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产bostrycin的蕲艾内生真菌HCH285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72448阅读:439来源:国知局
一株产bostrycin的蕲艾内生真菌HCH285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药用植物和农业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从药用植物蕲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var.argyicv.qiai)中分离一株内生真菌,该菌株为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它能产生具抗癌活性的卷线孢菌素(bostrycin),可用于规模化批量生产卷线孢菌素。



背景技术:

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而癌症即为恶性肿瘤的总称。目前,癌症已经成了当今社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癌症发病人数约为90万,死亡约70万人;2005年,癌症发病人数约180万-200万,死亡140万至150万。所有的恶性肿瘤中以肺癌的上升趋势最快,2000年至2005年,我国肺癌发病人数增加了11.6万人,死亡人数增加了10.1万人。(张晓怡.基于人群监测资料的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3)。2012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58.6万例,死亡病例218.7万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64.85/10万(男性289.30/10万,女性239.15/10万),(陈万青,等.201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6,(01):1-8)。而全球的癌症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在1991年到2000年间,全球癌症发病及死亡人数均增长22%,2000年,全球新发癌症人数超过1000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人数将达到1500万,癌症已经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所以肿瘤防治显得愈加重要和迫切。

据文献报道,蒽醌类化合物bostrycin(卷线孢菌素)能够抑制肺癌、肝癌、胃癌、乳腺癌等肿瘤细胞的生长(陈冬妮等,陆勇军.bostrycin通过抑制ptp1b酶活性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国化学会:,2013:1.),因此bostrycin可作为天然的抗肿瘤潜在药物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提供从蕲艾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内生真菌hch285,其代谢产物bostrycin可用于抑制肿瘤细胞,所述内生真菌为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061;

本发明在于通过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以液体发酵方法高效制备bostrycin的应用;

本发明在于提供了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的发酵方法,利用该方法可规模化批量生产bostrycin,采用液体发酵的bostrycin含量可达729mg/l。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的获得:申请人自菊科植物蕲艾活体植株茎段中分离得到蕲艾内生真菌hch285,经18srdna鉴定和微生物学鉴定证明该菌株属于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本发明所述的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鉴定流程见实施例1。hch285发酵液和菌丝中的代谢产物bostrycin的提取见实施例2,进行分离纯化以及经过质谱和核磁共振图谱解析,结果表明该物质为bostrycin。

菌株分类学地位的鉴定:

1.固体培养特征:

采用mya培养基(成分:麦芽浸膏20g,,酵母浸膏5g,琼脂15g,加水定容至1l,培养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菌株。

菌落形态:24℃培养4d,菌落直径为45mm,8d时基本长满整个培养皿,菌落为圆形,前期为白色,后变为红色;菌落绒毛状,生长稍微蓬松,菌落边缘相对整齐,菌落背面可见红色,外缘呈圆点。

菌丝形态:无色有隔菌丝。

产孢特征:,分生孢子,单个产生,球形或椭圆形,黑色、光滑、无隔、单孢。

2.its序列测定:

1)提取菌丝体总dna。

2)以its1(5’-tccgtaggtgaacctgcgg-3’)和its4(5’-tcctccgcttattgatagc-3’)为引物,扩增出18srdna序列,测序。

3)将测序结果递交http://blast.ncbi.nlm.nih.gov/blast进行序列比对,根据blast结果并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得出结论,证明该分离的菌株属于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

所述的菌株已于2017年2月23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061,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在制备bostrycin中的应用,所述的应用包括下述步骤:

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按1%~3%接种量接种于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温度22-26℃,ph5.0-7.0,do值50%-70%,转速50-200rpm,发酵周期48-96h,放罐;

所述的发酵培养基为pdb液体培养基或psb液体培养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述对象属于微生物领域,具有生长繁殖迅速,不受季节、气候和地域限制,产量提升空间大等优点。

2.本发明提供天然的抗肿瘤潜在药物活性物质,能有效减少化学合成药物的副作用。

3.本发明首次提出了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可用于生产bostrycin。

4.本发明提供的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的bostrycin产量高,适用于bostrycin的工业化生产。摇瓶发酵中每升发酵液中bostrycin的产量为650-729mg/l,大型发酵每升发酵液中bostrycin的产量达到400-605mg/l。

