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14126发布日期:2022-01-29 14:2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环口作为过滤袋套接在过滤设备内的不可或缺的固定件,在加工时需要对环口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减少环口表面的毛刺,防止操作人员拿取环口时出现受伤流血事件,但现有的环口打磨设备为单一动能供应,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加工瘫痪,影响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4.技术方案: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加工台,设置在所述加工台上的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方的加工组件,所述加工组件与横梁卡接在一起,设置在所述横梁上的第一气缸;
5.所述加工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横梁下方,所述转轴一侧端部安装有第一转轮,所述转轴另一端卡接有打磨盘;
6.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转轮由皮带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轮与第一电机轴连接在一起;
7.所述第一转轮与第二气缸连接在一起。
8.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缸与吸尘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收纳盒,所述收纳盒分别与左右两个立柱卡接在一起,所述两个收纳盒之间设置有保护罩;所述收纳盒与管道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管道另一端与吸尘道连接在一起,所述吸尘道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多组气管。
9.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气管数量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径与气管管径适配。
10.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与吸尘道通过多个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与连接座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轴套接在一起。
11.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外侧设置有防尘网。
1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设置为可调节结构,所述固定座可与环口套接在一起。
13.有益效果: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需要进行环口打磨时,将环口套接在固定座上,为了适应不同环口内径尺寸,固定座设置为可调节尺寸结构,套接完成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轮,第二转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轮进行旋转,第一转轮与转轴连接在一起,转轴带动打磨盘进行旋转进行环口表面打磨,而为了防止电机出现故障时导致加工停止,第一转轮与第二气缸连接在一起,第二气缸可接气后带动转轴转动,双重动力可以很好的保证生产稳定性,而在加工完成后,第一气缸启动此时管道进行吸气,与管道相连通的气管同步
进行吸气,将加工台表面残留的铁屑的进行回收,通过吸尘道将残留的铁屑送至收纳盒内,统一进行回收,减少加工台上的铁屑残留,保持加工台表面清洁。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加工组件的俯视图。
18.附图标记为:1、横梁;2、管道;3、固定座;4、底座;5、加工台;6、立柱;7、底板;8、加工组件;9、收纳盒;10、保护罩;11、第一气缸;12、转轴;13、吸尘道;14、打磨盘;15、气管;16、第一电机;17、第二气缸;18、连接座;19、连接杆;20、第二转轮;21、皮带;22、第一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19.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20.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由1、横梁;2、管道;3、固定座;4、底座;5、加工台;6、立柱;7、底板;8、加工组件;9、收纳盒;10、保护罩;11、第一气缸;12、转轴;13、吸尘道;14、打磨盘;15、气管;16、第一电机;17、第二气缸;18、连接座;19、连接杆;20、第二转轮;21、皮带;22、第一转轮组成。
21.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底座4设置在指定位置,所述加工台5与所述底座4连接在一起,所述固定座3与所述加工台5连接在一起,所述立柱6设置在所述加工台5左右两侧,所述横梁1与所述立柱6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气缸11设置在所述横梁1上,所述收纳盒9与所述立柱6连接在一起,所述保护罩10设置在所述收纳盒9侧面,所述加工组件8内的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保护罩10内侧,所述第一电机16与所述第二转轮20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轮20与所述皮带21连接在一起,所述皮带21与所述第一转轮2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轮22与所述转轴1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气缸17设置在所述转轴12侧面,所述收纳盒9与所述管道2连接在一起,所述管道2与所述吸尘道13连接在一起,所述气管15与所述吸尘道13连接在一起,所述底板7与所述气管15连接在一起,所述打磨盘14与所述转轴12连接在一起,所述吸尘道13与所述连接座18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19与所述连接座18连接在一起。
