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157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金刚石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刚石磨具。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30528中公开了 一种石材加工用金刚石磨头,由 磨头钢体和金刚石磨料层组成,金刚石磨头呈长方块状,磨头钢体上对称分
布有两个供与磨盘钢体活动连接的园孔。这种整体结构的金刚石磨头在使用 后,只能进行整体更换,其导致加工成本高,且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 低、连接强度高、操作灵活、节约资源的金刚石磨具,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 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金刚石磨具,包 括设置在基体上的磨削层,磨削层中嵌设有金刚石磨块,其结构特征是磨削 层和基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用的尼龙扣层。
所述的尼龙扣层为第一尼龙扣层,该第一尼龙扣层包括设置在磨削层下 面的第一尼龙丝层,和设置在基体顶面的第一尼龙钩层。
所述的尼龙扣层为第二尼龙扣层,该第二尼龙扣层包括设置在磨削层下 面的第二尼龙丝层,和设置在基体顶面和左、右侧面的第二尼龙钩层,其中, 第二尼龙丝层的面积比磨削层的面积大。
所述的磨削层为金刚石磨块嵌设在树脂中,并与树脂结合为一体。基体 与夹持头相接。
本实用新型首先将成型后的金刚石磨块与树脂一起成型在尼龙丝层上, 然后将尼龙丝层粘接在基体的尼龙钩层上,当整个金刚石磨具在磨切石材、 陶瓷或金属受压时,尼龙丝层同尼龙钩层之间的连接将更加牢靠,有助于磨 切。当一块金刚石磨具的磨削层被消耗后,将尼龙丝层从尼龙钩层上撕下, 换上新的带磨削层的尼龙丝层即可,操作极为简单,并可降低加工费用,节 约资源。本实用新型还可根据待加工件的要求,釆用不同硬度的基体,以扩 大其实用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本金刚石磨具,包括设置在基体3上的磨削层1,磨削 层为金刚石磨块嵌设在树脂中,并与树脂结合为一体,磨削层和基体之间设 置有连接用的尼龙扣层。尼龙扣层为第一尼龙扣层2,该第一尼龙扣层包括 设置在磨削层下面的第一尼龙丝层2.1,和设置在基体顶面的第一尼龙钩层 2.2。基体3与夹持头相接4,基体顶面为曲面。
参见图3-图4,尼龙扣层为第二尼龙扣层12,该第二尼龙扣层包括设 置在磨削层1下面的第二尼龙丝层12.1,和设置在基体l顶面和左、右侧面 的第二尼龙钩层12.2,其中,第二尼龙丝层的面积比磨削层的面积大。
其余部分同第一实施例,不再重复。
参见图5-图6,基体3顶面为平面或曲面。 其余部分同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再重复。
权利要求1. 一种金刚石磨具,包括设置在基体(3)上的磨削层(1),磨削层中嵌 设有金刚石磨块,其特征是磨削层和基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用的尼龙扣层。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尼龙扣层为第一尼 龙扣层(2 ),该第一尼龙扣层包括设置在磨削层(1 )下面的第一尼龙丝层(2.1 ), 和设置在基体顶面的第一尼龙钩层(2.2)。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尼龙扣层为第二尼 龙扣层(12),该第二尼龙扣层包括设置在磨削层(1)下面的第二尼龙丝层(12.1),和设置在基体顶面和左、右侧面的第二尼龙钩层(12.2),其中,第 二尼龙丝层的面积比磨削层的面积大。
4.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金刚石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 磨削层(1)为金刚石磨块嵌设在树脂中,并与树脂结合为一体。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3)顶面为 平面或曲面。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刚石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3)为刚体 或弹性体。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刚石磨具,其特征是所述的基体(3)与夹持 头相接U)。
专利摘要一种金刚石磨具,包括设置在基体上的磨削层,磨削层中嵌设有金刚石磨块,磨削层和基体之间设置有连接用的尼龙扣层。尼龙扣层为第一尼龙扣层,该第一尼龙扣层包括设置在磨削层下面的第一尼龙丝层,和设置在基体顶面的第一尼龙钩层。尼龙扣层为第二尼龙扣层,该第二尼龙扣层包括设置在磨削层下面的第二尼龙丝层,和设置在基体顶面和左、右侧面的第二尼龙钩层,其中,第二尼龙丝层的面积比磨削层的面积大。磨削层为金刚石磨块嵌设在树脂中,并与树脂结合为一体。基体与夹持头相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制作成本低、连接强度高、操作灵活、节约资源的特点。
文档编号B24D7/08GK201154459SQ20082004321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9日
发明者刘传根, 尹育航, 范玉章, 陶洪亮 申请人:广东奔朗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