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槽双端面磨砂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8639发布日期:2020-08-25 19:4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槽双端面磨砂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槽双端面磨砂轮。



背景技术:

双端面磨砂轮在磨削硬度较高(例如工件材质为65mn平板钢材,硬度hrc52-55)、面积较大(例如240毫米*240毫米)、厚度薄(例如4毫米~6毫米)的工件时,因磨削热较大导致磨削过程中工件容易烧伤、变形、尺寸精度不好,造成工件报废率高。经过申请人的研究,认为这是由于磨削面积较大,磨下屑不易排出,工件被磨下屑垫高,造成工件尺寸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双端面磨砂轮在磨削硬度较高、面积较大、厚度薄的工件时,磨下屑不易排出,存在尺寸精度控制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槽双端面磨砂轮,其增加排屑槽,用以提高砂轮的排屑能力,同时提高砂轮散热能力,保证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带槽双端面磨砂轮,包括砂轮本体,砂轮本体中心设有砂轮孔,其特征在于砂轮端面等分为4个相同的扇区,每个扇区中部内设有1条通砂轮内径排屑槽,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里端与砂轮孔相通,排屑分支槽垂直位于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中上部内侧,排屑分支槽和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相通,按顺时针方向,任意第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内径排屑槽与相邻的第二个扇区的排屑分支槽平行,第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内径排屑槽与相邻的第二个扇区的排屑分支槽之间中部设有平行于两者的位于第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外径排屑槽,通砂轮外径排屑槽的外端与砂轮外侧面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砂轮端面上设置4条通砂轮内径排屑槽、4条排屑分支槽、4条通砂轮外径排屑槽。既可以保证磨下屑及时排出,还能保证砂轮的强度不受影响。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排屑槽为上宽下窄的锥形槽。

树脂砂轮在使用过程中因受冷却液影响,硬度是逐渐变软,减小排屑槽底部槽宽可以保证工件的精度,又不影响砂轮耐用度。

本实用新型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外端、排屑分支槽的外端、通砂轮外径排屑槽的里端均为封闭端。

作为优选,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长度为砂轮半径2/3,排屑分支槽的长度为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2/3,通砂轮外径排屑槽的长度为砂轮半径2/3。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可靠、排屑散热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在不降低生产效率的情况下,大大降低因磨下屑堆积及大量的磨削热而造成工件的尺寸不稳定和工件变形的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屑槽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砂轮本体;2.砂轮孔;3.排屑分支槽;4.通砂轮内径排屑槽;5.通砂轮外径排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

本技术:
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如图1所示:砂轮本体1的中部设有砂轮孔2,砂轮本体1的端面等分为4个相同的扇区,每个扇区中部内设有1条通砂轮内径排屑槽4、1条排屑分支槽3和1条通砂轮外径排屑槽,每个扇区内的通砂轮内径排屑槽4的里端与砂轮孔2相通,排屑分支槽3垂直位于通砂轮内径排屑槽4的中上部内侧,两者相通,按顺时针方向,任意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内径排屑槽4与相邻的扇区的排屑分支槽3平行,两者之间中部设有位于第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外径排屑槽5,通砂轮外径排屑槽5平行于通砂轮内径排屑槽4,通砂轮外径排屑槽5的外端与砂轮本体1外侧面相通。

如图2所示:所有排屑槽均为上宽下窄的锥形槽。

本实用新型制作时,步骤如下:

1)在磨具中加入3%~5%的精萘,使用较低的成型密度;

2)混料时将称量好的磨料及结合剂倒入混料锅内混合10分钟,加入填充剂混合5分钟,过24#筛;

3)经过5分钟的搅刮料,采用盖板进行压制成型,使砂轮使用面带有规则形状及尺寸的排屑槽。

4)成型好的砂轮毛坯放在干燥车上,自然干燥30小时后装入电炉按设计好的升温曲线硬化;

5)按照jb/t7983标准规定进行检验。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和现有技术的双端面磨砂轮使用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槽双端面磨砂轮,包括砂轮本体,砂轮本体中心设有砂轮孔,其特征在于砂轮端面等分为4个相同的扇区,每个扇区中部内设有1条通砂轮内径排屑槽,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里端与砂轮孔相通,排屑分支槽垂直位于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中上部内侧,排屑分支槽和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相通,按顺时针方向,任意第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内径排屑槽与相邻的第二个扇区的排屑分支槽平行,第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内径排屑槽与相邻的第二个扇区的排屑分支槽之间中部设有平行于两者的位于第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外径排屑槽,通砂轮外径排屑槽的外端与砂轮外侧面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槽双端面磨砂轮,其特征在于排屑槽为上宽下窄的锥形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砂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槽双端面磨砂轮,包括砂轮本体,砂轮本体中心设有砂轮孔,其特征在于砂轮端面等分为4个相同的扇区,每个扇区中部内设有1条通砂轮内径排屑槽,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里端与砂轮孔相通,排屑分支槽垂直位于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的中上部内侧,排屑分支槽和通砂轮内径排屑槽相通,按顺时针方向,任意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内径排屑槽与相邻的扇区的排屑分支槽平行,两者之间中部设有位于第一个扇区的通砂轮外径排屑槽,通砂轮外径排屑槽平行于通砂轮内径排屑槽,通砂轮外径排屑槽的外端与砂轮外侧面相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工作稳定可靠、排屑散热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易轶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四砂泰益超硬研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6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