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和运输循环核酸样本的真空血液采集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85544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保存和运输循环核酸样本的真空血液采集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真空血液采集管,特别是一种保存和运输循环核酸样本的真空血液采集管。



背景技术:

循环核酸是一种存在于全血血浆和血清中的核酸,循环核酸也叫胞外核酸,循环核酸可通过对血液的采集来获取,所以如何保存和运输含有循环核酸的样本,是很现实的技术问题,为此人们开发了用于保存和运输循环核酸样本的采集管,但目前的用于保存和运输循环核酸样本的采集管或相应的真空采血管,存在着明显缺陷,主要表现在采集管中所添加的保存液,基本上是甲醛释放剂类的保存液,如烷基脲类,由于该保存液会出现蛋白与核酸交联、蛋白与蛋白交联及核酸与核酸交联的问题,所以致使循环核酸提取量很低,无法满足临床需要,尤其是肿瘤循环核酸(包括dna和rna),其含量本身就很低,导致提取量更低,所以无法提取到足够的肿瘤循环核酸;另外,甲醛对循环核酸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就更进一步降低了循环核酸的提取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导致循环核酸提取量偏低的缺陷,发明一种在常温下不影响后续qpcr实验的保存和运输循环核酸样本的真空血液采集管。

本发明是按照下面的方式来实现的:所述保存和运输循环核酸样本的真空血液采集管,由原管、胶塞和保护帽构成,原管被抽成真空,胶塞密封于原管上,其特征在于:原管内设有复合添加剂,复合添加剂由螯合剂、酶抑制剂、渗透压剂、抗氧剂、细胞凋亡抑制剂、细胞膜稳定剂、缓冲液混合而成。

所述原管内设有托架,托架上设有内管,内管的底部设有与原管相通的通道,内管内设有过滤芯,过滤芯之上方的内管6的管壁上喷涂有抗凝剂或促凝剂的载药层,复合添加剂位于原管的底部,胶塞压在内管的管口上,使原管和内管同时被密封。

所述原管内设有托架,托架上设有内管,内管的底部设有与原管相通的通道,内管内设有过滤芯,过滤芯之上设有涂有抗凝剂或促凝剂的载药片,复合添加剂位于原管的底部,胶塞压在内管的管口上,使原管和内管同时被密封。

所述过滤芯由非织造布折叠而成的过滤材料和孔隙塑料组成。

所述原管用pet材料制作;胶塞用丁基橡胶制作;内管用pp、pet塑料材料制作。

所述复合添加剂按重量份的配比如下:

螯合剂0.1-40;优选1-15;

酶抑制剂0.001-20;优选0.01-10;

渗透压剂0.1-10;优选0.5-5;

抗氧剂0.01-10;优选0.1-5;

细胞凋亡抑制剂0.01-50;优选0.05-30;

细胞膜稳定剂0.1-10;优选0.5-5;

缓冲液30-90;优选35-80;

配制时,首先在烧杯中加入缓冲液,然后按所述重量份将其余添加剂称重加入缓冲液,再用磁力搅拌器混合搅拌,最后装入试剂瓶密封保存即可。

所述螯合剂包括egta、edta盐、柠檬酸盐、水蛭素、草酸盐的一种或他们的组合;

酶抑制剂包含羟甲基甘氨酸钠、焦碳酸二乙酯(depc)、氟化钠、抑肽酶、氧钒核糖核苷复合物、rnasininhibitor、异硫氰酸胍、sds、尿素、硅藻土、苯甲基磺酰氟(pmsf)、egta、edta盐、柠檬酸盐、ata、亮肽素、胰蛋白酶抑制剂、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原钒酸钠、胃蛋白酶抑制剂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渗透压剂包括nacl、蔗糖、海藻糖、二羟基丙酮、果糖、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甲酰胺;n,n-二甲基丙酰胺、山梨糖醇、硫酸铵、醋酸铵、甘露醇、二甲基亚砜、甘油、甲酰胺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抗氧剂包括β-巯基乙醇、亚硫酸钠、亚硫酸铵、二硫赤藓糖醇、色甘酸二钠、腺苷、卵磷脂、二硫苏糖醇、半胱氨酸、亚硫酸钠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细胞凋亡抑制剂包括茶碱、peg、半胱天冬酶抑制剂q-vd-oph,z-val-ala-asp(ome)fmk)、褪黑素、甘油醛、腐胺、多胺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细胞膜稳定剂包含蔗糖、葡萄糖、腺苷、甘氨酸、ß-环糊精、高锰酸盐、重铬酸盐、高氯酸盐、碘酸盐、表面活性剂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缓冲液包含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磷酸二氢钾-氢氧化钠缓冲液、醋酸-醋酸钠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巴比妥纳-盐酸缓冲液、tris-hcl缓冲液、硼酸-硼砂缓冲液、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甘氨酸-盐酸缓冲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的一种。

