进入到两个旋转轮(送丝轮81、从动轮83)的接触部位时,就有可能被挤压而受伤。
[0004]目前,大部分送丝装置没有使用防护装置,有非常大的危险隐患。为此,有的厂商提出了如下防护方式:在送丝装置上采用螺钉固定的方式安装有遮挡整个送丝部位的防护板。图7示出了加装透明防护板94的送丝装置90的结构。如图7所示,该防护板94能够防止送丝时产生的挤压问题。但是,这种防护方式存在如下缺点:由于整个送丝部位被防护板94遮挡,因此在清理、更换送丝部件时需要拆下防护板94。从而导致更换繁琐、耗时长,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操作工人常常因这种情况而在卸下防护板后就不再安装,导致其失去实际使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技术问题]
[0006]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有送丝轮部位防护装置的送丝装置,其能够有效防止挤压并且使得送丝部件的清理和更换方便、高效。
[0007][解决方案]
[000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送丝装置,包括压臂、托架、送丝轮和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通过定位轴固定在所述托架上,所述防护板能够绕所述定位轴旋转,在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弧形轨道,在所述压臂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弧形轨道内,在所述压臂闭合状态下,所述防护板覆盖所述送丝轮,在所述压臂打开状态下,所述防护板不覆盖所述送丝轮。
[0009][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板能够随压臂的抬起和放下而升降,因此既能够有效防止挤压,又使得送丝部件的清理和更换方便、高效。
[【附图说明】]
[0011]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送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去除防护板的送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图3所示送丝装置的B-B剖视图。
[0015]图5A和图5B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送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现有无防护板的送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7是现有安装防护板的送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19]第一实施例
[0020]首先,参照图1 (图1A和图1B)至图4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
[0021]图1A示出了防护状态下(压臂闭合状态)的送丝装置100的结构。图1B示出了进行送丝部件更换或清理时(压臂打开状态)送丝装置100的结构。
[002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送丝装置100包括压臂10、托架50和送丝轮60。在托架50上通过定位轴30固定有防护板20,所述防护板20能够绕所述定位轴30 (在本实施例中,为螺钉)旋转。
[0023]图2是图1所示防护板20的后视图。如图2所示,在防护板20设有孔21和弧形轨道22 (在本实施例中,轨道22为槽)。孔21用于安装定位轴30。
[0024]在所述压臂10上固定连接有推杆11 (参见图3和图4),所述推杆11的端部位于所述弧形轨道22内。
[0025]在压臂10闭合状态下,防护板20覆盖送丝轮60 (参见图1A)。在压臂10打开状态下,防护板20不覆盖送丝轮60 (参见图1B)。
[0026]为了实现更好的固定,在定位轴30上还套接有垫圈31。
[0027]当抬起压臂10时,防护板20跟随压臂10 —起向上抬起;当放下压臂10时,防护板20随压臂10 —同落下。压臂10、防护板20和托架50组成一个四杆机构,防护板20能够跟随压臂10做往复运动。
[0028]这样,当压臂10打开时,送丝轮60完全外露(参见图1B),可轻松更换和清洁送丝轮。而当压臂10闭合时,防护板20挡住了送丝部分(参见图1A),实现了保护功能。
[0029]需要注意的是,图3和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推杆11可以与从动轮40同轴,即从动轮40通过推杆11固定在压臂10上,并且能够绕推杆11旋转。
[0030]另外,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定位轴30与校正轮41也可以为同轴。如图3所示,校正轮41通过定位轴30固定在托架50上且能够绕定位轴30旋转。
[0031]第二实施例
[0032]下面参照图5 (图5A和图5B)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0033]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对于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件给予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下仅描述二者的不同之处。
[0034]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送丝装置200为双驱送丝装置,而第一实施例的送丝装置100为单驱送丝装置。
[0035]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针对两个送丝轮60,在托架50上通过定位轴30固定有两个防护板220。
[0036]压臂10上推杆11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0037]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实施例中防护板22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略有不同。在本实施例中,防护板220上的弧形轨道222不是槽而是通孔。
[0038]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第二实施例的送丝装置200也能够在有效防止挤压的同时,使得送丝部件的清理和更换方便、高效。
[0039]已参照详细或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变更及修正。
[0040][工业实用性]
[0041]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目前焊接设备的送丝装置。
[0042][附图标记列表]
[0043]10,82 压臂
[0044]11 推杆
[0045]20、94、220 防护板
[0046]21 孔
[0047]22、222弧形轨道
[0048]30定位轴
[0049]31 垫圈
[0050]40、83 从动轮
[0051]41校正轮
[0052]50 托架
[0053]60,81 送丝轮
[0054]80、90、100、200 送丝装置。
【主权项】
1.一种送丝装置,包括压臂、托架、送丝轮和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通过定位轴固定在所述托架上,所述防护板能够绕所述定位轴旋转,在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弧形轨道,在所述压臂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弧形轨道内,在所述压臂闭合状态下,所述防护板覆盖所述送丝轮,在所述压臂打开状态下,所述防护板不覆盖所述送丝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为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轨道为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定位轴固定在所述托架上的校正轮,所述校正轮能够绕所述定位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推杆固定在所述压臂上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能够绕所述推杆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丝装置还包括通过所述推杆固定在所述压臂上的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能够绕所述推杆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轴上套接有垫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焊接设备的送丝装置,包括压臂、托架、送丝轮和防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通过定位轴固定在所述托架上,所述防护板能够绕所述定位轴旋转,在所述防护板上设置有弧形轨道。在所述压臂上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的端部位于所述弧形轨道内。在所述压臂闭合状态下,所述防护板覆盖所述送丝轮,在所述压臂打开状态下,所述防护板不覆盖所述送丝轮。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挤压并且使得送丝部件的清理和更换方便、高效。
【IPC分类】B23K9-133
【公开号】CN204524509
【申请号】CN201420835358
【发明人】纪海洋, 周成年
【申请人】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