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26118发布日期:2021-12-29 13:3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蔬菜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面临种种的问题,其中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瓶颈问题。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步伐加快,对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农业环境问题就是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都是以传统的粗放型方式在发展,一方面造成了大量农业废弃物的随意堆放,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大量的农业废弃物还含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因此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3.现有技术中往往都是通过将蔬菜废物转化成沼气,蔬菜转化成沼气对蔬菜的利用率低下,有些现有技术通过发酵将蔬菜废物转化成肥料,但是,转化过程往往都是直接对蔬菜废物进行发酵,转化周期长,转化后依旧会产生份蔬菜废弃物,不能对蔬菜废物充分利用。
4.为此,我们提出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蔬菜废物的利用率低下且转化周期长凳问题,而提出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包括上料平台、反应釜和多个发酵罐,所述上料平台上设有传送装置和碎料机,所述上料平台靠近传送装置的两侧设有分拣平台,所述碎料机上设有第一提升绞龙,所述第一提升绞龙远离碎料机的一端设有压碎机,所述压碎机远离第一提升绞龙的一端设有第二提升绞龙,所述第二提升绞龙远离压碎机的一端设有固体上料机,所述固体上料机与反应釜连通,所述反应釜周围设有反应平台,所述反应釜通过输液管与多个发酵罐连通,所述反应釜通过出料管密封连接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远离反应釜的一端设有空压脱水机,所述空压脱水机远离沉淀池的一端与多个发酵罐连通。
8.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内通过多个支杆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头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棒。
9.优选的,所述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接平台,所述承接平台上开设有多个网格孔,所述承接平台上设有多个导料板。
10.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置于输液管的上侧,所述承接平台置于出料管和输液管之间。
11.优选的,所述空压脱水机远离沉淀池的一端设有收纳池,所述反应平台和所述上料平台上均设有扶梯。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将蔬菜废物进行分拣、打碎和挤压,将蔬菜的汁液提取出来与蔬菜分开发
酵,从而大大提升了蔬菜的发酵速率,通过承接平台可以让蔬菜汁液与蔬菜本体共同进行反应,但是在出料时可以分开出料,有利于提高蔬菜反应的速率,通过搅拌棒可以使蔬菜和汁液反应的更充分;
14.2、通过沉淀池和空压脱水机可以对固体的蔬菜进行脱水,彻底将蔬菜内的汁液分离出来,提高蔬菜的利用率,而分离后的固体蔬菜则可以制作成固体肥料,因此,整个蔬菜废物回收中蔬菜的浪费交少,大大提高了蔬菜费用的利用率,蔬菜汁液在发酵罐里发酵的速率更快,发酵周期短,提高了液体肥料的制作速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上料平台、2反应釜、3发酵罐、4碎料机、5传送装置、6分拣平台、7第一提升绞龙、8压碎机、9第二提升绞龙、10固体上料机、11反应平台、12沉淀池、13空压脱水机、14收纳池、15扶梯、16支杆、17电机、18转杆、19搅拌棒、20承接平台、21导料板、22出料管、23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9.参照图1

2,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包括上料平台1、反应釜2和多个发酵罐3,上料平台1上设有传送装置5和碎料机4,上料平台1靠近传送装置5的两侧设有分拣平台6,碎料机4上设有第一提升绞龙7,第一提升绞龙7远离碎料机4的一端设有压碎机8,压碎机8远离第一提升绞龙7的一端设有第二提升绞龙9,第二提升绞龙9远离压碎机8的一端设有固体上料机10,固体上料机10与反应釜2连通,反应釜2周围设有反应平台11,反应釜2通过输液管23与多个发酵罐3连通,反应釜2通过出料管22密封连接有沉淀池12,沉淀池12远离反应釜2的一端设有空压脱水机13,空压脱水机13远离沉淀池12的一端与多个发酵罐3连通;