所述抗凝剂为edta盐、柠檬酸盐、水蛭素、草酸盐的一种;

所述促凝剂为二氧化硅悬浊液。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本发明除了可以使采集的样本在常温条件下保持全血初始状态7-14天不腐败外,还可保证全血血浆或血清中循环核酸不降解,全血细胞不凋亡不破裂,确保离心后的血浆或血清中存在的循环核酸不受基因组核酸的污染,避免甲醛缓释剂类保存液的交联作用对后续实验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2是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3是第三实施例结构图

图4是案例一检测结果图表

图5是案例二检测结果图表

图6是案例三检测结果图表

图7是案例四检测结果图表

图8是案例五检测结果图表

图中:1原管2胶塞3保护帽

4复合添加剂5托架6内管

7通道8过滤芯9载药层

10载药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所述保存和运输循环核酸样本的真空血液采集管,由原管1、胶塞2和保护帽3构成,原管1被抽成真空,胶塞2密封于原管1上,其特征在于:原管1内设有复合添加剂4,复合添加剂4由螯合剂、酶抑制剂、渗透压剂、抗氧剂、细胞凋亡抑制剂、细胞膜稳定剂、缓冲液混合而成。

如图2所示,所述原管1内设有托架5,托架5上设有内管6,内管6的底部设有与原管1相通的通道7,内管6内设有过滤芯8,过滤芯8之上方的内管6的管壁上喷涂有抗凝剂或促凝剂的载药层9,复合添加剂4位于原管1的底部,胶塞2压在内管6的管口上,使原管1和内管6同时被密封。

如图3所示,所述原管1内设有托架5,复合添加剂4置于原管内底部,托架5上设有内管6,内管6的底部设有与原管1相通的通道7,内管6内设有过滤芯8,过滤芯8上设有涂有抗凝剂或促凝剂的载药片10,胶塞2同时封闭在内管6和原管1的管口上。

所述过滤芯8由非织造布折叠而成的过滤材料和孔隙塑料组成。

所述原管1用pet材料制作;胶塞2用丁基橡胶制作;内管6用pp、pet塑料材料制作。

使用中,当临床需要提取血浆循环核酸时,应选用载药层9或载药片10只涂抗凝剂的采集管;当临床需要提取血清循环核酸时,应选用载药层9或载药片10只涂促凝剂的采集管。

下面通过几个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案例1

将所述重量份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缓冲液倒入烧杯,然后按所述的重量份将edta盐、尿素、n,n-二甲基甲酰胺、β-巯基乙醇、半胱天冬酶抑制剂q-vd-oph、甘氨酸加入缓冲液中,待搅拌均匀后即为复合添加剂。将上述复合添加剂取0.2ml加入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原管中,预置真空并压塞制作成真空采血管。用制作好的真空采血管抽取3名受试者血液,并于0天、3天、7天、14天观察血液样本中细胞保存状态并用qpcr检测相应血浆ct值,见图4所示的检测结果。

案例2

将案例1所述制的复合添加剂,取0.2ml加入到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原管中,将带有过滤芯的内管放入原管内,内管内壁喷涂20微升edta盐,预置真空并压塞制作成真空采血管。用制作好的真空采血管抽取3名受试者血液,并于0天、3天、7天、14天观察血浆有无细胞碎片并用qpcr检测相应血浆ct值,见图5所示的检测结果。

案例3

将所述重量份的重量份磷酸盐缓冲液加入到烧杯,然后按所述重量份的edta盐、egta、尿素、二羟基丙酮、亚硫酸钠、半胱天冬酶抑制剂q-vd-oph,ß-环糊精加入缓冲液中,待搅拌均匀后即为复合添加剂。

将上述复合添加剂取0.2ml加入到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原管中,预置真空并压塞制作成真空采血管。用制作好的真空采血管抽取3名受试者血液,并于0天、3天、7天、14天观察血液样本细胞保存状态并用qpcr检测相应血浆ct值,见图6所示的检测结果。

案例4

将案例3的复合添加剂取0.2ml加入到第二实施例所述的原管中,将带有过滤芯的内管放入原管内,内管内壁喷涂20微升edta盐,预置真并压塞制作成真空采血管。用制作好的真空采血管抽取3名受试者血液,并于0天、3天、7天、14天观察血浆有无细胞碎片并用qpcr检测相应血浆ct值,见图7所示的检测结果。

案例5

将实施例3的复合添加剂取0.2ml加入到第三实施例所述的原管中,将带有过滤芯的内管放入原管内,内管内装入喷涂有edta盐的载药片,然后预置真空并压塞制作成真空采血管。用制作好的真空采血管抽取3名受试者血液,并于0天、3天、7天、14天观察血浆有无细胞碎片并用qpcr检测相应血浆ct值,见图8所示的检测结果。

本发明经测试,证明其完全适合于在常温下全血循环游离核酸样本的抽取和保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案例,并不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基础上做的改进、修改或替换,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