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的中控分析方法

文档序号:3657760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的中控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控分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 的中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酚聚苯醚是一种能耐较高温度的热塑性工程塑料,是世界五大通用工程塑料之 一。在宽广的温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玻璃化温度210°C,为热塑性塑料 中最高的,具有优良的耐酸、耐碱、耐化学试剂,在高压蒸汽中反复使用其性能均无明显变 化的特点。通常生产聚苯醚的方法包括在含有配合物金属催化剂和含氧气体存在下至 少一种单价酚在有机溶剂中发生氧化耦合反应形成聚苯醚(美国专利US 3306875,US 3442858),并在通氧结束后进行一定时间的熟化,或称为平衡反应,并通过从反应混合物中 除去催化剂而终止反应。虽然单价酚的氧化耦合机理尚有争议,但单价酚与聚苯醚会发生重排反应(Bolon D. A. , Free-Radical redistibution of phenol dimers[J], Org. Chem. ,1967, (32) 1584-1590.),使聚苯醚的分子量降低。所以,在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反应结束后,通氧 停止,此时反应液中若存在单价酚,在熟化阶段,会导致聚苯醚分子量的降低。因此,一方面 会导致单价酚原料的浪费,及在溶剂回收阶段对溶剂的污染;另一方面会导致目标聚苯醚 产品粘度或分子量控制的偏差。因此,研究一种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的中控分析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的中控分析方法。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的中控分析方法, 其包括在聚苯醚生产的氧化耦合工段中,使用气相色谱分析反应液中单价酚的含量。本发明的中控分析方法,所述气相色谱的色谱条件为毛细管色谱柱PEG20M 30mX0. 32匪X0. 5 μ m,氢火焰检测器;气化室温度240-250°C ;柱温210-220°C ;柱前压 0. 05-0. 06MPa ;进样量0. 1-1 μ 1 ;测定方法归一化法。本发明对聚苯醚的生产方法没有特别限定,通常是在含有配合物金属催化剂和含 氧气体存在的条件下,将至少一种单价酚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氧化耦合反应生成聚苯醚,然 后在通氧结束后进行一定时间的熟化,最后通过从反应混合物中除去催化剂而终止反应。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中控分析方法,其是在聚苯醚生产的氧化耦合工段,每隔一定 时间(如10分钟)采集一定量的反应液,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反应液中单价酚的含量,从而 调节反应条件,控制单价酚的残余量至质量百分含量0. 05%以下,表明氧化耦合反应完成, 然后停止通氧,进行熟化等后续步骤。本发明中,所述聚苯醚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的中控分析方法,包括在聚苯醚生产的氧化耦合工 段中,使用气相色谱分析反应液中单价酚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色谱的色谱条件为毛 细管色谱柱PEG20M 30mX0. 32mmX 0. 5 μ m,氢火焰检测器;气化室温度240-250°C ;柱温 210-2200C ;柱前压0. 05-0. 06MPa ;进样量0. 1-1 μ 1 ;测定方法归一化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醚具有式I所示的 结构式I其中,Xp &、&及&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C1-C4的烷基、卤素取代的C1-C3烷 基、C1-C2的烷氧基;聚合度η为3-1000,数均分子量为300-1000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及&各自独立地为H、 Cl、Br、F、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氯甲基、氯丙基、溴甲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价酚为聚苯醚的单 体,具有式II所示的结构其中,Xp &、&及&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C1-C4的烷基、卤素取代的C1-C3烷 基、C1-C2的烷氧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及&各自独立地为H、 Cl、Br、F、甲基、乙基、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氯甲基、氯丙基、溴甲基、甲氧基或乙氧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的中控分析方法,包括在聚苯醚生产的氧化耦合工段中,使用气相色谱分析反应液中单价酚的含量。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聚苯醚生产中氧化耦合工段的中控分析方法,其为基于气相色谱测定氧化耦合工段反应液中单价酚的含量,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测定反应液中单价酚的残余量,从而能够调节反应条件,控制单价酚的残余量至质量百分含量0.05%以下,避免了因存在单价酚而导致的聚苯醚分子量降低、聚苯醚产品粘度或分子量控制产生偏差等现有问题。
文档编号C08G65/38GK102072943SQ20101056235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刘宇辉, 张洪波, 张雪芹, 李瑞亢, 胡衍平 申请人: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蓝星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