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

文档序号:334659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属于有色金属加工领域。
背景技术
铍青铜具有高的弹性、强度,以及优良的导热性、导电性、耐蚀性、耐磨性、耐疲劳性,由铍铜制造的弹性元件的弹性滞后、弹性后效及弹性不完整性较小,是综合性能最好的重要弹性铜合金材料。特别是耐疲劳、冲击时不产生火花等特性为其他导电弹性材料所不能比拟,堪称导电弹性材料之“王牌”。因而被广泛地用来制造电子、电气、通讯、仪器、仪表、电讯、轻工、机械、化工、煤炭行业中的弹性元件,广泛地应用于制造各种弹性簧片、电触点、点焊极点、防爆工具等,且由于其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而被作为高级弹性材料用于航空、航天、兵器、船舶、雷达系统等重要军工部门中的特殊部件,主要为电接触元器件、接插元器 件及继电器器件等。在计算机、高档家用电器、防爆工具、化工、煤炭等行业中也有其巨大的潜在市场。但目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该合金材料发生严重应力松弛的现象,有的材料在条件苛刻时应力松弛率可达80%以上,严重影响了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为了提高铍青铜材的性能,特别是铍青铜带材的应力松弛稳定性能和抗疲劳性能,需要研究一种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来适应现在市场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应力松弛、导电、导热良好、耐磨、耐蚀、耐疲劳的高弹性铍铜合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它含有如下重量百分数的化学成分Be O. 2
O.7%,Co O. 5 2. 0% , Ni O. 2 2. 0%,其余为Cu,所述铍铜合金中的成分需要满足(a)
O.7% ( Ni+Co ( 4% ; (b) 2 ^ (Ni+Co) Be ^ I0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铍铜合金中还包含选自Mg、Ag、Ti和Zr中的至少一种微合金化附带元素,其含量为Mg O. 1% O. 5%,Ag O. 1% 1%,Ti O. 1% 1%,Zr O. 1% 1%,总量应满足 O. 1% ( Mg+Ag+Ti+Zr ( 1%。所添加元素的作用
镍和钴镍和钴与铍结合,形成对时效硬化有效的铍化合物,抑止晶粒长大和提高抗应力松弛能力。镍的含量应控制在0.2% 2%。当镍的含量过低时,上述益处不明显。当镍的含量超过2%时,电导率和加工性能下降。钴的含量应控制在O. 5% 2. 0%,当钴的含量低于O. 5%时,不能充分析出钴的铍化物第二相粒子,所述益处也不明显。当钴的含量超过2%时,会导致析出钴的铍化物第二相粒子过多,影响合金的加工性能。镁、银、钛和锆少量添加,总量低于1%的镁、银、钛和锆以及这些合金的组合能够改善屈服强度/导电性的组合。添加银也能够改善应力松弛性能。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方法和加工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浇铸,b.铣面,c.热轧,d.固溶处理,e. —次冷轧,f. 一次时效,g. 二次冷轧,h. 二次时效。步骤a中,所述投料的具体顺序为先加入铜(Cu),熔化后,再加入镍(Ni)和铍(Be ),铍(Be )要用铜包裹入炉,出炉前加入钴粉。
步骤a中,合金中还加入铜银中间合金、铜钛中间合金、铜锆中间合金和/或镁,其中,铜银中间合金、铜钛中间合金和/或铜锆中间合金在铜熔化后加入,镁在出炉前加入。步骤a中,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150 1300°C,所述浇铸的温度控制在1100 1200。。。步骤c中,所述热轧的温度为800 1000°C,时间为I 10h。步骤d中,所述的固溶处理的温度为850 1000°C,时间为I 5h。步骤f中,所述一次时效的温度为400 500°C,时间为I 16h,冷却方式为空冷或随炉冷却。步骤h中,所述二次时效的温度为200 350°C,时间为I 16h,冷却方式为空冷或随炉冷却。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与其他弹性铜合金相比,本发明的高弹性铍铜合金无论在强度、导电性还是弹性、耐腐蚀、可加工性能方面都是非常优良的,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抗应力松弛性能。并且,该合金材料的制备过程比较简单,工艺流程短,解决了熔炼铸造过程中的极易吸气从而导致铸锭内部存在大量的气孔的问题和铸锭在压力加工过程中易开裂不利于后续加工处理的问题等。本发明的高弹性铍铜合金的抗拉强度σ b可达到600 800MPa,塑性延伸率δ为4 10%,电导率为35 50%IACS。该铜合金具有高弹性、高强度、高疲劳性、耐热性好,同时兼备了良好的导电性的优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中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及加工工艺为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浇铸,b.铣面,c.热轧,d.固溶处理,e. 一次冷轧,f. 一次时效,g. 二次冷轧,h. 二次时效。其中,具体的投料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Be,出炉前加入CuAg中间合金、CuZr中间合金和CuTi中间合金以及钴、镁。熔炼的温度为1150 1300°C,浇铸的温度控制在1100 1200°C ;热轧温度为800 1000°C,时间为I IOh ;固溶处理的温度为850 1000°C,时间为I 5h ;第一次时效的温度为400 500°C,时间为I 16h,冷却方式为空冷或随炉冷却;第二次时效的温度为200 350°C,时间为I 16h,冷却方式为空冷或随炉冷却。实施例I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铍。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I。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Be,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熔炼的温度为125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lh,热轧总加工率为70%。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l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6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500°C,保温时间3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6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300°C,保温时间为
I.5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I。实施例2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铍。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2。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Be,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熔炼的温度为120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5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30°C,保温时间为I. 5h,热轧总加工率为70%。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l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65%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550°C,保温时间2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55%。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350°C,保温时间为l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2。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铍。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3。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Be,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熔炼的温度为125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20°C,保温时间为lh,热轧总加工率为70%。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880°C,保温时间为l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500°C,保温时间2. 5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5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280°C,保温时间为
