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92673发布日期:2020-07-07 14:2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属于金属表面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小型金属工件淬火处理中,小型金属工件要先上料到加热炉中加热,加热后直接掉入淬火槽中的油液里冷却,然后利用分格的网带将小型金属工件捞起沥油,而网带沥油并不充分,通常需要利用离心脱油机进一步脱油。现有技术中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在网带将小型金属工件捞起后,需要人工将小型金属工件倒入离心脱油机中,在离心脱油后再取出小型金属工件装箱,然后再将离心脱油机中分离出来的油倒回淬火槽,整个过程不够连续,处理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续脱油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包括上料带、连接在所述上料带后的加热炉、设置在所述加热炉下方且装有油液的淬火槽以及上料端淹没在淬火槽内且对准加热炉落料口的提升网带,所述提升网带的下料端高出所述淬火槽且落料向一连续脱油机,所述连续脱油机连接有出料槽和出油管,所述出油管回流向所述淬火槽。

优选地,所述淬火槽的上方跨设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搅拌桨,所述搅拌桨淹没在淬火槽的油液中且位于加热炉落料口的附近。

优选地,所述出油管流向所述淬火槽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搅拌桨附近。

优选地,所述连续脱油机包括进料漏斗、设置在所述进料漏斗下方的转桶、设置在所述转桶外围的油桶以及设置在所述油桶外围的料桶,所述转桶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油桶在底部与所述出油管连通,所述料桶的底部与所述出料槽连通,所述转桶上分布有多个贯穿所述转桶内外壁的滤孔,且所述转桶从底部往上内径逐渐变大。

优选地,所述料桶的底部为一块斜板,所述斜板与所述出料槽连接。

优选地,所述油桶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凹槽作为所述油桶的最低点,所述出油管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转桶的底部中央设置有圆滑且向上的隆起,所述进料漏斗下探至靠近所述隆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采用连续脱油机为小型金属工件脱油,脱油后小型金属工件从出料槽导出,出料槽后可以接通往打包的传送带或收集箱,出油管将离心出来的油回流到淬火槽中,使生产线能够实现小型金属工件的连续表面处理,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续脱油机的局部半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包括上料带1、连接在所述上料带1后的加热炉2、设置在所述加热炉2下方的且装有油液的淬火槽3以及上料端淹没在淬火槽3内且对准加热炉2落料口的提升网带4,所述提升网带4的下料端高出所述淬火槽3且落料向一连续脱油机5,所述连续脱油机5连接有出料槽51和出油管52,所述出油管52回流向所述淬火槽3。

本实用新型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采用连续脱油机为小型金属工件脱油,脱油后小型金属工件从出料槽导出,出料槽后可以接通往打包的传送带或收集箱,出油管将离心出来的油回流到淬火槽中,使生产线能够实现小型金属工件的连续表面处理,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在加热炉2落料口的附近,由于持续有被加热过的小型金属零件落下,淬火槽3在此处局部的温度比淬火槽3其他地方的温度要高,本实用新型就此问题作出如下改进,所述淬火槽3的上方跨设有支架61,所述支架61上设置有搅拌电机6,所述搅拌电机6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搅拌桨62,所述搅拌桨62淹没在淬火槽3的油液中且位于加热炉2落料口的附近。在搅拌桨62的搅拌下,能够迅速平衡淬火槽3各处的温度,保证加热炉2落料口的附近的温度足够低以确保淬火效果。

与小型金属零件接触过的油液可能会被消耗了药水或沾有少量杂质,所述出油管52流向所述淬火槽3的出口在所述搅拌桨62附近,使回收到的油液也能迅速与淬火槽3中本身的油液混合均匀。此外,在需要向淬火槽3添加药水时,搅拌桨62也能够较快地使药水扩散均匀。

公开号为“cn205164974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连续投料分离的离心脱油机,能够实现连续脱油,能够应用到本实用新型中作为连续脱油机5。同时,本实用新型也提供了性能更好的连续脱油机如下。