附图说明

图1为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的itspcr产物电泳图。

图2为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

图3为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在显微镜下的孢子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如未特别说明,均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所述试剂或材料,均来源于商业渠道。

实施例1:

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的获得及鉴定:

1从中国湖北省蕲春县采集蕲艾(artemisiaargyilevl.etvan.var.argyicv.qiai)野生植株;

2挑选健康的植株短截茎段成10cm,流水冲洗30min,除去表面污垢;

3表面消毒,步骤如下:

1)先用70%-75%酒精浸泡2次,每次2-3min;

2)接着用0.1%hgcl2浸泡5min,轻摇3次;

3)沥干植株上的液体,再用无菌水浸洗5遍,充分洗净以避免hgcl2残留,并用最后一次浸洗液涂布于含有pda培养基(按常规方法,成分:土豆200g切小块后加少量水煮沸,葡萄糖20g,琼脂15g/l,灭菌前ph6.5;加水定容至1l,在121℃高压蒸汽下灭菌20分钟)的平皿上。以最后一次浸洗液接入平皿,200ul/皿,制备3-5个皿,作为对照组;

4)用无菌滤纸吸干茎段的残留液体,在无菌条件下将茎段剪至1cm,置于装有pda培养基的培养皿,1个茎段/皿;

5)将步骤4)的有茎段皿连同对照皿置于25℃条件下,光照(光照强度为2000lux),培养。

4分离步骤3的茎段生长出来的菌丝体,依据常规方法(张昊,等.一种简单快速的赤霉病菌单孢分离方法——平板稀释画线分离法[j].植物保护,2008,34(6):134-136.)对所得菌株进行分离纯化;

5对在pda培养基上能产生肉眼可见红色物质的菌株,选留纯化得hch285;

6提取hch285发酵液和菌丝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对红色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得单体hch285-red1,经质谱和核磁共振图谱解析,该物质为bostrycin。

7菌株hch285的总dna提取:

1)在灭菌的小型研钵中加适量hch285菌丝,加液氮进行研磨,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止dna降解。转移至2.0ml离心管中。

2)向研磨好的粘稠状菌丝中加入900μlctab提取液(65℃预热),混合液放入65℃水浴10min。期间颠倒混匀3次。

3)加入450μltris饱和酚以及450μl氯仿/异戊醇(体积比为24:1)混合液,混匀。

4)12,000r/min,4℃离心15min,

5)取上清液800μl,放入另一个灭菌的2.0ml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体积比为24:1)混合液,12,000r/min,4℃离心15min,重复2次。

6)沉淀:取上清500μl,加入50μl3mol/l醋酸钾,轻轻混匀,再加330μl预冷的异丙醇,混匀后置于-20℃10min。

7)12,000r/min,4℃离心10min,弃上清液,收集沉淀。

8)洗涤:用500μl新鲜配制的预冷70%乙醇洗涤沉淀,12,000r/min,4℃离心10min,弃上清液(防止倒流),重复2次,收集沉淀,置37℃的恒温箱中干燥30min。

9)溶解:在干燥后的离心管中加入50μl去离子水或1×te,充分溶解后放入4℃冰箱中待电泳检测。

10)保存:将通过电泳检测的总dna放入-20℃冰箱中保存备用。

pcr扩增体系及反应条件:

pcr反应体系:5×pfubuffer5μl,dntp2μl,引物its1和its4各0.5μl,pfudna聚合酶0.2μl,dna模板1μl,ddh2o15.5μl。反应条件为94.0℃5min变性后进入循环,循环参数为:94.0℃30s,54.0℃30s,72.0℃1min,35个循环后72.0℃延伸10min。反应结束后将pcr产物用1.2%琼脂糖电泳,获得大小约为530bp的基因片段(图1),将获得的pcr产物送去公司测序,将测序结果递交至http://blast.ncbi.nih.gov/blast.进行比对,再利用软件mega6.1和bjoedit对所克隆片段进行聚类分析(见图2),结合菌株形态学特征(见图3),该菌被鉴定为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

