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绕线式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5078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绕线式臭氧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臭氧的制备装置,具体为一种高效绕线式臭氧发生器。
臭氧是一种高效广谱杀菌剂,广泛用于医疗、食品、饮食、养殖、皮革制品、果蔬及水处理等行业。目前的臭氧发生器很多,有的是充入气体的臭氧发生管,其内电极采用涂银或蒸铝的方法制成,内电极表面积小,易脱落,影响正常工作;有的是气隙板式和等离子沿边片式放电结构,其臭氧产量低,易短路、烧机;还有的采用管网式放电或粉末填充式放电结构,由于臭氧管为玻璃管壳,易产生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且发生器使用寿命不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之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高、装配工艺简单的高效绕线式臭氧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高效绕线式臭氧发生器包括有金属管、电介质、稀有金属丝、外套管,所述电介质包裹金属管外园,稀有金属丝紧贴电介质环绕,它的引出线为负电极接线端A,金属管两端由连接头连接于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金属管一端的连接头作为正电极接线端B,电介质和稀有金属丝的外层是外套管,金属管外园电介质和外套管内壁形成的空腔为空气通道,外套管两端各置有一个外套盖固定,两外套盖中的一个开有进气口,一个开有出气口。金属管大小和长度可根据臭氧量需要而定。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兼作正电极的金属管外园被电介质包裹,放电时不易产生氧化物,使用寿命长;又由于稀有金属丝环绕在金属管外园的电介质上,增大了放电密集度和放电表面积;同时,还由于金属管是通孔管,冷却液直接从管中心流过,将电晕放电产生的热量被冷却液带走,使臭氧产量高。金属管大小和长度可根据臭氧量的要求而定。
以下结合附图
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参照附图,金属管1用直径16mm~55mm、厚2mm~4mm、长160mm~1500mm的铜管(可以是铁管、铝管或银管)加工制成,两端口上有螺纹,与金属连接头4的内螺纹匹配,金属管1外园的电介质2用搪瓷喷涂烧结制成,厚度为0.15mm~0.3mm;稀有金属丝3紧贴电介质2成斜向形环绕至距金属接头4适当位置引出接线端A,拧上金属连接头4,使冷却液进口9、冷却液出口10与金属管1通孔形成通道,外套管5用直径50mm~100mm,长160mm~1500mm的铝管或塑管加工制成,两端由外套盖6固定在金属管1的外面,两外套盖中的一个开有入气口7,一个开有出气口8,电介质2和外套管5内壁形成的空腔为空气通道11;空气由气泵不断从入气口7送入空腔,不断的电离空气中氧气产生的臭氧从出口8送出。电源用自控电路高频变频脉冲电源。由单管放电,水流循环冷却和风机散热冷却,臭氧产量可达6g/H~36g/H。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比较现有的臭氧发生器具有装配工艺简单,适应能力强,单元放电臭氧产量高,性能稳定等特点,使用寿命长达2万小时以上,可广泛应用于消毒、灭菌和大型污水处理。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绕线式臭氧发生器,包括有金属管、电介质、稀有金属丝、外套管,其特征在于电介质(2)包裹金属管(1)外园,稀有金属丝(3)紧贴电介质(2)环绕,它的引出线为负电极接线端A,金属管(1)两端由连接头(4)连接于冷却液进口(9)和冷却液出口(10),金属管一端的连接头(4)作为正电极接线端B,电介质(2)和稀有金属丝(3)的外层是外套管(5),金属管(1)外园电介质(2)和外套管(5)内壁形成的空隙为空气通道(11),外套管(5)两端各置有一个外套盖(6)固定,两外套盖中的一个开有入气口(7),一个开有出气口(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臭氧发生装置。本高效绕线式臭氧发生器包括有金属管1、电介质2、稀有金属丝3、外套管5,电介质2包裹金属管1外圆,稀有金属丝3紧贴电介质2环绕,它的引出线为负电极接线端A,金属管1一端的连接头4作为正电设接线端B,电介质2和稀有金属丝3的外层是外套管5,金属管1外圆电介质2和外套管5管内壁形成的空腔为空气通道11,它的入口7接气泵,出口8输出臭氧。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寿命长,臭氧产量大,适用性广,性能稳定等优点。
文档编号C01B13/11GK2477607SQ0121351
公开日2002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8日
发明者郭俊杰 申请人:郭俊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