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模具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96862发布日期:2019-07-06 11:05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模具钢,属于模具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模具钢是用来制造冷冲模、热锻模、压铸模等模具的钢种。模具是机械制造、无线电仪表、电机、电器等工业部门中制造零件的主要加工工具,模具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压力加工工艺的质量、产品的精度、产量及生产成本,而模具的质量与使用寿命除了靠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加工精度外,主要受模具材料和热处理的影响。在制造模具时,为避免热处理过程中模具发生变形和产生裂纹,制模前需要对模具钢进行预硬化处理,而现有的预硬化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模具钢预硬处理后其强度仍达不到高强度模具使用要求。

并且传统模具钢中存在大量的共晶碳化物,易产生网状或带状偏析,同时马氏体脆性大的原因使其韧性差,疲劳抗力低,从而严重影响模具的强韧性,服役中易产生崩刃和脆断失效(占45份以上),对模具的工作寿命极为不利。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材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的一种高强度模具钢。

本发明的一种高强度模具钢包括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质量配比为:碳0.30%-0.42%、铬2.5%-3.5%、锰0.25%-0.45%、镍1.3%-1.5%、硅0.3%-0.45%、钒0.4%-0.6%、钼2.5%-3.0%、钨0.1%-0.25%、锡0.01%-0.02%、余量为铁和少量杂质。

优选的,还包含0.01%-0.03%的铯。

优选的,还包括0.02%-0.05%的镧。

优选的,还包括0.05%-0.04%的稀土。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高强度模具钢包括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质量配比为:碳0.30%、铬2.5%、锰0.30%、镍1.4%、硅0.35%、钒0.45%、钼2.8%、钨0.2%锡0.01%,余量为铁和少量杂质。

优选的,还包含0.03%的铯。

优选的,还包括0.02%的镧。

优选的,还包括0.04%的稀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种高强度模具钢经过精确的配比制成,配比科学合理,抗高温能力强,性能稳定,使其模具钢制成的模具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且延长了模具钢的实用寿命,不容易变形,并且成本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和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高强度模具钢包括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质量配比为:碳0.30%-0.42%、铬2.5%-3.5%、锰0.25%-0.45%、镍1.3%-1.5%、硅0.3%-0.45%、钒0.4%-0.6%、钼2.5%-3.0%、钨0.1%-0.25%、锡0.01%-0.02%,余量为铁和少量杂质。

优选的,还包含0.01%-0.03%的铯。

优选的,还包括0.02%-0.05%的镧。

优选的,还包括0.05%-0.04%的稀土。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高强度模具钢包括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质量配比为:碳0.30%、铬2.5%、锰0.30%、镍1.4%、硅0.35%、钒0.45%、钼2.8%、钨0.2%锡0.01%,余量为铁和少量杂质。

优选的,还包含0.03%的铯。

优选的,还包括0.02%的镧。

优选的,还包括0.04%的稀土。

实施例1:一种高强度模具钢包括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质量配比为:碳0.30%、铬2.5%、锰0.25%、镍1.3%、硅0.3%、钒0.4%、钼2.5%、钨0.1%、锡0.01%,余量为铁和少量杂质。

实施例2:一种高强度模具钢包括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质量配比为:碳0.42%、铬3.5%、锰0.45%、镍1.5%、硅0.45%、钒0.6%、钼3.0%、钨0.25%、锡0.02%,余量为铁和少量杂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模具钢,它属于模具钢技术领域。所述的高强度模具钢包括的化学成分及各成分所占的质量配比为:碳0.30%‑0.42%、铬2.5%‑3.5%、锰0.25%‑0.45%、镍1.3%‑1.5%、硅0.3%‑0.45%、钒0.4%‑0.6%、钼2.5%‑3.0%、钨0.1%‑0.25%、锡0.01%‑0.02%,余量为铁和少量杂质。此种高强度模具钢经过精确的配比制成,配比科学合理,抗高温能力强,性能稳定,使其模具钢制成的模具具有良好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且延长了模具钢的实用寿命,不容易变形,并且成本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朱小坤;吴建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工爱和特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7
技术公布日:2019.07.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