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09811发布日期:2019-11-26 01:03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河底泥为主要原料的轻质陶粒生物滤料,属于水处理技术、固废处理技术和环保材料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人口增长迅猛,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水体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如有毒重金属离子、无机阴离子、染料、酚类、农药、腐殖质、洗涤剂和其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毒污染物排放到自然界水体对生态平衡产生了很大影响。很多污染物不仅能抵抗化学或生物降解,而且有较强的倾向性在食物链中累积。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之后方可排入自然环境。为了减轻或根治这些环境问题,开发环保、成本低和无危险副产品的吸附剂一直是研究者的重点工作之一。近年来,陶粒以其成本低、强度高、耐细菌腐蚀、孔隙率高、治理污染效果突出等优点引起了广泛研究和关注。陶粒因其多孔、轻质作为微生物载体的理想材料,逐渐应用于水处理中,开辟了其在环保领域的广阔天地。陶粒应用与水处理主要是利用其挂膜,微生物在上面生长迅速,利用微生物的氨化、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去除污水中的n和p。

目前,用于制备陶粒的原材料有很多,如粉煤灰、粘土、页岩、煤矸石、造纸白泥、城市垃圾、污泥、硅藻土、底泥、赤泥、尾矿等。用河底泥为原料烧制陶粒,不仅解决了河流底泥的处置问题,而且节省了粘土资源,制备的陶粒可以广泛用作水处理材料、建筑材料、栽培土等,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废物资源化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便的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计的原料:45-60份粉煤灰,240-260份河底泥,15-25份nahco3,0-5份废纸。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废纸包括废报纸、打印纸、卫生纸、纸箱等废纤维素纤维类废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粉煤灰钙含量大于3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其预热温度为400oc,预热时间为10-20min;焙烧温度为1150-1200oc,焙烧时间为10-20min。

一种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河底泥、废纸、粉煤灰和nahco3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过200目筛;

(2)将河底泥、废纸、粉煤灰、nahco3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后造粒成球;

(3)将步骤(2)中的料球在90-120oc烘干2小时;

(4)将步骤(3)中干燥的料球在350-400oc碳化10-20min;之后在1150-1200oc焙烧10-20min;冷却之后即可得到河底泥陶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陶粒的生产工艺简单,所用原料废物利用便宜易得,技术能耗较小,生产成本低,有利于工业化生产。用河底泥为原料烧制陶粒,大大减少陶粒原材料粘土的使用量,为缓解资源危机作出贡献。用河底泥为原料烧制陶粒,不仅解决了河流污泥的处置问题,而且节省了粘土资源,制备的陶粒可以用于水处理材料、建筑材料、栽培土等,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是一种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的资源化方式。底泥、粉煤灰和废纸都属于废弃物,用于制备陶粒也是废物再利用的循环经济一种新的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河底泥制备陶粒的方法,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其中河底泥260份、粉煤灰45份、废纸3份和nahco325份。

本实施例的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河底泥、废纸、粉煤灰和nahco3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过200目筛;

(2)将河底泥、废纸、粉煤灰和nahco3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后造粒成球;

(3)将步骤(2)中的料球在105oc烘干2小时;

(4)将步骤(3)中干燥的料球在400oc碳化20min;之后在1180oc焙烧20min;冷却之后即可得到河底泥陶粒。

实施例2

一种河底泥制备陶粒的方法,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其中河底泥240份、粉煤灰60份、废纸5份和nahco320份。

本实施例的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河底泥、废纸、粉煤灰和nahco3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过200目筛;

(2)将河底泥、废纸、粉煤灰和nahco3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后造粒成球;

(3)将步骤(2)中的料球在105oc烘干2小时;

(4)将步骤(3)中干燥的料球在400oc碳化20min;之后在1170oc焙烧10min;冷却之后即可得到河底泥陶粒。

实施例3

一种河底泥制备陶粒的方法,包括以下重量计的原料:其中河底泥240份、粉煤灰60份和nahco320份。

本实施例的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河底泥、粉煤灰和nahco3分别进行粉碎处理,过200目筛;

(2)将河底泥、粉煤灰和nahco3按比例混合均匀,加入适量的水后造粒成球;

(3)将步骤(2)中的料球在105oc烘干2小时;

(4)将步骤(3)中干燥的料球在400oc碳化20min;之后在1160oc焙烧10min;冷却之后即可得到河底泥陶粒。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改进、润饰和等同变化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权利要求的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河底泥、粉煤灰、nahco3和废纸为原料,经预热碳化-高温焙烧-冷却降温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纸包括废报纸、打印纸、卫生纸、艺术纸、纸箱等废纤维素纤维类废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粉煤灰其钙含量大于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按重量计为:45-60份粉煤灰,240-260份河底泥,15-25份nahco3,0-5份废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预热温度为400oc,预热时间为10-20min;焙烧温度为1150-1200oc,焙烧时间为10-2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底泥陶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计物料:45‑60份粉煤灰,240‑260份河底泥,15‑25份NaHCO3,0‑5份废纸。将所述物料粉磨至200目以下,然后将粉磨后的原料进行充分混合,加入适量水后,用搅拌滚团造粒的方法制备5‑20mm的料球,经预热碳化‑高温焙烧‑冷却降温而成。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变废为宝,所制备的陶粒滤料可应有于环保、能源、建筑等领域,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荣;田芬芬;李文奇;颜江;程虎得;李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路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19.1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