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胶条强力针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65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免胶条强力针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加工医用注射针尖的针尖磨床的专用夹具,特 别是一种针管磨削过程中不使用不干胶条对针管排进行夹持的免胶条强力针夹。
背景技术
目前,针夹己成为自动磨削注射针尖机床进行工序传递的必备夹具,针
尖磨床实现自动化,最关键的是在针管坯料的磨削过程中,对每批600 800 根坯料的针管排进行装夹和工序间的传递能够实现自动化。现有国内、外各 种自动针尖磨床的加工过程中,除采用机械手实现工序间的自动传递工艺的 机床外, 一般都是采用针夹胶条夹持传递工艺。采用这种传递工艺的自动针 尖磨床的针夹(如


图1所示),包括针夹体6、夹针板4及将其组装在一起的定 位块5、圆柱弹簧7、拉杆螺钉8等件。每600 800根一端带有橡胶衬条3 的针管坯料l,均匀排列夹持在针夹体6和夹针板4之间,并采用多个圆柱 弹簧7来实现夹紧。因为受结构空间所限,圆柱弹簧7不能太大,故夹持力 较小,为保持600-800根针管坯料1在磨削和周转中不掉,只能采用在针管 坯料1上粘一条强力不干胶条2来辅助夹持,以此实现工序之间的传递。实 际应用表明不干胶条2对针管具有污染性,欧美等国对此类污染非常重视。 因为针尖在磨削过程中,采用了含有强力、防水粘胶剂的特殊胶条,该种粘 胶剂很难清除,所以一但在针管上存有残留,将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虽然 有些公司对此采用了特殊的清洗工艺和设备,但是却增加了加工成本,不能
彻底消除污染,因此,欧美等国对于采用此种工艺生产的产品仍然谨慎选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免胶条强力针夹,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 针管存在的不千胶条的污染问题,其结构紧凑,装夹力分布均匀,显著增加 对针管坯料排的夹持力,这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磨削效率,而且彻 底消除对针管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装置包括针夹体及夹持带有橡胶衬 条的针管坯料排的夹针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夹针板采用片式弹簧板,并 将片式弹簧板的一端利用固定螺栓张紧在针夹体上。
所述针夹体上设置装卸针管坯料的开启孔。
由于本实用新型夹持带有橡胶衬条的针管坯料排的夹针板采用具有需要 形状的片式弹簧板的结构,并将片式弹簧板的一端利用固定螺栓张紧在针夹 体上,其结构紧凑,装夹力分布均匀,不用不干胶条就可以保持夹针板的上 部具有均匀的和较大的夹持力,所以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针管存在的不干胶 的污染问题,并显著增加对针管坯料排的夹持力。因不用不干胶条就不存在 针管上残留很难清除的粘胶剂,故也就不用再使用特殊的清洗工艺和设备, 因此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改善了传递工艺,提高了磨削效率,而且彻底消 除对针管的污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现有胶条式针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I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n型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
图1 5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该装置包括针夹体6及夹 持带有橡胶衬条3的针管坯料4排的夹针板、固定螺栓10等件。其中针夹体 6的规格、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夹持的针管坯料4的数量确定。本 实施例中采用每600 800根针管坯料1为一排。夹针板采用弹性优良的弹簧 钢片制成的具有需要形状的片式弹簧板11,并将片式弹簧板11的一端利用 固定螺栓10张紧在针夹体6上。该装置可以按片式弹簧板11的安装结构形 式制成I型结构,即片式弹簧板11的一端利用固定在针夹体6侧部的固定螺 栓10张紧,制成如图2、图4所示的平行固定式免胶条强力针夹。也可将片 式弹簧板ll的一端利用固定在针夹体6底部的固定螺栓10张紧,制成II型 结构,如图3所示的垂直固定式免胶条强力针夹。为了更方便地装卸带有橡 胶衬条3的针管坯料4,可以在针夹体6上设置有利于装卸针管坯料4的开 启孔9。
该装置的使用方式与现有针夹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免胶条强力针夹,包括针夹体及夹持带有橡胶衬条的针管坯料排的夹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针板采用片式弹簧板,并将片式弹簧板的一端利用固定螺栓张紧在针夹体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胶条强力针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夹体上 设置装卸针管坯料的开启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加工医用注射针尖的针尖磨床的专用夹具,特别是一种针管磨削过程中不使用不干胶条对针管排进行夹持的免胶条强力针夹。该装置包括针夹体及夹持带有橡胶衬条的针管坯料排的夹针板,其技术要点是所述夹针板采用片式弹簧板,并将片式弹簧板的一端利用固定螺栓张紧在针夹体上。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针管存在的不干胶条的污染问题,其结构紧凑,装夹力分布均匀,显著增加对针管坯料排的夹持力,这不仅降低了加工成本,提高了磨削效率,而且彻底消除对针管的污染。
文档编号B24B19/00GK201175861SQ200820012119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5日
发明者亓胜雨 申请人:亓胜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