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金尾矿的原位环保堆浸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62885发布日期:2019-07-03 03:12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金尾矿的原位环保堆浸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色进入湿法冶金领域,涉及一种含金尾矿的原位环保堆浸工艺,特别是一种不改变尾矿结构原地堆浸浸出金的工艺,可以有效利用尾矿资源。



背景技术:

黄金是一种极具经济价值和工业价值的金属物质,其重要性在国民经济中无可替代。21世纪以来国际黄金价格持续走高,从2001年的260美元/盎司逐步上升至目前的1270美元/盎司,同时我国在近年来一直保持全球第一产金大国的地位。随着黄金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开采历史的延长,尾矿堆积量逐年增加,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库区周围环境污染,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尾矿库的修筑和维护管理。因此,对黄金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各黄金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由于生产技术及经济的原因,老黄金选矿厂所排放的尾矿往往含金量较高。而如何将这些尾矿中的黄金提取利用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金尾矿的原位堆浸工艺,该工艺不同于传统的堆浸工艺,其特点是就地取材,在原有尾矿结构的基础上直接埋设注液孔和集液孔,同时铺设滴淋管道强化浸出尾矿中的金,具有操作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渗透性好,金回收率高、综合利用矿山资源、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金尾矿堆的原位环保堆浸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尾矿库内埋设注液管和集液管;

(2)尾矿表面铺设滴淋管;

(3)使用石灰或者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尾矿ph;

(4)利用环保浸金药剂浸金。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尾矿矿堆内埋设注液孔和集液孔,注液孔和集液孔以正方形的方式间隔布置在尾矿库内,注液孔和集液孔直径0.1~0.2m,间距为2~5m,注液孔和集液孔内衬圆柱形筛网,筛网孔径为500目,集液孔底部低于注液孔底部0.5~1m,集液孔底部高于矿堆底部0.5m~1m。

其中,步骤(2)中所述尾矿表面铺设滴淋管,是指在矿堆表面呈网状均匀铺设滴淋管,滴淋口间距为0.3~0.5m。

其中,步骤(3)中所述的使用石灰饱和溶液或者15%-3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尾矿ph,石灰或者氢氧化钠配成溶液后注入注液孔和滴淋管,滴淋强度为5~15l/m2·h,滴淋时间为1~24h/d,集液孔收集溶液后循环至注液孔和滴淋管,直到集液孔内溶液ph保持在10-12之间为止。

此步骤调整ph为10-12的作用是为下一步药剂浸金做准备。

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利用环保浸金药剂浸金是将环保浸金药剂配成溶液后注入注液孔和滴淋管,集液孔收集溶液经碳吸附后泵至注液孔和滴淋管循环使用。

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利用环保浸金药剂浸金,环保药剂浓度在0.5-1‰,用量为含金尾矿质量的0.5-1‰之间,滴淋强度为5~15l/m2·h,滴淋时间为1~24h/d,滴淋周期15~90d。

其中,步骤(4)中所述环保浸金药剂为三聚氰酸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含金尾矿的回收金的工艺,有效解决了细粒级尾矿堆浸渗透性差、浸出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金矿资源的利用率,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投资省、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环保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含金尾矿的原位堆浸工艺中注液孔、集液孔和滴淋管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含金尾矿的原位堆浸工艺中注液孔、集液孔和滴淋管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金尾矿的原位堆浸工艺,如图1和图2所示在尾矿库内以正方形的方式间隔埋设注液管和集液管,注液孔和集液孔直径0.1~0.2m,间距为2~5m,注液孔和集液孔内衬圆柱形筛网,集液孔底部低于注液孔底部0.5~1m;在尾矿表面铺设滴淋管,滴淋口间距为0.3~0.5m;使用石灰或者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尾矿ph,石灰和氢氧化钠配成溶液后注入注液孔和滴淋管,集液孔收集溶液后循环至注液孔和滴淋管,直到集液孔内溶液ph保持在10-12之间为止;将环保浸金药剂配制为0.5-1‰的溶液后注入注液孔和滴淋管,用量为含金尾矿质量的0.5-1‰之间,滴淋强度为5~15l/m2·h,滴淋时间为1~24h/d,滴淋周期15~90d,集液孔收集溶液经碳吸附后泵至注液孔和滴淋管循环使用。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将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河北含金铁尾矿,粒度为-200目50%,金品位0.80g/t,主要为自然金及裂隙金。

(1)埋设注液孔和集液孔

尾矿平面大小为40m×50m,注液孔和集液孔呈正方形间隔铺设,注液孔和集液孔直径0.2m,间隔距离为2m。

(2)铺设滴淋管

待注液孔和集液孔埋设完成后在尾矿表面呈网状均匀铺设滴淋管道,滴淋口间距为0.3m。

(3)使用石灰调整尾矿ph

将石灰配成饱和溶液后注入注液孔和滴淋管,集液管溶液循环至注液孔和滴淋管使用,添加石灰至集液管中溶液ph维持在11后停止。

(4)环保浸金药剂浸金

将环保药剂配成0.5‰的浓度注入注液孔和滴淋管,集液孔收集贵液经碳吸附后泵至注液孔和滴淋管循环使用。药剂用量为0.5kg/t,滴淋强度为5l/m2·h,滴淋时间为12h/d,滴淋周期90d。

结论:原位浸出后尾渣中金品位0.082g/t,利用本发明一种含金尾矿的原位环保堆浸工艺处理这种含金尾矿,金浸出率可以达到89.75%。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含金尾矿的原位堆浸工艺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以原矿或废石堆浸为主,而对于尾矿直接堆浸效果不佳,主要问题在于渗透性差导致浸出率差的问题,提高了金矿资源的利用率,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投资省、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环保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金尾矿的原位环保堆浸工艺,它由以下步骤实现:1)尾矿库内埋设注液孔和集液孔;2)尾矿表面铺设滴淋管;3)使用石灰或者氢氧化钠溶液调整尾矿pH;4)利用环保浸金药剂浸金。本发明是一种利用含金尾矿的回收金的工艺,有效解决了细粒级尾矿堆浸渗透性差、浸出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金矿资源的利用率,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投资省、生产成本低、可大规模生产、环保和经济效益好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尚鹤;温建康;武彪;陈勃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22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