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慈菇中草药缓释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67291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慈菇中草药缓释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的配方,尤其是一种慈菇中草药缓释肥,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慈菇,亦称“华夏慈菇”、“水芋”。单子叶植物,泽泻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大。叶丛生,基部有许多根须。根部附近生出纤细匍匐枝,秋后枝端膨大呈球茎,球茎直径达3CM。叶片箭形,宽大,长20?30cm,叶基部左右两侧的裂片长度超过中央片。叶柄较粗壮,长50?80cm。花序圆锥形。华东各地均有栽培,地下球茎可食用。
[0003]随着肥料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许多农民朋友都在考虑如何不过多地加大投入而要保证让作物吃饱吃好,于是他们开始重视缓释肥与控释肥的使用。
[0004]一般对于慈菇的施肥方式不利于施肥量的计算,容易造成浪费,并且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因此,需要一种针对慈菇的专用中草药缓释肥。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慈菇中草药缓释肥的配方。这种肥料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节省肥料成本,防止土壤的盐碱化,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0006]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慈菇中草药缓释肥,是通过将余甘子,苣英菜,鱼腥草,瓜姜皮,莲子心以及添加剂混合而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余甘子:18?22份;苣英菜:12?15份;鱼腥草:20?24份;瓜姜皮:18?24份;莲子心:10?12份;蒲公英:1?3份;酸枣仁:1?4份;芦根:2?3份;乌桕:3?12份;白果:3?5份。
[0007]本发明的优点是:肥料用量减少,利用率提高。缓释肥肥效比一般未包膜的长30天以上,淋溶挥发损失减少,肥料用量比常规施肥可以减少10?20%,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施用方便,省工安全。可以与速效肥料配合作基肥一次性施用,施肥用工减少三分之一左右,并且施用安全,防肥害。增产增收。施用后表现肥效稳长,后期不脱力,抗病抗倒,增产5%以上。既供给植物养分,又能达到免耕种植。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9]实施例1:
[0010]各种组分按照以下比例混合:余甘子:18份;苣英菜:12份;鱼腥草:20份;瓜姜皮:18份;莲子心:10份;添加剂:2份;其中添加剂包括:蒲公英:1份;酸枣仁:1份;芦根:
2份;乌桕:3份;白果:3份。
[0011]实施例2:
[0012]各种组分按照以下比例混合:余甘子:22份;苣英菜:15份;鱼腥草:24份;瓜姜皮:24份;莲子心:12份;添加剂:6份;其中添加剂包括:蒲公英:3份;酸枣仁:4份;芦根:3份;乌桕:12份;白果:5份。
[0013]本发明肥料对慈菇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慈菇生长密度、百芽重、标准芽叶长的增加。本发明在试验慈菇按每亩40公斤施肥,慈菇干叶产量达到148.6kg/亩,采用传统氮磷肥料的慈菇干叶产量89.3kg/亩,产量明显提高。
【主权项】
1.一种慈菇中草药缓释肥,其特征是: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余甘子:18?22份;苣英菜:12?15份;鱼腥草:20?24份;瓜姜皮:18?24份;莲子心:10?12份;蒲公英:I?3份;酸率仁?4份;芦根:2?3份;乌桕:3?12份;白果:3?5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慈菇中草药缓释肥,其特征是: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余甘子:18~22份;苣英菜:12~15份;鱼腥草:20~24份;瓜姜皮:18~24份;莲子心:10~12份;蒲公英:1~3份;酸枣仁:1~4份;芦根:2~3份;乌桕:3~12份;白果:3~5份。本发明提供的肥料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节省肥料成本,防止土壤的盐碱化,符合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IPC分类】C05G3-00
【公开号】CN104788222
【申请号】CN201510198268
【发明人】平越
【申请人】平越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