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868645发布日期:2022-02-12 10:39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处理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污泥是由水和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固体沉淀物质。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污泥的处理和利用成为重要研究内容,现有的污泥处理方法繁多,但是都存在较多弊端。
3.以往,农村河道的清淤工程多是基于人工体力劳作的方式来完成,而大型清淤装备、清淤船只也基本上是为了港口、航道或大江大河的大规模疏浚工程而建造,无法进入中小河道进行施工,因此中小河流清淤工程一般没有非常合适的清淤装备进行施工。与农村河道清淤相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淤泥的处理问题。过去农村河道广泛存在“挖河泥”的冬季作业,并有将挖出来的河泥进行沤肥后作为肥料使用的习惯,这种习惯很自然地解决了淤泥的去向问题。而现在由于企业的发展导致了一些河道遭受了工业污水排放的污染,而农村生活方式的变化也使得一些小型工业废弃物、生活垃圾被弃置于河道之中。由于这些原因,一些河泥成为“污泥”,其性质不再适宜直接还田或经过沤肥后作为肥料使用,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中化肥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也使得原先用河泥汉制的肥料逐渐丧失了需求。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5.(一)发明目的
6.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本发明具有处理成本低;无害化处理;同时再利用。
7.(二)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s1、对河道污泥内有毒有机物、致病微生物和重金属进行处理,符合标准规定;
10.s2、选取秸杆布垛粗粉按照要求的c/n加s1中处理后的污泥;
11.s3、加入好氧发酵及除臭的菌种,并翻抛进行均匀粉碎,进行堆肥;
12.s4、堆肥完成后,进行加工处理,成为成品肥。
13.优选的,在s3中,以喷洒的方式加入好氧发酵及除臭的菌种,采取专业的翻抛机混匀粉碎。
14.优选的,在s3中,在垛体上插入温度计,对发酵的温度进行监测。
15.优选的,在s3中,参考温度的变化,每隔6天翻抛一次,保证通氧,翻抛3-4次后垛体体积减少,将发酵的两垛进行合并。
16.优选的,在合并两个垛后继续对温度进行监测,此期间每隔一周翻抛一次,翻抛三次起垛。
17.优选的,在s1-s4中的总周期需要时间为2个月左右。
18.优选的,在s2中,在污泥内含水量较高时则初次混合不需要加水,反之则需要。
19.优选的,所使用的温度计为耐高温温度计。
20.优选的,还包括可对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21.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2.将污泥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利用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将污泥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杂草种子等杀死采用城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农用技术,制成颗粒状有机复合肥,对污泥综合利用,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25.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s1、对河道污泥内有毒有机物、致病微生物和重金属进行处理,符合标准规定;
27.s2、选取秸杆布垛粗粉按照要求的c/n加s1中处理后的污泥;
28.s3、加入好氧发酵及除臭的菌种,并翻抛进行均匀粉碎,进行堆肥;
29.s4、堆肥完成后,进行加工处理,成为成品肥。
3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3中,以喷洒的方式加入好氧发酵及除臭的菌种,采取专业的翻抛机混匀粉碎,以提高发酵和除臭的效果。
31.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3中,在垛体上插入温度计,对发酵的温度进行监测,以对温度进行监测,并根据温度需求作出相应操作。
32.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3中,参考温度的变化,每隔6天翻抛一次,保证通氧,翻抛3-4次后垛体体积减少,将发酵的两垛进行合并,由于堆垛发酵消耗物质,其体积会减少,一方面将两垛合并保证继续发酵,另一方面合并则解除占用不必要的场地,合并后进入至二次发酵期。
33.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合并两个垛后继续对温度进行监测,此期间每隔一周翻抛一次,翻抛三次起垛。
34.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1-s4中的总周期需要时间为2个月左右。
35.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s2中,在污泥内含水量较高时则初次混合不需要加水,反之则需要。
36.需要说明的是,堆肥的过程伴随着两次升温,因此对其分为三个阶段:
37.起始阶段:不耐高温的细菌分解有机物中易降解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同时放出热量使温度上升,温度可达15-40℃。
38.高温阶段:耐高温细菌迅速繁殖,在有氧条件下,大部分较难降解的蛋白质、纤维等继续被氧化分解,同时放出大量热能,使温度上升至60-70℃。当有机物基本降解完,嗜热
菌因缺乏养料而停止生长,产热随之停止,堆肥的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稳定在40℃,堆肥基本达到稳定,形成腐殖质。
39.熟化阶段:冷却后的堆肥,一些新的微生物借助残余有机物而生长,将堆肥过程最终完成。
40.从发酵历程可分为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好氧堆肥的中温、高温两个阶段的微生物代谢过程称为一次发酵,它从发酵初期开始,经中温、高温然后达到温度开始下降的整个过程,一般需20-25天,以高温阶段持续时间较长二次发酵为经一次发酵后,堆肥物料中的大部分易降解的有机物已被微生物降解,但还有一部分易降解和大量难降解的有机物存在,需将其和并堆放进行二次发酵,使其腐熟,致使整个发酵周期需时2个月左右。
41.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技术特征:
1.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对河道污泥内有毒有机物、致病微生物和重金属进行处理,符合标准规定;s2、选取秸杆布垛粗粉按照要求的c/n加s1中处理后的污泥;s3、加入好氧发酵及除臭的菌种,并翻抛进行均匀粉碎,进行堆肥;s4、堆肥完成后,进行加工处理,成为成品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以喷洒的方式加入好氧发酵及除臭的菌种,采取专业的翻抛机混匀粉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在垛体上插入温度计,对发酵的温度进行监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3中,参考温度的变化,每隔6天翻抛一次,保证通氧,翻抛3-4次后垛体体积减少,将发酵的两垛进行合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合并两个垛后继续对温度进行监测,此期间每隔一周翻抛一次,翻抛三次起垛。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s4中的总周期需要时间为2个月左右。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在污泥内含水量较高时则初次混合不需要加水,反之则需要。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使用的温度计为耐高温温度计。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对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处理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河道污泥内有毒有机物、致病微生物和重金属进行处理,符合标准规定;S2、选取秸杆布垛粗粉按照要求的C/N加S1中处理后的污泥;S3、加入好氧发酵及除臭的菌种,并翻抛进行均匀粉碎,进行堆肥;S4、堆肥完成后,进行加工处理,成为成品肥。本发明提出一种河道污泥治理用无害化处理方法,本发明具有处理成本低;无害化处理;同时再利用;将污泥进行好氧堆肥处理,利用好氧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将污泥中的病原菌、寄生虫(卵)、杂草种子等杀死采用城市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农用技术,制成颗粒状有机复合肥,对污泥综合利用,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环保产业的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韦志浩 王浩祺 尤天成 白哲 丁涛 王海辉 徐恩方 杨志行 化月花 孙荟萍 蔺爱国 孟凡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化中科(东营)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