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94353发布日期:2020-07-14 17:2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退火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是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钢管不仅用于输送流体和粉状固体、交换热能、制造机械零件和容器,它还是一种经济钢材,钢管的用途非常广泛,且钢管在加工过程中需要用到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进行退火工作。

钢管半光亮退火是将钢管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使它慢慢冷却,称为退火。钢管的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发生相变或部分相变的温度,经过保温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目前,现有的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存在着退火炉保温效果差,退火效果差,不方便对加热器进行维护保养,退火时不方便固定钢管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依然存在着退火炉保温效果差,退火效果差,不方便对加热器进行维护保养,退火时不方便固定钢管的问题。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包括固定架,传送辊,底座,退火炉,保温内胆,凹槽,进气口,出气口,加热装置,钢管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安装有传送辊,且固定架的下端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该固定架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退火炉;所述退火炉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且退火炉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该退火炉的内部面上设置有保温内胆;所述保温内胆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固定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钢管固定机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器,安装柱,滑动轮,平衡块,且加热器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柱,该安装柱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滑动轮,且安装柱的上端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平衡块;所述钢管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轴,安装圈,第一活动板,第一调节块,第二活动板,第二调节块,且固定轴的外侧面上通过焊接设置有安装圈,该第一活动板的一端设置子在固定轴的一侧面上,且第一调节块穿过安装圈安装在第一活动板的一端面上,该第二活动板安装在第一活动板的外侧面上,且第二调节块穿过安装圈安装在第二活动板的一端面上。

所述退火炉采用长方体形状的铝合金材质,且退火炉的内部安装有镜面不锈钢材质的保温内胆,该保温内胆的内部上侧面上设置有三处凹槽,且退火炉的两端设置有密封门,该退火炉一端的进气口旁设置有氢气源,且退火炉一端的出气口旁安装有抽气泵。

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型号为srd33-jr的加热器,且加热装置的上端安装有三处安装柱,该安装柱通过嵌入在凹槽推动滑动轮进行安装在内部。

所述钢管固定机构采用圆柱形状的不锈钢材质,且第一活动板设置有四处,该第一调节块通过推拉工作调节第一活动板的位置,且第二活动板设置有四处,该第二活动板通过推拉工作调节第二活动板的位置,且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相互交错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退火炉的设置,有利于进行保温工作,能够节约能源,且有利于提高快速退火工作,保温效果好有利于提高退火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设置,有利于方便进行拆卸和安装加热器,有利于方便进行拆卸维护,且安装简单,拆卸简单,有利于提高使用体验。

3.本实用新型钢管固定机构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在钢管退火时进行固定,且固定效果好,能够对不同直径的钢管进行固定,方便退火炉进行退火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退火炉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钢管固定机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架,2-传送辊,3-底座,4-退火炉,5-保温内胆,6-凹槽,7-进气口,8-出气口,9-加热装置,91-加热器,92-安装柱,93-滑动轮,94-平衡块,10-钢管固定机构,101-固定轴,102-安装圈,103-第一活动板,104-第一调节块,105-第二活动板,106-第二调节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包括固定架1,传送辊2,底座3,退火炉4,保温内胆5,凹槽6,进气口7,出气口8,加热装置9,钢管固定机构10;所述加热装置9包括加热器91,安装柱92,滑动轮93,平衡块94;所述钢管固定机构10包括固定轴101,安装圈102,第一活动板103,第一调节块104,第二活动板105,第二调节块106,在使用时,调节第一调节块104和第二调节块106,使第一调节块104和第二调节块106带动第一活动板103和第二活动板105向外移动,将钢管的一端穿过第一活动板103和第二活动板105的中部,然后进行微调节第一调节块104和第二调节块106,将退火炉4一端的密封门打开,推动钢管,使钢管向退火炉4内部移动,关闭密封门,将出气口8打开,通过出气口旁边的抽气泵打开后进行抽出退火炉4内部的空气,使退火炉4内部呈真空状态,关闭出气口8,关闭抽气泵,将进气口7打开,将氢气通过氢气源进入进气口7后再进入到退火炉4内部,使退火炉4内部填充退火所需要的标准,关闭进气口7和氢气源,然后将型号为srd33-jr的加热器91通电启动进行退火工作,保温内胆5能够保存内部热量,防止热量流失,且加热装置9定期进行维护,在维护时,将加热装置9向外拉动,安装柱92从凹槽6内部脱出,即可取下,平衡块94防止在安装拆卸时不平衡,损坏加热装置,维护后将安装柱92嵌入在凹槽6内,推动加热器91,滑动轮93在凹槽6内滑动,安装结束,有利于方便进行拆卸维护,能够延长寿命,提高使用体验。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1),传送辊(2),底座(3),退火炉(4),保温内胆(5),凹槽(6),进气口(7),出气口(8),加热装置(9),钢管固定机构(10),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安装有传送辊(2),且固定架(1)的下端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3),该固定架(1)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退火炉(4);所述退火炉(4)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7),且退火炉(4)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8),该退火炉(4)的内部面上设置有保温内胆(5);所述保温内胆(5)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凹槽(6),且凹槽(6)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9);所述固定架(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钢管固定机构(10);所述加热装置(9)包括加热器(91),安装柱(92),滑动轮(93),平衡块(94),且加热器(91)的上端安装有安装柱(92),该安装柱(92)的上端中部安装有滑动轮(93),且安装柱(92)的上端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平衡块(94);所述钢管固定机构(10)包括固定轴(101),安装圈(102),第一活动板(103),第一调节块(104),第二活动板(105),第二调节块(106),且固定轴(101)的外侧面上通过焊接设置有安装圈(102),该第一活动板(103)的一端设置子在固定轴(101)的一侧面上,且第一调节块(104)穿过安装圈(102)安装在第一活动板(103)的一端面上,该第二活动板(105)安装在第一活动板(103)的外侧面上,且第二调节块(106)穿过安装圈(102)安装在第二活动板(105)的一端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4)采用长方体形状的铝合金材质,且退火炉(4)的内部安装有镜面不锈钢材质的保温内胆(5),该保温内胆(5)的内部上侧面上设置有三处凹槽(6),且退火炉(4)的两端设置有密封门,该退火炉(4)一端的进气口(7)旁设置有氢气源,且退火炉(4)一端的出气口(8)旁安装有抽气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9)采用型号为srd33-jr的加热器,且加热装置(9)的上端安装有三处安装柱(92),该安装柱(92)通过嵌入在凹槽(6)推动滑动轮(93)进行安装在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固定机构(10)采用圆柱形状的不锈钢材质,且第一活动板(103)设置有四处,该第一调节块(104)通过推拉工作调节第一活动板(103)的位置,且第二活动板(105)设置有四处,该第二活动板(105)通过推拉工作调节第二活动板(105)的位置,且第一活动板(103)和第二活动板(105)相互交错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管半光亮退火装置,包括固定架,传送辊,底座,退火炉,保温内胆,凹槽,进气口,出气口,加热装置,钢管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安装有传送辊,且固定架的下端面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该固定架的上端通过螺栓连接有退火炉;所述退火炉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且退火炉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气口,该退火炉的内部面上设置有保温内胆;所述保温内胆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固定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钢管固定机构。本实用新型退火炉,加热装置和钢管固定机构的设置,退火炉保温效果好,退火效果好,方便对加热器进行维护保养,退火时方便固定钢管,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徐幸;叶腾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斌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7.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