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白干燥用串联管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9013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玉米淀粉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蛋白干燥用串联管束机。



背景技术:

玉米淀粉生产过程中,经压滤机压成滤饼后,进入管束机进行干燥。目前,蛋白干燥多采用高温并联的管束机,但由于管束温度高,生产出来的蛋白粉颜色深、感官差,且管束机出来的废液中带有少量蛋白,直接排走造成蛋白的流失。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白干燥用串联管束机,采用低温串联管束机,延长物料的流程,减少蛋白含量损失,提高蛋白粉的感官,颜色好,进一步提高蛋白粉出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蛋白干燥用串联管束机,包括进料绞龙,所述进料绞龙通过下料管线连接第一管束机,第一管束机串联第二管束机,第二管束机连接地绞龙,地绞龙通过提升机把物料提升至滚筒筛,滚筒筛筛分后物料经出料管道由出料口排出。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束机和第二管束机内设有反料绞龙,用于把物料排出至管束机外。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束机和第二管束机之间增设一混料机。所述混料机顶部设有加浆口,底部连接第一绞龙,第一绞龙排出的物料经第二粉碎磨由第二绞龙导入第一管束机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管束机反料绞龙排出的物料经第一粉碎磨由输料管道进入混料机中。第一管束机内的物料为粉末和块状混合,第一粉碎磨把块状物料进一步粉碎,再进入第二管束机中进一步干燥。第一管束机排出的物料进入混料机中,再通过顶部的加浆口加入新鲜的玉米浆,物料与玉米浆混合均匀后再进入第二管束机进行干燥,提高了蛋白粉的质量。

进一步,所述滚筒筛与出料管道之间设有粉碎磨。其中,所述粉碎磨包括第三粉碎磨和第四粉碎磨,经滚筒筛筛分后,达到要求的物料经第三粉碎磨进一步粉碎后由出料口排出入库;达不到生产要求的粉末颗粒,则由第四粉碎磨进一步粉碎后再进入第一管束机进行循环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把原先的高温并联管束机改用低温串联管束机,降低了管束干燥的温度,提高了蛋白质量、改善了蛋白感官颜色;采用串联管束机,可延长物料的行程,使得物料进一步粉碎干燥,提高了蛋白粉得率,减少蛋白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绞龙,2-下料管线,3-混料机,4-加浆口,5-输料管道,6-滚筒筛,7-第三粉碎磨,8-第四粉碎磨,9-提升机,10-第一粉碎磨,11-第一管束机,12-反料绞龙,13-第一绞龙,14-第二粉碎磨,15-第二绞龙,16-第二管束机,17-反料绞龙,18-地绞龙,19-出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蛋白干燥用串联管束机,包括进料绞龙1,所述进料绞龙1通过下料管线2连接第一管束机11,第一管束机11串联第二管束机16,第二管束机16连接地绞龙18,地绞龙18通过提升机9把物料提升至滚筒筛6,滚筒筛6筛分后物料经出料管道19由出料口排出。

所述第一管束机11和第二管束机16内分别设有反料绞龙12、17,用于把物料排出至管束机外。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束机11和第二管束机16之间增设一混料机3。所述混料机3顶部设有加浆口4,底部连接第一绞龙13,第一绞龙13排出的物料经第二粉碎磨14由第二绞龙15导入第一管束机11内。

所述第一管束机11反料绞龙12排出的物料经第一粉碎磨10由输料管道5进入混料机3中。第一管束机11内的物料为粉末和块状混合,第一粉碎磨10把块状物料进一步粉碎,再进入第二管束机16中进一步干燥。第一管束机11排出的物料进入混料机3中,再通过顶部的加浆口4加入新鲜的玉米浆,物料与玉米浆混合均匀后再进入第二管束机16进行干燥,提高了蛋白粉的质量。

所述滚筒筛6与出料管道19之间设有第三粉碎磨7和第四粉碎磨8,经滚筒筛6筛分后,达到要求的物料经第三粉碎磨7进一步粉碎后经出料管道19由出料口排出入库;达不到生产要求的粉末颗粒,则由第四粉碎磨8进一步粉碎后再进入第一管束机11进行循环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