I.5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3。实施例4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钴、铍。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4。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再加入Ni、Be,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lOmin,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熔炼的温度为120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5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I. 5h,热轧总加工率为70%。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10°C,保温时间为l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5%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80°C,保温时间2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45%。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320°C,保温时间为l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4。实施例5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镁、纯镍、铍、钴、铜-锆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5。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IOminJP CuZr中间合金、纯镍、铍,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和纯镁,熔炼的温度为130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5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lh。热轧总加工率为75%。
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l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500°C,保温时间2. 5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5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310°C,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5。实施例6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镁、纯镍、铍、钴、铜-钛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6。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IOminJP CuTi中间合金、纯镍、铍,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和纯镁,熔炼的温度为126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800°C,保温时间为5h。热轧总加工率为80%。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1000°C,保温时间为
O.5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500°C,保温时间2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6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220°C,保温时间为
2.5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6。
实施例7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镁、纯镍、铍、钴、铜-银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7。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IOminJP CuAg中间合金、纯镍、铍,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和纯镁,熔炼的温度为128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50°C°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1000°C,保温时间为O. 5h。热轧总加工率为 70%ο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5h, 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50°C,保温时间3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5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260°C,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7。实施例8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铍、钴、铜-钛中间合金、铜-银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8。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IOmin,加CuTi中间合金、CuAg中间合金、纯镍、铍,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熔炼的温度为125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6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C,保温时间为2h。热轧总加工率为75%。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20°C,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5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50°C,保温时间2. 5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5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300°C,保温时间为
2.5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8。实施例9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镁、铍、钴、铜-钛中间合金、铜-锆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9。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IOminJP CuTi中间合金、CuZr中间合金、纯镍 、铍,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和镁,熔炼的温度为130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80°C°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0°C,保温时间为3h。热轧总加工率为75%。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50°C,保温时间为3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50°C,保温时间2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7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330°C,保温时间为
