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蔬菜尾菜通过堆肥法进行肥料化再利用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45035发布日期:2018-11-07 08:54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肥料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蔬菜尾菜通过堆肥法进行肥料化再利用技术。



背景技术:

宁南山区露地冷凉蔬菜产业中存在的尾菜极少部分回收利用、绝大部分堆积在田间地头、农贸市场和冷藏库区任其腐烂、大量的资源被白白浪费,而且在其腐烂变质的过程中产生恶臭,并招引蚊虫鼠蚁,严重污染环境等瓶颈问题,探索出适宜宁南山区尾菜处理的肥料化再利用技术,为如何将蔬菜尾菜资源化利用,真正实现变废为宝提供理论依据,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开发利用尾菜资源,对促进蔬菜产业发展,提高蔬菜的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蔬菜尾菜通过堆肥法进行肥料化再利用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蔬菜尾菜通过堆肥法进行肥料化再利用技术,通过尾菜的肥料化再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紧缺、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保证等重大难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蔬菜尾菜通过堆肥法进行肥料化再利用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在春茬蔬菜收获后,在夏季就近铲平一块约4~5m2的空闲地,用同等面积大小的塑料膜铺于地面;

2、将蔬菜尾菜和土按3∶1.5的比例分层建堆并压实,建堆时喷洒生物菌肥稀释液3~4次,直至堆完废弃物为止,上面均匀盖土,然后用塑料膜包严,进行密闭发酵;

3、经过10~15天的高温堆闷,进行1次机械或人工翻堆,再次用塑料膜密闭发酵10~15天,晒干耙细便得到很好的有机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堆肥法所产生的有机肥不仅可代替农家肥的使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投入,还提高了产品品质,同时使每667m2蔬菜可增收100~300元左右,达到降耗、提质、增效的目的。极大地解决了宁南山区露地冷凉蔬菜产业中尾菜污染环境和资源化利用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蔬菜尾菜通过堆肥法进行肥料化再利用技术,是一种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发酵处理法,其方法如下:在春茬蔬菜收获后,在夏季就近铲平一块约4~5m2的空闲地,用同等面积大小的塑料膜铺于地面,将蔬菜废弃物和土按3∶1.5的比例分层建堆并压实,建堆时喷洒生物菌肥稀释液3~4次,直至堆完废弃物为止,上面均匀盖土,然后用塑料膜包严,进行密闭发酵。经过10~15d的高温堆闷,进行1次机械或人工翻堆,再次用塑料膜密闭发酵10~15d,晒干耙细便得到很好的有机肥。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使得蔬菜尾菜能起到变废为宝、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效果。土壤有机质提高了1.1g/kg,土壤ph下降了0.2,土壤疏松,通透性好,肥力增加。每667m2施用3t蔬菜堆制有机肥,相当于施用了46%尿素11~14kg,12%过磷酸钙2~4kg,44%硫酸钾20~25kg及1000kg腐熟牛粪的有机质含量。该处理技术不仅可代替农家肥的使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投入,还提高了产品品质,同时使每667m2蔬菜可增收100~300元左右,达到降耗、提质、增效的目的,使农田土壤质量保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极大地解决了宁南山区露地冷凉蔬菜产业中尾菜污染环境和资源化利用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蔬菜尾菜通过堆肥法进行肥料化再利用技术。其方法如下:在春茬蔬菜收获后,在夏季就近铲平一块约4~5m2的空闲地,用同等面积大小的塑料膜铺于地面,将蔬菜尾菜与土按3∶1.5的比例分层建堆并压实,建堆时喷洒生物菌肥稀释液3~4次,直至堆完废弃物为止,上面均匀盖土,然后用塑料膜包严,进行密闭发酵。经过10~15d的高温堆闷,进行1次机械或人工翻堆,再次用塑料膜密闭发酵10~15d,晒干耙细便得到很好的有机肥。本发明可以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有机肥紧缺、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保证等重大难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娟;王克雄;吴利晓;关耀兵;张建虎;王斐;陈彩锦;王晓军;杨军学;余帮强;撒金东;李玉莲;李凯;张久盘;邵千顺;秦爱红;向国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技术研发日:2018.07.04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