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生化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8003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生化培养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培养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生化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生化培养箱具有温度可控的功能,是生物、遗传工程、医学、卫生防疫、环境保护、农林畜牧等行业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生产单位或部门实验室的重要实验设备,广泛应用于低温恒温试验、培养试验、环境试验等。

传统的生化培养箱的加热方式大多采用电加热空气传导热量的方式对培养箱内部的温度进行调控,然而,由于空气传导热量的方式存在加热速度快,传热不均匀,温度波动比较大,不易进行控制,不能满足一些温度控制要求高的细菌、霉菌及微生物的培养。因此,设计一款培养箱内部温度均匀、波动小且易于控制的生化培养箱一定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专利申请号201520120693.8公开了一种生化培养箱,包括保温箱体,电气控制系统位于箱体上部,热湿处理系统位于实验仓正上方 ;循环风机连接热湿处理系统位于实验舱顶部正上方,实验舱内侧壁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实验舱设置有实验舱隔板,箱体内壁和实验舱隔板之间形成循环通风道,实验舱体下部设置有实验舱通风隔板。具有制冷、制热、除湿、加湿及通风等功能,可以实现对温度和湿度的较精确的控制。制冷、制热、除湿均由半导体制冷器实现。该实用新型可实现将室内的温度、湿度控制在设定值附近,并对控制精度和控制功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该实用新型采用电加热空气热传导的方式仅型温度控制,存在培养箱内部温度不均匀、温度波动大且不易控制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生化培养装置,解决了培养箱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培养箱内部温度的控制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生化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空心结构且底座内部设置隔板将所述底座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左侧的设备室和右侧的液体室,所述设备室内设置水泵和PLC控制器,所述水泵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水泵的抽水端伸入所述液体室内,所述液体室底部设置加热器且所述加热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底座上部设置前侧面设置开口的立方壳体,所述立方壳体内部设置培养箱体,所述培养箱体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连接;

所述培养箱体包括底部和前侧面均设置开口的立方隔热体、设置在所述立方隔热体内表面且通过螺栓与所述立方隔热体相连接的立方导热体以及横向设置在所述立方导热体内部的若干个培养盘,所述立方隔热体的内表面开设一条蛇形水槽,所述立方隔热体的左侧板下部开设进水孔,所述立方隔热体的右侧板下部开设出水孔,所述蛇形水槽的左端与所述进水孔相连通,所述蛇形水槽的右端与所述出水孔相连通;

所述进水孔内设置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下端伸入所述设备室内且与所述水泵的出水端相连接;

所述出水孔内设置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下端伸入所述液体室内;

所述液体室的右侧开设加水孔,所述加水孔内设置堵头;

所述立方壳体的前侧面开口处设置左右推拉式的密封门。

进一步的,所述立方导热体的顶部内表面和所述液体室的底部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立方壳体左侧设置显示器,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显示器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门的左侧设置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盘上设置若干个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轮子。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门上设置观察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生化培养箱内部温度不均匀、保温过程中温度波动大不易控制的缺点,采用电加热水传导热量的方式对培养箱内部温度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温度传导的均匀性及温度可控性。采用在底座上部设置立方壳体的结构对设置在立方壳体内部的培养箱体起到保护及保温的作用;而培养箱包括底部和前侧面均设置开口的立方隔热体、设置在立方隔热体内表面且通过螺栓与立方隔热体相连接的立方导热体以及横向设置在立方导热体内部的若干个培养盘,培养箱采用双层结构,并通过设置在立方隔热体的内表面的一条蛇形水槽将热量通过蛇形水槽内的水对立方导热体进行导热,从而能够准确控制培养箱内部的温度,同时立方隔热体与立方导热体之间通过螺栓紧固,既牢固又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培养箱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培养箱内部温度的控制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向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至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智能生化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空心结构且底座1内部设置隔板2将所述底座1的内部空间分割为左侧的设备室3和右侧的液体室4,所述设备室3内设置水泵5和PLC控制器6,所述水泵5与所述PLC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水泵5的抽水端7伸入所述液体室4内,所述液体室4底部设置加热器8且所述加热器8与所述PLC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底座1上部设置前侧面设置开口的立方壳体9,所述立方壳体9内部设置培养箱体,所述培养箱体的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底座1连接。

所述培养箱体包括底部和前侧面均设置开口的立方隔热体10、设置在所述立方隔热体10内表面且通过螺栓与所述立方隔热体10相连接的立方导热体11以及横向设置在所述立方导热体11内部的5个培养盘12,所述立方隔热体10的内表面开设一条蛇形水槽13,所述立方隔热体10的左侧板下部开设进水孔14,所述立方隔热体10的右侧板下部开设出水孔15,所述蛇形水槽13的左端与所述进水孔14相连通,所述蛇形水槽13的右端与所述出水孔15相连通。

所述进水孔14内设置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下端伸入所述设备室3内且与所述水泵5的出水端17相连接。

所述出水孔15内设置出水管18,所述出水管18下端伸入所述液体室4内。

所述液体室4的右侧开设加水孔19,所述加水孔19内设置堵头20。

所述立方壳体9的前侧面开口处设置左右推拉式的密封门21。

所述立方导热体11的顶部内表面和所述液体室4的底部均设置温度传感器26,所述立方壳体9左侧设置显示器27,且所述温度传感器26和所述显示器27均与所述PLC控制器6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生化培养箱内部温度不均匀、保温过程中温度波动大不易控制的缺点,采用电加热水传导热量的方式对培养箱内部温度进行控制,大大提高了温度传导的均匀性及温度可控性。采用在底座上部设置立方壳体的结构对设置在立方壳体内部的培养箱体起到保护及保温的作用;而培养箱包括底部和前侧面均设置开口的立方隔热体、设置在立方隔热体内表面且通过螺栓与立方隔热体相连接的立方导热体以及横向设置在立方导热体内部的若干个培养盘,培养箱采用双层结构,并通过设置在立方隔热体的内表面的一条蛇形水槽将热量通过蛇形水槽内的水对立方导热体进行导热,从而能够准确控制培养箱内部的温度,同时立方隔热体与立方导热体之间通过螺栓紧固,既牢固又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培养箱内部温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培养箱内部温度的控制精度。

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密封门21的左侧设置把手22;所述培养盘12上设置若干个通气孔23。

本实施例中,在密封门的左侧设置把手,目的是便于开合密封门;而在培养盘上设置通气孔的目的一方面是减轻培养盘的重量,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培养箱之间的空气流动从而使培养箱内的环境趋于相同。

实施例三:如图6所示,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轮子24;所述密封门21上设置观察窗25。

本实施例中,在底座的底部设置轮子以便于移动本培养箱,而在密封门上设置观察窗的目的是便于观察培养箱内部的情况,避免了频繁开关密封门造成培养箱内部环境的骤然变化进而引起实验的准确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