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1899发布日期:2020-08-14 19:50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增效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肥料对于农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的肥料利用率远低于国际水平。造成肥料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包括农田过量施肥、忽略土壤和环境养分的利用、作物产量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土壤养分损失未能得到有效阻控等。因此,提高作物产量和肥料养分的利用效率已是刻不容缓。

目前肥料增效剂生产过程中,增效剂常常会沉积在釜体底部,导致肥料增效剂生产时难以与其他配料进行充分混合,影响废料增效剂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废料增效剂生产过程沉淀影响生产质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装置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末端套接有搅拌架,装置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泵体,装置壳体的底部内侧还设置有回料桶,所述回料桶的末端焊接有倾斜设置的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底部外侧通过螺固定有回料电机,排料口的内部还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排料口的末端还设置有排料阀。

优选的,所述回料电机的输出轴与转杆的底部外侧均调节有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的外侧绕设有传动带。

优选的,所述转杆的顶部外侧焊接有螺旋推送叶片,所述螺旋推送叶片的外部与回料桶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回料桶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回料口。

优选的,所述搅拌架呈十字分布于搅拌杆的末端,且搅拌架的外侧设置有搅拌叶片。

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出水端连接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的顶部内侧。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顶部一侧连接有注油管,保温层的底部连接有排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向保温层的内部持续注入热油,为装置壳体内部的增效剂原料进行加热。

2、在搅拌杆的末端套接十字分布的搅拌架,在搅拌架的外侧设置搅拌叶片,利用高速转动的搅拌叶片实现对增效剂原料进行混合搅拌。

3、利用回料电机驱动转杆在回料桶的内部转动,使其利用顶部外侧焊接的螺旋推送叶片向上将从回料口进入的沉淀原料重新推送入装置壳体的顶部外侧,重新参与混合搅拌,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壳体、2保温层、3泵体、4注油管、5排油管、6搅拌电机、7注水管、8搅拌杆、9搅拌架、10搅拌叶片、11回料桶、12排料口、13排料阀、14回料电机、15转杆、16螺旋推送叶片、17回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包括装置壳体1,装置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装置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6,搅拌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8,搅拌杆8的末端套接有搅拌架9,装置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泵体3,装置壳体1的底部内侧还设置有回料桶11,回料桶11的末端焊接有倾斜设置的排料口12,排料口12的底部外侧通过螺固定有回料电机14,排料口12的内部还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15,排料口12的末端还设置有排料阀13;

回料电机14的输出轴与转杆15的底部外侧均调节有传动带轮,传动带轮的外侧绕设有传动带,转杆15的顶部外侧焊接有螺旋推送叶片16,螺旋推送叶片16的外部与回料桶11的内壁接触,回料桶11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回料口17,搅拌架9呈十字分布于搅拌杆8的末端,且搅拌架9的外侧设置有搅拌叶片10,泵体3的出水端连接有注水管7,注水管7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1的顶部内侧,保温层2的顶部一侧连接有注油管4,保温层2的底部连接有排油管5。

本实施例中,在装置壳体1的外侧套设保温层2,并通过保温层2设置注油管4和排油管5,通过向保温层2的内部持续注入热油,为装置壳体1内部的增效剂原料进行加热。

在装置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搅拌电机6,在其输出轴连接搅拌杆8,在搅拌杆8的末端套接十字分布的搅拌架9,在搅拌架9的外侧设置搅拌叶片10,利用高速转动的搅拌叶片10实现对增效剂原料进行混合搅拌。

在装置壳体1的底部内侧设置回料桶11,并在其内部轴承连接转杆15,利用回料电机14驱动转杆15在回料桶11的内部转动,使其利用顶部外侧焊接的螺旋推送叶片16向上将从回料口17进入的沉淀原料重新推送入装置壳体1的顶部外侧,重新参与混合搅拌,混合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包括装置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1)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2),装置壳体(1)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6),所述搅拌电机(6)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8),所述搅拌杆(8)的末端套接有搅拌架(9),装置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泵体(3),装置壳体(1)的底部内侧还设置有回料桶(11),所述回料桶(11)的末端焊接有倾斜设置的排料口(12),所述排料口(12)的底部外侧通过螺固定有回料电机(14),排料口(12)的内部还通过轴承连接有转杆(15),排料口(12)的末端还设置有排料阀(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料电机(14)的输出轴与转杆(15)的底部外侧均调节有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的外侧绕设有传动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5)的顶部外侧焊接有螺旋推送叶片(16),所述螺旋推送叶片(16)的外部与回料桶(11)的内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料桶(11)的底部外侧开设有回料口(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9)呈十字分布于搅拌杆(8)的末端,且搅拌架(9)的外侧设置有搅拌叶片(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3)的出水端连接有注水管(7),所述注水管(7)的一端延伸至装置壳体(1)的顶部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的顶部一侧连接有注油管(4),保温层(2)的底部连接有排油管(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增效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肥料增效剂生产设备,解决了现有废料增效剂生产过程沉淀影响生产质量的缺点,包括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外侧设置有保温层,装置壳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末端套接有搅拌架,装置壳体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泵体,装置壳体的底部内侧还设置有回料桶,所述回料桶的末端焊接有倾斜设置的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底部外侧通过螺固定有回料电机,利用回料电机驱动转杆在回料桶的内部转动,使其利用顶部外侧焊接的螺旋推送叶片向上将从回料口进入的沉淀原料重新推送入装置壳体的顶部外侧,重新参与混合搅拌,混合效果更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福;张玉梅;刘义国;师长海;李伟;薛远赛;王英平;石双强;梁艳;孙樱菁;管培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力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