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39187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窗纱面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窗纱织物作为家用纺织品的一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部分。窗纱一般有两种:一种为纺织类窗纱,是以化纤为原料,通过纺织加工技术,织造成窗纱,是一种很薄的布。另外一种则是俗称为纱窗的窗纱,是由窗纱编织设备编织而成,这种窗纱是被广泛用于门窗、走廊上。窗纱织物主要作用是将内部空间与外界隔开,保持内部空间的私密性。现代窗纱织物,已经不再只局限于作为室内装饰品,是装饰性与实用性的巧妙结合。既可以减光、遮光,以满足不同使用环境下的光线要求;又可以除尘、隔热、消声,改善内部空间的条件。

近年来,国内外已经不断研发、生产各种窗饰织物,过去款式单调而价廉的窗纱,如今正以崭新姿态吸引了不少人的视线,在家居中扮演起重要角色。市场上的窗纱,无论在质感、颜色、图案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此外还有其他很多功能性的窗饰织物,赋予了窗饰织物更高的附加值。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窗纱织物不仅隔音效果好,而且可有效吸附粉尘颗粒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方案: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包括有依次排列的表层、粘合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聚乙烯5-10份、丁腈橡胶5-10份、聚乙二醇1-3份、柠檬酸0.8-2.4份、玻璃纤维0.4-1.5份、增塑剂0.3-0.9份、硬脂酸0.2-0.8份、二氧化钛0.2-0.6份、卵磷脂0.4-0.9份、纳米二氧化硅0.1-0.5份、二甲基硅油0.5-1.2份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800。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在70-300nm。

进一步地,所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进一步地,所述里层为涤纶和天然棉的混纺织物,混纺比例为65%:35%。

上述隔音滤尘窗纱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乙烯、丁腈橡胶、聚乙二醇、柠檬酸、玻璃纤维、增塑剂、硬脂酸、二氧化钛、卵磷脂、纳米二氧化硅、二甲基硅油混合,熔融制膜,得到表层;

步骤2,将表层和里层采用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工艺进行粘合,粘合后在热压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处理,即得。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隔音滤尘窗纱织物采用多层结构,在织物表面粘合复合物层,不仅隔音效果好,而且可有效吸附粉尘颗粒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包括有依次排列的表层、粘合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聚乙烯5份、丁腈橡胶5份、聚乙二醇1份、柠檬酸0.8份、玻璃纤维0.4份、增塑剂0.3份、硬脂酸0.2份、二氧化钛0.2份、卵磷脂0.4份、纳米二氧化硅0.1份、二甲基硅油0.5份制成。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800;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在70-300nm;所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所述里层为涤纶和天然棉的混纺织物,混纺比例为65%:35%。

上述隔音滤尘窗纱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乙烯、丁腈橡胶、聚乙二醇、柠檬酸、玻璃纤维、增塑剂、硬脂酸、二氧化钛、卵磷脂、纳米二氧化硅、二甲基硅油混合,熔融制膜,得到表层;

步骤2,将表层和里层采用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工艺进行粘合,粘合后在热压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处理,即得。

实施例2

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包括有依次排列的表层、粘合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聚乙烯7份、丁腈橡胶6份、聚乙二醇2份、柠檬酸1.5份、玻璃纤维0.7份、增塑剂0.5份、硬脂酸0.3份、二氧化钛0.4份、卵磷脂0.5份、纳米二氧化硅0.2份、二甲基硅油0.7份制成。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800;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在70-300nm;所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所述里层为涤纶和天然棉的混纺织物,混纺比例为65%:35%。

上述隔音滤尘窗纱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乙烯、丁腈橡胶、聚乙二醇、柠檬酸、玻璃纤维、增塑剂、硬脂酸、二氧化钛、卵磷脂、纳米二氧化硅、二甲基硅油混合,熔融制膜,得到表层;

步骤2,将表层和里层采用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工艺进行粘合,粘合后在热压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处理,即得。

实施例3

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包括有依次排列的表层、粘合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聚乙烯8份、丁腈橡胶7份、聚乙二醇2份、柠檬酸1.6份、玻璃纤维1.1份、增塑剂0.7份、硬脂酸0.5份、二氧化钛0.5份、卵磷脂0.7份、纳米二氧化硅0.4份、二甲基硅油0.9份制成。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800;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在70-300nm;所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所述里层为涤纶和天然棉的混纺织物,混纺比例为65%:35%。

上述隔音滤尘窗纱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乙烯、丁腈橡胶、聚乙二醇、柠檬酸、玻璃纤维、增塑剂、硬脂酸、二氧化钛、卵磷脂、纳米二氧化硅、二甲基硅油混合,熔融制膜,得到表层;

步骤2,将表层和里层采用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工艺进行粘合,粘合后在热压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处理,即得。

实施例4

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包括有依次排列的表层、粘合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聚乙烯10份、丁腈橡胶10份、聚乙二醇3份、柠檬酸2.4份、玻璃纤维1.5份、增塑剂0.9份、硬脂酸0.8份、二氧化钛0.6份、卵磷脂0.9份、纳米二氧化硅0.5份、二甲基硅油1.2份制成。

其中,所述聚乙二醇为聚乙二醇800;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在70-300nm;所述二氧化钛为金红石型二氧化钛;所述里层为涤纶和天然棉的混纺织物,混纺比例为65%:35%。

上述隔音滤尘窗纱织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乙烯、丁腈橡胶、聚乙二醇、柠檬酸、玻璃纤维、增塑剂、硬脂酸、二氧化钛、卵磷脂、纳米二氧化硅、二甲基硅油混合,熔融制膜,得到表层;

步骤2,将表层和里层采用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工艺进行粘合,粘合后在热压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处理,即得。

本发明的隔音滤尘窗纱织物隔声量可达20分贝,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可有效吸附粉尘颗粒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音滤尘窗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包括有窗纱织物依次排列的表层、粘合层和里层;所述表层由聚乙烯、丁腈橡胶、聚乙二醇、柠檬酸、玻璃纤维、增塑剂、硬脂酸、二氧化钛、卵磷脂、纳米二氧化硅、二甲基硅油制成。其制备方法是先将聚乙烯、丁腈橡胶、聚乙二醇、柠檬酸、玻璃纤维、增塑剂、硬脂酸、二氧化钛、卵磷脂、纳米二氧化硅、二甲基硅油混合,熔融制膜,得到表层,然后将表层和里层采用热溶胶粉点涂层复合工艺进行粘合,粘合后在热压定型机上进行定型处理,即得。本发明的隔音滤尘窗纱织物采用多层结构,在织物表面粘合复合物层,不仅隔音效果好,而且可有效吸附粉尘颗粒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岳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句容市恒鑫遮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31
技术公布日:2017.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