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95227发布日期:2022-02-08 13:08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


背景技术:

2.锡磷青铜由于其独特生产工艺特性,水平连铸成为优质锡磷青铜铸坯生产先进而成熟工艺,其技术核心在于经过熔炼、保温铜水通过“铜套+石墨”组合结晶器区域进行凝固、结晶形成铸态铜坯,这种组合结晶器通常采用背面平整石墨与铜套通过平头螺栓锁紧,沉孔处填充石墨塞方式进行组装,能够保证上下表面中间部分大部分区域冷却均匀性;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受断面三面冷却影响,从边部往中部延伸的区域内的结晶线明显前沿,冷却强度较相邻中部区域大,形成明显温降区,造成低熔点锡在此处聚集,形成比较明显偏析现象,从而使产品再此处集中出现明显大起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通过改变石墨结构和结晶器冷却方式,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从边部往中部延伸至50mm的区域出现起皮现象的石墨开槽结构。
5.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包括用于使金属冷却结晶的石墨本体,所述石墨本体通过螺栓与铜套锁紧,所述石墨本体靠近所述铜套一侧设置有开槽和若干组沉孔,所述若干组沉孔均匀分布于所述开槽的下方,所述开槽呈直角梯形状,且其直角边靠近并与所述石墨本体侧边平行,其梯形斜边靠近所述沉孔一侧。
7.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槽设置有两组,且位于所述石墨本体背面两侧。
8.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槽的直角边与所述石墨本体的侧边距离为50mm。
9.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开槽的深度为3~10mm。
10.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沉孔内部设置有覆盖一层石棉垫的石墨塞。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墨本体的背面两侧设置开槽,改变石墨本体的结构,通过增加开槽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得金属与石墨本体的接触面积变小,从而改变结晶器的冷却方式,降低该区域的温差大小,减少或避免该区域产生明显起皮的现象,提高了铸坯的生产质量。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过改变石墨结构和结晶器冷却方式,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从边部往中部延伸至50mm的区域出现起皮现象的石墨开槽结构。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石墨开槽结构示意图。
1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5.1、石墨本体;11、开槽;12、沉孔。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17.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包括用于使金属冷却结晶的石墨本体1,所述石墨本体1通过螺栓与铜套锁紧,所述石墨本体1靠近所述铜套一侧设置有开槽11和若干组沉孔12,所述若干组沉孔12均匀分布于所述开槽11的下方,所述开槽11呈直角梯形状,且其直角边靠近并与所述石墨本体1侧边平行,其梯形斜边靠近所述沉孔12一侧,通过在石墨本体1背面设置开槽11,改变石墨的结构,从而改变结晶器的冷却方式,开槽11的设置增加了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减少与金属的接触面积,降低了结晶器的冷却速度,以及从边部往中部延伸的区域之间产生的温差,减少或避免该区域产生明显起皮的现象,直角梯形状的开槽11设置,增加了冷却流的流向,使冷却流能够有效的流经开槽11的内壁,从而减小冷却强度,提高了铸坯的生产质量。
18.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开槽11设置有两组,且位于所述石墨本体1背面两侧,通过设置开槽11,增大石墨本体1的接触面积,使得进入石墨本体1的热量增多,从而改善冷却强度过大造成的不良影响。
19.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开槽11的直角边与所述石墨本体1的侧边距离为50mm,通过开槽11设置,降低该处的温差,避免温差过大造成该处质量下降。
20.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开槽11的深度为3~10mm,控制开槽11的深度,防止开槽11过深造成部分冷却流滞留,从而影响冷却效果,通过开槽11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金属与石墨本体1的接触,降低该处的冷却速度。
21.作为本方案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优选的,所述沉孔12内部设置有覆盖一层石棉垫的石墨塞,减小结晶器的冷却速度同时提高拉铸阻力,防止因拉铸速度过快、冷却强度过大导致出现严重的晶间裂纹。
2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使金属冷却结晶的石墨本体(1),所述石墨本体(1)通过螺栓与铜套锁紧,所述石墨本体(1)靠近所述铜套一侧设置有开槽(11)和若干组沉孔(12),所述若干组沉孔(12)均匀分布于所述开槽(11)的下方,所述开槽(11)呈直角梯形状,且其直角边靠近并与所述石墨本体(1)侧边平行,其梯形斜边靠近所述沉孔(12)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11)设置有两组,且位于所述石墨本体(1)背面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11)的直角边与所述石墨本体(1)的侧边距离为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11)的深度为3~1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孔(12)内部设置有覆盖一层石棉垫的石墨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石墨开槽结构,属于铸造技术领域,包括用于使金属冷却结晶的石墨本体,石墨本体通过螺栓与铜套锁紧,石墨本体靠近铜套一侧设置有开槽和若干组沉孔,若干组沉孔均匀分布于开槽的下方,开槽呈直角梯形状,且其直角边靠近并与石墨本体侧边平行,其梯形斜边靠近沉孔一侧,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通过改变石墨结构和结晶器冷却方式,从而减少甚至避免从边部往中部延伸至50mm的区域出现起皮现象的石墨开槽结构。现起皮现象的石墨开槽结构。现起皮现象的石墨开槽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云 陈春刚 邱建根 王月明 王矿金 陈菲菲 王江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紫金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6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