22.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固定座3设置为可调节整体尺寸大小的结构,可以根据环口的大小进行调节,可以进行环口套接固定,在加工时防止环口出现晃动等问题,而影响到整体的加工质量。
23.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加工组件8内由第一电机16以及第二气缸17提供双重加工动力,而这两种动力可以根据加工者需求或现场加工环境进行选择,可以进行单一动力加工也可以作为双重动力进行加工,对生产效率有保证,有效防止单一动力系统故障时,需要进行停产维修。
24.作为一个优选方案,在动力系统外侧安装有保护罩10,通过保护罩10进行外侧灰
尘以及外界可能存在的碰撞等的阻挡,进行动力系统保护。
25.作为一个优选方案,第一气缸11与吸尘机构连接在一起,在加工过程中通过吸尘机构将残留在加工台5上的碎屑等进行回收,保证加工台5表面的清洁,同时通过收纳盒9统一回收处理,防止分散排放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26.本实用的工作原理如下:
27.需要进行环口打磨时,将环口套接在固定座3上,为了适应不同环口内径尺寸,固定座3设置为可调节尺寸结构,套接完成后通过第一电机16带动第二转轮20,第二转轮20通过皮带21带动第一转轮22进行旋转,第一转轮22与转轴12连接在一起,转轴12带动打磨盘14进行旋转进行环口表面打磨,而为了防止电机出现故障时导致加工停止,第一转轮22与第二气缸17连接在一起,第二气缸17可接气后带动转轴12转动,双重动力可以很好的保证生产稳定性,而在加工完成后,第一气缸11启动此时管道2进行吸气,与管道2相连通的气管15同步进行吸气,将加工台5表面残留的铁屑的进行回收,通过吸尘道13将残留的铁屑送至收纳盒9内,统一进行回收,减少加工台5上的铁屑残留,保持加工台5表面清洁。
28.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4),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的加工台(5),设置在所述加工台(5)上的固定座(3),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上方的加工组件(8),所述加工组件(8)与横梁(1)卡接在一起,设置在所述横梁(1)上的第一气缸(11);所述加工组件(8)包括转轴(12),所述转轴(12)设置在所述横梁(1)下方,所述转轴(12)一侧端部安装有第一转轮(22),所述转轴(12)另一端卡接有打磨盘(14);所述第一转轮(22)与第二转轮(20)由皮带(21)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转轮(20)与第一电机(16)轴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转轮(22)与第二气缸(17)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11)与吸尘机构连接在一起;所述吸尘机构包括收纳盒(9),所述收纳盒(9)分别与左右两个立柱(6)卡接在一起,所述两个收纳盒(9)之间设置有保护罩(10);所述收纳盒(9)与管道(2)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管道(2)另一端与吸尘道(13)连接在一起,所述吸尘道(13)与底板(7)之间设置有多组气管(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表面设置有与所述气管(15)数量相同的通孔,所述通孔孔径与气管(15)管径适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与吸尘道(13)通过多个连接杆(19)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杆(19)与连接座(18)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座(18)与所述转轴(12)套接在一起。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外壁设置有多个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外侧设置有防尘网。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设置为可调节结构,所述固定座(3)可与环口套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口用打磨装置,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需要进行环口打磨时,将环口套接在固定座上,为了适应不同环口内径尺寸,固定座设置为可调节尺寸结构,套接完成后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二转轮,第二转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转轮进行旋转,第一转轮与转轴连接在一起,转轴带动打磨盘进行旋转进行环口表面打磨,而为了防止电机出现故障时导致加工停止,第一转轮与第二气缸连接在一起,第二气缸可接气后带动转轴转动,双重动力可以很好的保证生产稳定性,而在加工完成后,第一气缸启动此时管道进行吸气,与管道相连通的气管同步进行吸气,将加工台表面残留的铁屑的进行回收,减少加工台上的铁屑残留,保持加工台表面清洁。保持加工台表面清洁。保持加工台表面清洁。


技术研发人员:俞立成 周伟民 陈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思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5
技术公布日:2022/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