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铬铸铁研磨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9775发布日期:2019-06-25 23:51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火电、选矿等行业用耐磨材料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铬铸铁研磨体。



背景技术:

高铬铸铁磨球广泛地应用于水泥建材、冶金矿山、火力发电等行业。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工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传统结构的耐磨材料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使用量大、应用范围广的耐磨材料,人们期望利用最少的资源、最低的成本,生产制造出具有非常优秀综合性能的先进的耐磨材料以满足社会进步对于材料的特别需求,因此,加快磨球产品技术更新、换代步伐,开发性价比更高的替代产品,已经成为耐磨材料企业的重要责任和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硬度高、韧性好、耐腐蚀性强、致密度高的高铬铸铁研磨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铬铸铁研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体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2.5~2.8%、si≤0.5%、mn:0.15~0.25%、mo:0~2.5%、cr:15~20%、al:0.01~0.8%、ni:0.05~0.10%、re:0.1~0.2%、p≤0.05%、s≤0.05%,余量为fe;

经配料、冶炼、浇注、打磨、加热保温、油淬、回火、冷却步骤获得产品硬度hrc≥65、破碎率≤0.3%的制品。

所述的耐磨材料中80%的晶粒度小于80nm。

所述耐磨材料浇口中心与球心hrc差≤1.5。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纳米研磨材料配方中加入防腐细化晶粒re、ni、mo、mn元素,采用研磨材料铸造磨球配方与热处理工艺科学的有效结合得到的纳米研磨体硬度hrc≥65、破碎率≤0.3%、浇口中心与球心hrc差≤1.5、耐磨性能达30%,解决了耐磨材料铸造磨球行业研发中存在的铸造磨球硬度低,韧性差,耐腐蚀性弱,致密度低等技术难题,提高了水泥建材、冶金矿山、火力发电等行业企业的单位成本和综合效益,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钢铁资源,为铸造磨球行业的技术革命做出了贡献,促进了我国耐磨材料产业的巨大变革。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高铬铸铁研磨体具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按重量百分比的研磨材料成分为:2.6%c、0.2%si、0.2%mn、1%mo、16%cr、0.1%al、0.06%ni、0.1%re、0.01%p、0.02%s,余量为fe。经配料→在1500℃浇铸到所需φ130磨球的砂型铸造腔内冷却成型,冷凝后磨球在190℃时出砂打磨→升温至350℃、保温70分钟→500℃、保温70分钟→650℃、保温80分钟→800℃、保温80分钟→950℃、保温90分钟→1050℃、保温90分钟→95℃油淬7.5分钟→320℃回火5小时→随炉缓冷至100℃出炉,后自然冷却得到最终磨球产品,产品硬度hrc=70、破碎率=0.3%。

实施例2:

按重量百分比的研磨材料成分为:2.7%c、0.1%si、0.25%mn、1.5%mo、18%cr、0.4%al、0.08%ni、0.15%re、0.04%p、0.04%s,余量为fe。经配料→在1500℃浇铸到所需φ110磨球的砂型铸造腔内冷却成型,冷凝后磨球在190℃时出砂打磨→升温至350℃、保温70分钟→500℃、保温70分钟→650℃、保温80分钟→800℃、保温80分钟→950℃、保温90分钟→1050℃、保温90分钟→95℃油淬6.5分钟→320℃回火5小时→随炉缓冷至100℃出炉,后自然冷却得到最终磨球产品,产品硬度hrc=72、破碎率=0.25%。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铬铸铁研磨体,所述研磨体按重量百分比的化学成分为:C:2.5~2.8%、Si≤0.5%、Mn:0.15~0.25%、Mo:0~2.5%、Cr:15~20%、Al:0.01~0.8%、Ni:0.05~0.10%、Re:0.1~0.2%、P≤0.05%、S≤0.05%,余量为Fe,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采用铸造磨球材质配方与热处理工艺科学的有效结合得到的纳米研磨材料硬度HRC≥65、破碎率≤0.3%,浇口中心与球心HRC差≤1.5,解决了耐磨材料铸造磨球行业研发中存在的铸造磨球硬度低,韧性差,耐腐蚀性弱,致密度低等技术难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金
技术研发日:2017.12.16
技术公布日:2019.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