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硅复合添加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0836发布日期:2021-04-09 13:01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锰硅复合添加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锰硅复合添加球。



背景技术:

炼钢主要是指将生铁放到炼钢炉内按一定工艺熔炼,得到钢的过程。在炼钢过程中,根据不同种类钢材的需要会添加不同的元素以保证钢材符合要求,硅、锰两种元素是常见的添加原料,添加适量的锰、硅能够改善钢材的强度、机械性能、耐磨性、韧性等性能。在现有的炼钢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加入传统的硅锰合金铁(通常是硅锰合金6517)用于补充锰、硅。传统硅锰合金铁密度较高,通常在7.4-7.6g/cm3之间,当添加在转炉出水钢包里或电炉里,通常需要1650℃左右的熔化温度,熔化温度较高。由于熔化温度升高1℃,大约需要增加1元/吨钢的成本,添加传统的硅锰合金铁,熔化温度高,炼钢需要的成本也大大提高。除此之外,传统的硅锰合金铁粒度均匀性差,熔化不够均匀,容易降低锰、硅的回收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锰硅复合添加球,以解决使用传统硅锰合金铁熔化温度高、熔化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为:锰硅复合添加球,包括球团本体,球团本体的表面开有多个贯穿球团本体的条形孔,条形孔的直径在0.2-0.8mm,条形孔之间相互平行,条形孔之间的距离在4-8mm。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传统的硅锰合金铁密度高,而且内部结构非常紧实,需要较高的温度将其熔化。而在本方案中,利用锰粉、硅粉、硅锰合金粉等原料混合制成球团本体,在球团本体上开设多个贯穿球团本体的条形孔,条形孔增大了球团本体的比表面积,当将球团本体投入炼钢炉后,球团本体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快速熔化,有利于节省炼钢成本。对条形孔的直径以及条形孔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避免条形孔过密以及直径过大,降低球团本体的强度,使得球团本体容易碎裂,导致产品不合格。

可选地,条形孔的直径在0.2-0.5mm,条形孔之间的距离在4-6mm。在长期的实际生产中发现,将条形孔的参数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既能保证球团本体自身的强度,又能较好的降低熔化温度。

可选地,球团本体呈椭球形,长度在10-100mm,宽度在10-100mm。将球团本体制成椭球形,除了加工更加简单外,与其他形状相比,在炼钢炉内更容易熔化。

可选地,球团本体的长度在20-50mm,宽度在10-40mm。在长期的实际生产中发现,将球团本体的参数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在炼钢过程中使用的效果较好。

可选地,球团本体的密度控制在4.5-7g/cm3。传统硅锰合金铁密度较高,通常在7.4-7.6g/cm3,需要的熔化温度高,将本方案球团本体的密度控制在4.5-7g/cm3,降低球团本体的密度,使球团本体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熔化,有利于节省成本。

可选地,球团本体的密度控制在4.5-5.5g/cm3。球团本体的密度越低强度相对也越低,将球团本体的密度控制在4.5-5.5g/cm3,既能保证球团本体的强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熔化温度,节省生产成本。

可选地,球团本体的外部包裹有铁网固定层。球团本体主要是由锰粉、硅粉、硅锰合金粉、粘结剂等原料混合制成的,由于在表面开设了条形孔,条形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球团本体的强度,利用铁网固定层包裹球团本体,能够提高球团本体的强度,减少球团本体碎裂的几率。铁网固定层的材料是铁,铁是炼钢过程中需要的原料,将铁网固定层投入炼钢炉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可选地,铁网固定层的表面开有孔径在1.5-3mm的通孔,通孔之间的距离在3-5mm。铁网固定层上的通孔过大过密,球团本体的受力面积小,在铁网固定层的作用下球团本体反而容易碎裂。在本方案中,合理控制通孔的大小和密度,确保铁网固定层能够较好的固定球团本体而非使球团本体碎裂。

可选地,铁网固定层的厚度在0.2-0.6mm。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将铁网固定层的厚度控制在0.2-0.6mm较为合理。

可选地,铁网固定层内设有插入球团本体内的刺尖。设置刺尖,刺尖插入球团本体内,能与球团本体固定为一体,可以更好的将铁网固定层与球团本体固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锰硅复合添加球的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锰硅复合添加球的主视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球团本体10、条形孔20、铁网固定层30、刺尖40。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图1所示:锰硅复合添加球,包括球团本体10,本实施例的球团本体10是由锰粉、硅粉、硅锰合金粉等原料混合制成的,然后通过粘结剂将物料固定,使球团本体10保持固定的形状。

本方案的球团本体10呈椭球形,长度在10-100mm,宽度在10-100mm,优选的,球团本体10的长度在20-50mm,宽度在10-40mm。在本实施例中,球团本体10的宽度为20mm,长度为40mm。球团本体10的表面开有多个贯穿球团本体10的条形孔20,条形孔20的直径控制在0.2-0.8mm,条形孔20之间相互平行,条形孔20之间的距离在4-8mm。优选的,条形孔20的直径控制在0.2-0.5mm,条形孔20之间的距离在4-6mm。在本实施例中,条形孔20的直径控制在0.3mm,条形孔20之间的距离在4mm。球团本体10的密度控制在4.5-7g/cm3,在本实施例中,球团本体10的密度控制在6.5-7g/cm3。将球团本体10的密度控制在6.5-7g/cm3,既能保证球团本体10的强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熔化温度,节省生产成本。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球团本体10的外部还包裹有铁网固定层30,铁网固定层30的厚度控制在0.2-0.6mm,利用铁网固定层30包裹球团本体10,能够提高球团本体10的强度,减少球团本体10碎裂的几率。铁网固定层30的表面开有孔径在1.5-3mm的通孔,通孔之间的距离在3-5mm。在本实施例中,通孔的直径为2mm,通孔之间的距离为4mm。铁网固定层30内设有插入球团本体10内的刺尖40。设置刺尖40,刺尖40插入球团本体10内,能与球团本体10固定为一体,可以更好的将铁网固定层30与球团本体10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团本体,球团本体的表面开有多个贯穿球团本体的条形孔,条形孔的直径控制在0.2-0.8mm,条形孔之间相互平行,条形孔之间的距离在4-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条形孔的直径控制在0.2-0.5mm,条形孔之间的距离在4-6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球团本体呈椭球形,长度在10-100mm,宽度在10-1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球团本体的长度在20-50mm,宽度在10-4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球团本体的密度控制在4.5-7g/cm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球团本体的密度控制在4.5-5.5g/cm3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球团本体的外部包裹有铁网固定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铁网固定层的表面开有孔径在1.5-3mm的通孔,通孔之间的距离在3-5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铁网固定层的厚度在0.2-0.6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锰硅复合添加球,其特征在于:铁网固定层内设有插入球团本体内的刺尖。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锰硅复合添加球,包括球团本体,球团本体的表面开有多个贯穿球团本体的条形孔,条形孔的直径控制在0.2‑0.8mm,条形孔之间相互平行,条形孔之间的距离在4‑8mm。在球团本体上开设多个贯穿球团本体的条形孔,条形孔增大了球团本体的比表面积,当将球团本体投入炼钢炉后,球团本体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快速熔化,有利于节省炼钢成本。对条形孔的直径以及条形孔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避免条形孔过密以及直径过大,降低球团本体的强度,使得球团本体容易碎裂,导致产品不合格。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润际远东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9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