参照图2,所述连续脱油机5包括进料漏斗53、设置在所述进料漏斗53下方的转桶54、设置在所述转桶54外围的油桶55以及设置在所述油桶55外围的料桶56,所述转桶54连接有驱动电机57,所述油桶55在底部与所述出油管52连通,所述料桶56的底部与所述出料槽51连通,所述转桶54上分布有多个贯穿所述转桶54内外壁的滤孔,且所述转桶54从底部往上内径逐渐变大。当小型金属零件经进料漏斗53落入转桶54后,在转桶54的高速离心下,油液被甩到油桶55中,然后流到出油管;小型金属零件在下窄上阔的转桶54内被离心,逐渐往上移动,然后脱出转桶54落入料桶56中,最后从出料槽出料。

所述料桶56的底部为一块斜板561,所述斜板561与所述出料槽51连接,斜板561使所有小型金属零件都滑到出料槽。

所述油桶55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凹槽551作为所述油桶55的最低点,使油液集中,便于排出,所述出油管52与所述环形凹槽551连通。

所述转桶54的底部中央设置有圆滑且向上的隆起541,所述进料漏斗53下探至靠近所述隆起541。若转桶54的底部没有设置隆起541,进料漏斗53没有下探至靠近所述隆起541,当连续脱油机进料过快时,在先进料的小型金属零件受到离心力贴在转桶54的壁上,还没来得及向上移动就被在后进料的小型金属零件砸下、压下,导致部分小型金属零件总是贴在转桶内壁,在后进料的小型金属零件反而脱油不充分,率先离开转桶54。进料漏斗53下探至靠近所述隆起541能够防止小型金属零件在进料漏斗中进料过快,在先进料的小型金属零件还没向上移动前,进料漏斗53进料受到隆起541的阻碍,进料速度变慢,在后进料的小型金属零件只能在进料漏斗53中等待落下或慢慢落下,保证绝大部分零件都能充分脱油。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包括上料带(1)、连接在所述上料带(1)后的加热炉(2)、设置在所述加热炉(2)下方且装有油液的淬火槽(3)以及上料端淹没在淬火槽(3)内且对准加热炉(2)落料口的提升网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网带(4)的下料端高出所述淬火槽(3)且落料向一连续脱油机(5),所述连续脱油机(5)连接有出料槽(51)和出油管(52),所述出油管(52)回流向所述淬火槽(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淬火槽(3)的上方跨设有支架(61),所述支架(61)上设置有搅拌电机(6),所述搅拌电机(6)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搅拌桨(62),所述搅拌桨(62)淹没在淬火槽(3)的油液中且位于加热炉(2)落料口的附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52)流向所述淬火槽(3)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搅拌桨(62)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脱油机(5)包括进料漏斗(53)、设置在所述进料漏斗(53)下方的转桶(54)、设置在所述转桶(54)外围的油桶(55)以及设置在所述油桶(55)外围的料桶(56),所述转桶(54)连接有驱动电机(57),所述油桶(55)在底部与所述出油管(52)连通,所述料桶(56)的底部与所述出料槽(51)连通,所述转桶(54)上分布有多个贯穿所述转桶(54)内外壁的滤孔,且所述转桶(54)从底部往上内径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桶(56)的底部为一块斜板(561),所述斜板(561)与所述出料槽(5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桶(55)的底部设置有环形凹槽(551)作为所述油桶(55)的最低点,所述出油管(52)与所述环形凹槽(55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桶(54)的底部中央设置有圆滑且向上的隆起(541),所述进料漏斗(53)下探至靠近所述隆起(54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包括上料带、连接在上料带后的加热炉、设置在加热炉下方的且装有油液的淬火槽以及上料端淹没在淬火槽内且对准加热炉落料口的提升网带,提升网带的下料端高出淬火槽且落料向一连续脱油机,连续脱油机连接有出料槽和出油管,出油管回流向淬火槽,该小型金属工件淬火线采用连续脱油机为小型金属工件脱油,脱油后小型金属工件从出料槽导出,出料槽后可以接通往打包的传送带或收集箱,出油管将离心出来的油回流到淬火槽中,使生产线能够实现小型金属工件的连续表面处理,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军;袁再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三水区丰禾金属热处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6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