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红外材料加工的磨料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80691发布日期:2019-07-03 05:11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磨料制作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红外材料加工的磨料配方。



背景技术:

在军用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已在武器装备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夜间监视、侦察、防空、巡逻和飞机的导航、着陆、营救、空中侦察等。在民用领域,满足汽车、消防、医学、天文等领域夜视、探测、监视等功能需求,以及来自制造业和建筑业的过程控制、监测,红外材料的需求特别巨大,红外材料加工产业前景广泛。目前常用的红外材料加工手段包括单点金刚石车、精密模压、精密磨削等。使用金刚石车,材料表面瑕疵较多,且加工效率低。精密模压对模具要求高,模具易磨损,对加工过程中的温度、压力要求严苛,且只适合成型小尺寸工件。现有的一般磨料加工软脆性红外材料,例如硫系玻璃,会使得工件表面划痕过多、麻点较大且多,成型质量差或者加工效率低,磨料磨损大而材料去除量微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磨料配方问题,发明一种用于红外材料的磨料配方,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内容:

一种用于红外材料加工的磨料配方,包括粘合剂、稀释剂、增韧剂、增强剂、催化剂、防老剂、添加剂和固体磨料;所述粘合剂的含量为20%-40%,稀释剂的含量为5%-20%,增韧剂的含量为3%-10%,增强剂的含量为0.5%-1.5%,催化剂的含量为0.03%-1%,防老剂的含量为0.1%-2%,添加剂的含量为2%-7%,固体磨料的含量为55%-85%。

进一步的,所述粘合剂为聚氨基甲酸酯、有机硅改性聚氨基甲酸酯或环氧树脂改性聚氨基甲酸酯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稀释剂为丙酮、丁醇或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增韧剂为氯化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或苯乙烯-丁二烯热塑性弹性体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增强剂为dh-1、dh-2、dh-3或dh-4增强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催化剂为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或过氧化二叔丁基。

进一步的,所述防老剂为防老剂ppd、防老剂甲、防老剂4010或防老剂4010na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添加剂为三硬脂酸甘油酯和三氟化硼络合物,其中三硬脂酸甘油酯和三氟化硼络合物的质量比为(0.01-0.05):(3-6)。

进一步的,所述固体磨料为金刚石、碳化硅、刚玉、氧化硅、碳化硼或氮化硼中的一种或几种,各磨料粒度小于30μm。

按上述配方混合好的磨料放在模具中,在100℃加热固化30min形成适合的形状后,磨料可以在0~30℃阴暗环境中保持3个月不变质,软硬适中,加工软脆性红外材料,磨料磨损率小,材料表面无划痕,麻点小并提高软脆材料的加工效率与质量。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外材料加工的磨料配方,以该配方制备的磨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通过实验测试得出,采用新的磨料制作的砂轮磨削硫系玻璃,去除0.2mm厚时长由20min缩短至10min,效率提高了50%;加工后工件表面在40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划痕,麻点小且少;加工后工件表面粗糙度在15nm之内。因此本发明所述的磨料配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

聚氨基甲酸酯25%,丙酮5%,氯化聚乙烯3%,dh-1增强剂1%,过氧化二叔丁基0.5%,防老剂4010na11%,三硬脂酸甘油酯0.5%,三氟化硼络合物3%,金刚石61%。将上述有机物与固体磨料混合后放置在合适模具中,恒温烘箱80℃固化120min至重量不再变化。成型后磨料粘在研磨盘上加工硫系玻璃,硫系玻璃表面无划痕,表面粗糙度rms10nm,40倍显微镜下观察表面无麻点。

实施例2

有机硅改性聚氨基甲酸酯25%,丙酮5%,氯化聚乙烯3%,dh-1增强剂1%,过氧化二叔丁基0.5%,防老剂4010na11%,三硬脂酸甘油酯0.5%,三氟化硼络合物3%,金刚石61%。将上述有机物与固体磨料混合后放置在合适模具中,恒温烘箱80℃固化120min至重量不再变化。成型后磨料粘在研磨盘上加工硫系玻璃,硫系玻璃表面无划痕,表面粗糙度rms18nm,40倍显微镜下观察表面无麻点。

实施例3

环氧树脂改性聚氨基甲酸酯20%,丁醇5%,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4%,dh-2增强剂1.5%,过氧化二叔丁基0.5%,防老剂4010pdd1%,三硬脂酸甘油酯1%,三氟化硼络合物3%,金刚石50%,碳化硅14%。将上述有机物与固体磨料混合后放置在合适模具中,恒温烘箱80℃固化120min至重量不再变化。成型后磨料粘在研磨盘上加工硫系玻璃,硫系玻璃表面无划痕,表面粗糙度rms10nm,40倍显微镜下观察表面无麻点。

实施例4

聚氨基甲酸酯15%,有机硅改性聚氨基甲酸酯5%,甲苯5%,氯化聚乙烯3%,dh-1增强剂1%,过氧化二叔丁基0.6%,防老剂40100.4%,三硬脂酸甘油酯1%,三氟化硼络合物2%,金刚石67%。将上述有机物与固体磨料混合后放置在合适模具中,恒温烘箱80℃固化120min至重量不再变化。成型后磨料粘在研磨盘上加工硫系玻璃,硫系玻璃表面无划痕,表面粗糙度rms16nm,40倍显微镜下观察表面无麻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红外材料加工的磨料配方,包括粘合剂、稀释剂、增韧剂、增强剂、催化剂、防老剂、添加剂、固体磨料,所述粘合剂的含量为20%‑40%,稀释剂的含量为5%‑20%,增韧剂的含量为3%‑10%,增强剂的含量为0.5%‑1.5%,催化剂的含量为0.03%‑1%,防老剂的含量为0.1%‑2%,添加剂的含量为2%‑7%,固体磨料的含量为 55%‑85%。采用加热固化加工成型后磨料具有软硬适中,加工软脆性红外材料时,具有磨损率小、加工效率高、工件表面质量好等优点,因此本发明所述的磨料配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居冰峰;饶梦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超徕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26
技术公布日:2019.07.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