20.反应釜2内通过多个支杆16固定连接有电机17,电机17的输出头固定连接有转杆18,转杆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棒19,转杆18远离电机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接平台20,承接平台20上开设有多个网格孔,承接平台20上设有多个导料板21,出料管22置于输液管23的上侧,承接平台20置于出料管22和输液管23之间,空压脱水机13远离沉淀池12的一端设有收纳池14,反应平台11和上料平台1上均设有扶梯15通过将蔬菜废物进行分拣、打碎和挤压,将蔬菜的汁液提取出来与蔬菜分开发酵,从而大大提升了蔬菜的发酵速率,通过承接平台20可以让蔬菜汁液与蔬菜本体共同进行反应,但是在出料时可以分开出料,有利于提高蔬菜反应的速率,通过搅拌棒19可以使蔬菜和汁液反应的更充分,通过沉淀池12和空压脱水机13可以对固体的蔬菜进行脱水,彻底将蔬菜内的汁液分离出来,提高蔬菜的利用率,而分离后的固体蔬菜则可以制作成固体肥料,因此,整个蔬菜废物回收中蔬菜的浪费交少,大大提高了蔬菜费用的利用率,蔬菜汁液在发酵罐3里发酵的速率更快,发酵周期短,提高了液体肥料的制作速率。
2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蔬菜废物置于传送装置5上,在分拣平台6上分拣杂质,蔬菜进入碎料机4进行碎料,通过第一绞龙将碎料机4内的蔬菜碎料传送至压碎机8,将蔬菜碎料挤压,使蔬菜汁液脱离出来,通过第二绞龙将压碎机8内的蔬菜传送至反应釜2中,同时将蔬菜汁液置于反应釜2中共同反应,启动电机17,电机17通过转杆18带动搅拌棒19搅拌物料,使反应更充分,反应结束后,打开输液管23,将蔬菜汁液倒入发酵罐3中,汁液导入完毕后提高转杆18的转速,使承接平台20上的蔬菜固体通过离心力从出料管22进入沉淀池12中,沉淀一段时间后通过空压脱水机13进一步将蔬菜汁液分离,将固体的蔬菜制作成固体肥料,蔬菜汁液导入发酵罐3中发酵成液体肥料,从而提高蔬菜的利用率。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包括上料平台(1)、反应釜(2)和多个发酵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平台(1)上设有传送装置(5)和碎料机(4),所述上料平台(1)靠近传送装置(5)的两侧设有分拣平台(6),所述碎料机(4)上设有第一提升绞龙(7),所述第一提升绞龙(7)远离碎料机(4)的一端设有压碎机(8),所述压碎机(8)远离第一提升绞龙(7)的一端设有第二提升绞龙(9),所述第二提升绞龙(9)远离压碎机(8)的一端设有固体上料机(10),所述固体上料机(10)与反应釜(2)连通,所述反应釜(2)周围设有反应平台(11),所述反应釜(2)通过输液管(23)与多个发酵罐(3)连通,所述反应釜(2)通过出料管(22)密封连接有沉淀池(12),所述沉淀池(12)远离反应釜(2)的一端设有空压脱水机(13),所述空压脱水机(13)远离沉淀池(12)的一端与多个发酵罐(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2)内通过多个支杆(16)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的输出头固定连接有转杆(18),所述转杆(18)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棒(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8)远离电机(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承接平台(20),所述承接平台(20)上开设有多个网格孔,所述承接平台(20)上设有多个导料板(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22)置于输液管(23)的上侧,所述承接平台(20)置于出料管(22)和输液管(23)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脱水机(13)远离沉淀池(12)的一端设有收纳池(14),所述反应平台(11)和所述上料平台(1)上均设有扶梯(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蔬菜废弃物资源利用装置,包括上料平台、反应釜和多个发酵罐,所述上料平台上设有传送装置和碎料机,所述上料平台靠近传送装置的两侧设有分拣平台,所述碎料机上设有第一提升绞龙,所述第一提升绞龙远离碎料机的一端设有压碎机,所述压碎机远离第一提升绞龙的一端设有第二提升绞龙,所述第二提升绞龙远离压碎机的一端设有固体上料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将蔬菜废物进行分拣、打碎和挤压,将蔬菜的汁液提取出来与蔬菜分开发酵,从而大大提升了蔬菜的发酵速率,通过承接平台可以让蔬菜汁液与蔬菜本体共同进行反应,但是在出料时可以分开出料,有利于提高蔬菜反应的速率,通过搅拌棒可以使蔬菜和汁液反应的更充分。更充分。更充分。


技术研发人员:梁华贞 陈育辉 王锐锋 李建海 龙柄军 陈海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胜天农业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