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442177发布日期:2022-03-30 10:20阅读:91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铁矿石冶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


背景技术:

2.目前国内大型烧结机生产料层基本维持在800-1000mm,难以突破1000mm。主要原因一是目前用矿结构下的混匀矿粒度偏细,料层高度突破1000mm后透气性变差,影响产量;二是就传统的混匀制粒布料工艺来讲,混合料水分普遍偏高,料层厚度增加后,容易出现过湿带加宽,影响下部的透气性及料层红火层厚度,影响烧结质量。
3.随着钢铁产能的不断增加,优质铁矿石越来越少,烧结用矿结构趋于劣化,细磨精矿粉的用量将增加,为获得高产量、高质量的烧结矿,满足生产需求,只有通过改变传统烧结工艺,对混匀、制粒、布料工艺进行改进来实现;同时随着碳减排的要求,在保质保产的前提下实现低能耗烧结,也需要对传统烧结工艺进行革新。
4.相关研究实践表明:厚料层因“自蓄热”作用和大布料量在降低燃耗和提高产量方面作用显著,料层每提高100mm,产量可提升10-15%,燃耗可降低2-5kg/t。但厚料层烧结时易出现料层透气性差、过湿带加宽,影响烧结产量、质量,同时易造成烧结料层上下部质量差异化加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可以提高产量,降低燃耗,稳定质量。
6.技术方案: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7.s1将混匀矿按质量比1:(0.6~1.5)分为上层料和下层料;
8.s2将上层料、下层料分别配入熔剂和燃料后进行一混、二混,其中上层料中的燃料质量不小于下层料中的燃料质量;
9.s3将二混后的上层料和下层料分别送入两个上料仓,按下层料在前,上层料在后进行布料、点火后烧结。
10.优选的,所述超厚料层的厚度为1~1.5m。
11.优选的,所述燃料在上层料与下层料中的质量比例为(1~2):1。
12.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下层料送入上料仓后,先进行预热烘干,再进行布料。
13.优选的,所述二混后的下层料中添加有直径为3~5mm的含铁小球。
14.优选的,所述含铁小球的原料中包括铁精粉和焦化除尘灰。
15.优选的,所述熔剂中生石灰的配加量>4%,生石灰的活性度>250。
16.优选的,所述一混加水温度≥60℃,二混加水温度≥60℃。
17.有益效果:本申请在实现超厚料层烧结过程中,通过将混匀矿分为上层料、下层料,在上层料中多配加燃料,增加了上层料中热量,由于下层料的蓄热作用,保证了上下层
料各成分的均匀性,稳定了烧结矿质量;在下层料中配加焦化除尘灰及含铁废料制成的3-5mm小球,提高了下层料的透气性,有利于烧结速度的加快,提高烧结产量;利用高温烟气循环在上料仓内对下层料进行预热烘干,有利于缩小下部过湿带的宽度,提高下部热量利用率,提高烧结矿质量;提高熔剂中生石灰配比,提高生石灰活性,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改善整体超厚料层的透气性,提高烧结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
20.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中料层厚度为1~1.5m,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21.s1配备两套烧结用的一混、二混和布料装置,将混匀矿按质量比1:(0.6~1.5)分为上层料和下层料;
22.s2将上层料、下层料分别配入熔剂和燃料后,分别通过两套烧结装置进行一混、二混,其中,上层料中的燃料质量不小于下层料中的燃料质量,具体为质量比(1~2):1;熔剂中生石灰的配加量>4%,生石灰的活性度>250;一混加水温度和二混加水温度均≥60℃;
23.s3在二混后的下层料中添加由铁精粉、污泥、焦化除尘灰等制得的直径为3~5mm的含铁小球,再将下层料和上层料分别送入前后两个上料仓,按照下层料在前,上层料在后进行布料、点火后进行烧结;其中,在下层料布到烧结台车之前,在下层料所在的下料仓内通入高温循环烟气,对其进行预热烘干。
24.下面将从烧结杯实验装置上实施上述方案。
25.(1)混合料上下层布料及其它参数
[0026][0027]
(2)烧结及成品矿处理
[0028]
按照实验要求混匀、制粒、布料烧结后,将烧结后的烧结矿经过破碎,落下,筛分,计算分析烧结指标。
[0029]
(3)实验结果。
[0030]
烧结指标如下表:
[0031][0032]
由烧结指标可看出,料层厚度从1000mm提高到1200mm,由于采取了上下层双层布料,在上层料中多配加了燃料,改善了上层料的烧结效果,改善了上层料的烧结矿质量;在下层料中配加了焦化除尘灰、铁精粉等含铁废料的小球,增加了下层料的透气性,有利于提高烧结产量;对下层料进行了预热烘干,有利于减小下部料层中过湿带的宽度,提高烧结料温,有利于质量的提升;提高了熔剂生石灰的配比,并提高其活性,有利于改善整体混合料的制粒效果,提高料温,有利于提产提质。料层高度从1000mm提高到1200mm后,利用系数平均提高了10.31%,成品率平均提高了0.13%,转鼓指数平均提高了0.90%,固体燃耗降低了3.83kg/t。
[0033]
本发明提高烧结料层高度,通过设备及工艺的改进提升,提高了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增加了混合料温度,烧结各项指标均均有提高,尤其是产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将混匀矿按质量比1:(0.6~1.5)分为上层料和下层料;s2 将上层料、下层料分别配入熔剂和燃料后进行一混、二混,其中上层料中的燃料质量不小于下层料中的燃料质量;s3将二混后的上层料和下层料分别送入两个上料仓,按下层料在前,上层料在后进行布料、点火后烧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厚料层的厚度为1~1.5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在上层料与下层料中的质量比例为(1~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下层料送入上料仓后,先进行预热烘干,再进行布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混后的下层料中添加有直径为3~5mm的含铁小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铁小球的原料中包括铁精粉和焦化除尘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剂中生石灰的配加量>4%,生石灰的活性度>25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混加水温度≥60℃,二混加水温度≥60℃。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厚料层烧结工艺,属于铁矿石冶炼技术领域。其包括步骤如下:将混匀矿按质量比1:(0.6~1.5)分为上层料和下层料;将上层料、下层料分别配入熔剂和燃料后进行一混、二混,其中上层料中的燃料质量不小于下层料中的燃料质量;将二混后的上层料和下层料分别送入两个上料仓,按下层料在前,上层料在后进行布料、点火后烧结。本发明通过上下层燃料分加、分次混料、上下两层布料工艺,实现了1~1.5m超厚料层烧结,可以提高产量,降低燃耗,稳定质量。定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杜屏 王永红 邢轶玮 宋见峰 顾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6
技术公布日:202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