该菌株已于2017年2月23日送至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分类命名: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7061。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

实施例2:

黑孢霉属球黑孢菌(nigrosporasphaerica)hch285在制备bostrycin中的应用,其应用过程包括:

1500ml锥形瓶中培养

1)将纯化后的菌株用psb液体培养基进行发酵培养。

其中:psb液体培养基的配方是:

马铃薯(切块)200g;蔗糖20g;补充蒸馏水至1000ml,ph自然。

psb液体培养基的制作方法是:将洗净后去皮的马铃薯切碎,加水1000ml煮沸半个小时左右,用4层纱布滤去马铃薯,然后加入蔗糖20g,加水补足至1000ml,搅拌溶解后分装灭菌(在121℃高压蒸汽下灭菌20分钟)。

2)一级种子液制备:利用孔径为0.9cm的打孔器在24℃下暗培养4天的hch285的psa上打2孔菌丝,然后接种于含100ml土豆蔗糖液体培养基(psb)的250ml锥形瓶中,在24℃、150rpm暗培养2d。并且利用磁力搅拌器将菌丝打碎,使其更加均匀。

3)二级种子液制备:用移液枪吸取2m上述所得一级种子液接种于含200mlpsb培养基的500ml锥形瓶中,在24℃、200rpm培养1d,并且利用磁力搅拌器将菌丝打碎。

4)将二级种子液以1%的接种量接种于200mlpsb中,于24℃,150rpm下培养72h。

5)将发酵液及菌丝体经乙酸乙酯提取,旋转蒸发仪浓缩,干燥得粗制品。

6)将粗制品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单体bostrycin,换算得每升发酵液bostrycin的产率为729mg/l。

2发酵罐培养:

其中:pdb液体培养基的配方是:

马铃薯(切块)200g;葡萄糖20g;补充蒸馏水至1000ml,ph自然。

1)发酵前准备

检查发酵罐(100l)供气压力、管道、阀门、电气仪表等,校正发酵罐的温度、ph电极和do电极。

2)空气管路消毒

利用高压蒸汽进行空气管路消毒,约30min;排去冷凝水后,通空气吹干空气过滤器,约20min;继续通空气,保持空气管道为正压。

3)发酵罐空消排尽

排尽夹套中的水后,通蒸汽使其缓缓进入发酵罐,对发酵罐进行空消,约30-50min。待温度下降后排尽发酵罐内的冷凝水。注意维持罐压。

4)发酵罐实消

安装前述校验的ph电极和do电极。打开发酵罐加料口,加入pdb培养基,装罐量为3/5(体积比)。开启搅拌装置低速转动。待罐内物料混合均匀后,采用加套通汽预热培养基。当培养基温度达到95-100℃时,关闭搅拌电机。待罐温约115-121℃,罐压为0.10-0.11mpa时,开始计时。30min后停止通入蒸汽,使自然冷却约10min。待罐温降至70℃以下,开启搅拌电机,缓慢旋转搅拌培养基,加速冷却。注意维持罐压。

5)接种

待培养基温度降至接种温度时即可接种。采用火焰封口接种法,用酒精棉擦洗罐顶接种口,并在四周围上酒精棉。调节进气阀以维持罐压。点燃接种口四周的酒精棉,拧下接种口螺母盖,迅速将步骤1中3)的二级种子液以接种量1%的接种量倒入罐内,再将螺母盖在火焰上灭菌后拧紧。

6)发酵培养

设定发酵参数:发酵温度24℃,ph值6.0,do值70%,转速100rpm。开启自动发酵模式,系统按照设定好的参数进行自动控制。注意观察并时时监测各发酵参数值。

7)出料

发酵72h后,利用罐压将发酵液从出料管道排出。出料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发酵罐及管道等。

8)粗制产物提取

将发酵液中菌丝过滤,冷冻干燥,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过滤所得菌丝经破碎,用乙酸乙酯提取、浓缩干燥即得粗制产物;

9)将粗制产物分离纯化,得单体bostrycin,换算得每升发酵液bostrycin产率为605mg/l。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