1.5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9。实施例10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铍、钴、铜-锆中间合金、铜-银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10。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IOmin,加CuZr中间合金、CuAg中间合金、纯镍、铍,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熔炼的温度为128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C°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2h。热轧总加工率为75%。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50°C,保温时间为3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7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20°C,保温时间3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7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260°C,保温时间为
2.5h,冷却方式为空冷。
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10。实施例11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铍、钴、铜-钛中间合金、铜-银中间合金、铜-错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11。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IOmin,加CuTi中间合金、CuAg中间合金、CuZr中间合金,纯镍、铍,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熔炼的温度为125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180°C。
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60°C,保温时间为3h。热轧总加工率为75%。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30°C,保温时间为l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5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20°C,保温时间2. 5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5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220°C,保温时间为
I.5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11。实施例12
本发明的合金采用以下原料熔炼电解铜、纯镍、纯镁、铍、钴、铜-钛中间合金、铜-银中间合金、铜-锆中间合金。合金的成分见表I的实施例12。I.熔炼采用非真空感应电炉进行熔炼。合金的加入顺序为先加入Cu,熔化后,加覆盖剂(木炭)保温5 IOmin,加CuTi中间合金、CuAg中间合金、CuZr中间合金,纯镍、铍,经充分除气、除杂后,再覆盖IOmm左右厚的灼烧木炭。最后加入钴粉和镁,熔炼的温度为1280°C,保温IOmin后静置5 IOmin后出炉浇铸,浇铸温度为1200°C。2.铣面对合金进行铣面(上下表面各铣1mm)。3.热轧对合金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30°C,保温时间为3h。热轧总加工率为70%。4.固溶处理铸锭在加热炉中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900°C,保温时间为3h,冷却方式为水冷。5. 一次冷轧将经过固溶处理的合金板材进行60%的变形处理。6. 一次时效将冷轧后的板材装入热处理炉中,进行时效处理,温度为420°C,保温时间2h,冷却方式为随炉冷却。7. 二次冷轧将一次时效后的板材进行二次冷轧,冷轧加工率控制在40%。8. 二次时效二次冷轧后的板材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300°C,保温时间为2h,冷却方式为空冷。经过以上熔炼、铣面、热轧、固溶、一次冷轧、一次时效、二次冷轧、二次时效处理等加工处理后,其性能见表2中的实施例12。表I、实施例1-12的合金成分配方(wt%)
注“一”标记为未添加合金量。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它的组成为BeO.2 O. 7% , Co O. 5 2. 0% , Ni O. 2 2. 0%,其余为Cu,所述铜合金中的成分满足(a)O.7 彡 Ni+Co ( 4% ; (b) 2 ^ (Ni+Co) :Be 彡 7。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铍铜合金中还包含选自Mg、Ag、Ti和Zr中的至少一种微合金化附带元素,其含量为Mg O. 1% O. 5%,Ag O. 1% 1%,Ti O. 1% 1%,Zr O. 1% 1%,总量满足 O. 1% ( Mg+Ag+Ti+Zr ( 1%。
3.权利要求I或2中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流程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浇铸,b.铣面,c.热轧,d.固溶处理,e. 一次冷轧,f. 一次时效,g. 二次冷轧,h. 二次时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投料的具体顺序为先加入铜,熔化后,再加入镍和铍,出炉前加入钴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合金中还加入铜银中间合金、铜钛中间合金、铜锆中间合金和/或镁,其中,铜银中间合金、铜钛中间合金和/或铜锆中间合金在铜熔化后加入,镁在出炉前加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熔炼的温度为1150 1300°C,所述浇铸的温度控制在1100 1200°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热轧的温度为800 1000°C,时间为I 10h。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的固溶处理的温度为850 1000°C,时间为I 5h。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所述一次时效的温度为400 500°C,时间为I 16h,冷却方式为空冷或随炉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中,所述二次时效的温度为200 350°C,时间为I 16h,冷却方式为空冷或随炉冷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高弹性抗应力松弛铍铜合金及其制备和加工方法,该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其基础成分为Be0.2~0.7%,Co0.5~2.0%,Ni0.2~2.0%,其余为Cu,所述铜合金中的成分需要满足(a)0.7%≤Ni+Co≤4%;(b)2≤(Ni+Co):Be≤7。它的制备和加工方法包括a.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配料、投料、熔炼及浇铸,b.铣面,c.热轧,d.固溶处理,e.一次冷轧,f.一次时效,g.二次冷轧,h.二次时效。本发明铜合金的抗拉强度σb为600~800MPa,塑性延伸率δ为4~10%,电导率为为35~50%IACS,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弹性簧片、电触点、点焊极点、防爆工具、电接触元器件、接插元器件等场合。
文档编号C22C9/00GK102899518SQ201110211250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7日
发明者肖翔鹏, 程磊, 黄国杰, 米绪军 申请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