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1292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脱细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生物材料的脱细胞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种生物相容性好、免疫原性低,以及植入后修复效果良好的生物材料替代物,其中,生物材料例如猪小肠、牛心包等动物膜组织在脱细胞之后保留了原有组织的三维立体结构,其主要成分为低免疫原性的胶原蛋白,成为人组织移植的最佳替代物。

现有的脱细胞技术主要在反应容器中通过摇床振荡来完成,在对生物材料进行大规模脱细胞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将所产生的泡沫及时排出,能够为生物材料提供良好的脱细胞环境,但是,随着泡沫的不断排出,会造成脱细胞试剂的减少,需要不断向反应容器中添加脱细胞试剂,使得人力成本较高,不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及方法,通过自动化控制,能够对脱细胞容器中的脱细胞试剂的液位高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补充脱细胞试剂,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包括:

脱细胞设备,所述脱细胞设备包括脱细胞容器和振荡设备,所述振荡设备位于所述脱细胞容器的下方,所述脱细胞容器内设置有液位计;

补液设备,所述补液设备与所述脱细胞容器连通;

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与所述振荡设备、液位计和所述补液设备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用于控制振荡设备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控制所述液位计对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所述液位计发送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补液设备向所述脱细胞容器内供入脱细胞试剂或者停止向所述脱细胞容器内供入脱细胞试剂。

可选的,所述脱细胞容器包括至少两个脱细胞槽,且相邻的两个脱细胞槽通过连通孔连通。

可选的,至少一个脱细胞槽内设置有泡沫传感器;

所述系统还包括排沫设备,所述排沫设备包括排沫泵以及排沫管,所述排沫管的一端一一对应与所述脱细胞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沫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排沫泵和所述泡沫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脱细胞容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箱体分隔为至少两个脱细胞槽,每两个相邻的脱细胞槽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所述连通孔;

所述第二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设置有排液阀,所述第一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阀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排液孔为至少两个,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板和侧板上,所述第二箱体的底板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板围合成空腔,所述空腔将所述排液孔与所述排液口连通。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系统,包括:

将生物材料置于脱细胞容器中,对所述生物材料进行脱细胞,将所产生的泡沫排出所述脱细胞容器;

通过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液位计对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若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则所述液位计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号,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控制所述补液设备向所述脱细胞容器内供入脱细胞试剂,若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达到所述预设高度,则所述液位计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号,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控制所述补液设备停止向所述脱细胞容器内供入所述脱细胞试剂。

可选的,所述脱细胞容器包括至少两个脱细胞槽,且相邻的两个脱细胞槽通过连通孔连通;

将生物材料置于脱细胞容器中具体包括:

将至少两个生物材料放置于不同的脱细胞槽内。

可选的,至少一个脱细胞槽内设置有泡沫传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排沫设备,所述排沫设备包括排沫泵以及排沫管,所述排沫管的一端一一对应与所述脱细胞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沫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排沫泵和所述泡沫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

将所产生的泡沫排出所述脱细胞容器具体包括:

通过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泡沫传感器对脱细胞容器内的泡沫进行检测,若所述泡沫传感器检测到泡沫,则将第一指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控制所述排沫泵开启,将泡沫排出所述脱细胞容器;若所述泡沫传感器未检测到泡沫,则将第二指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控制所述排沫泵关闭。

可选的,所述脱细胞容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箱体分隔为至少两个脱细胞槽,每两个相邻的脱细胞槽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所述连通孔;

所述第二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设置有排液阀,所述第一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阀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间后,通过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排液阀开启,将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口排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及方法,由于在振荡下进行脱细胞时,脱细胞试剂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并且需要不断将泡沫排至脱细胞容器的外部,因此,通过设置补液设备和控制设备,并在脱细胞容器中设置液位计,在整个脱细胞过程中,通过控制设备对所述液位计和所述补液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能够对所述脱细胞容器中的液位高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补液设备向所述脱细胞容器中及时补充脱细胞试剂或者停止补充脱细胞试剂,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不断通过人工补入脱细胞试剂相比,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细胞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脱细胞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箱体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排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动排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及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参见图1,包括:

脱细胞设备,所述脱细胞设备包括脱细胞容器1和振荡设备2,所述振荡设备2设置在所述脱细胞容器1的下方,所述脱细胞容器1内设置有液位计a;

补液设备3,所述补液设备3与所述脱细胞容器1连通;

控制设备4,所述控制设备4与所述振荡设备2、所述液位计a和所述补液设备3电连接,所述控制设备4用于控制所述振荡设备2的开启与关闭,以及控制所述液位计a对所述脱细胞容器1内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并根据所述液位计a发送的液位信号控制所述补液设备3向所述脱细胞容器1内供入脱细胞试剂或者停止向所述脱细胞容器1内供入脱细胞试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系统,由于在振荡下进行脱细胞时,脱细胞试剂中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并且需要不断将泡沫排至脱细胞容器1的外部,因此,通过设置补液设备2和控制设备3,并在脱细胞容器1中设置液位计a,在整个脱细胞过程中,通过控制设备3对所述液位计a和所述补液设备2进行自动化控制,能够对所述脱细胞容器1中的液位高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补液设备3向所述脱细胞容器1中及时补充脱细胞试剂或者停止补充脱细胞试剂,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不断通过人工补入脱细胞试剂相比,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其中,所述控制设备4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户接口、网络接口以及通信总线。

通信总线用于控制设备4中各组成部件之间的通信。用户接口用于插接外部设备,例如触摸屏、鼠标及键盘等,以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网络接口用于所述控制设备4与外部进行互相通信,该网络接口主要包括有线接口和无线接口。

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数据库,如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生物材料脱细胞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存储器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所述控制设备。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中的脱细胞的应用程序,以实现快速而准确的实现脱细胞过程。

其中,对所述补液设备3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向所述脱细胞容器1内供入脱细胞试剂即可。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补液设备3包括脱细胞试剂储罐31和补液泵32,所述补液泵32的输入端与所述脱细胞试剂储罐31连通,输出端与所述脱细胞容器1连通,所述补液泵32与所述控制设备4电连接。在需要补液时,所述控制设备4可以控制所述补液泵32开启,将所述脱细胞试剂储罐31内的脱细胞试剂输入到所述脱细胞容器1中,及时进行补液。

其中,所述脱细胞容器1可以为反应罐,也可以为大型反应槽,对其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脱细胞容器1包括至少两个脱细胞槽11,相邻的两个脱细胞槽11通过连通孔5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该结构的脱细胞容器1,在对生物材料进行脱细胞时,可以将至少两个生物材料分别放置于不同的脱细胞槽11内,当生物材料在振荡下进行脱细胞时,能够避免生物材料之间的缠绕,使得生物材料能够与脱细胞试剂充分接触,可以通过对脱细胞槽11的大小进行合理设置,便于生物材料在振荡下与脱细胞槽11壁拍击,从而能够提高脱细胞效果,并且与使用一个脱细胞槽相比,能够实现大规模批量处理,并且,在脱细胞完成后,便于分离以及后续处理,从而能够提高生物材料脱细胞的成品质量。进一步地,由于相邻的两个脱细胞槽11通过连通孔5连通,因此,在通过脱细胞试剂提供设备3向任意一个脱细胞槽11内供入脱细胞试剂时,脱细胞试剂能够通过所述连通孔5流通至其他脱细胞槽11内,从而能够保证在脱细胞过程中脱细胞试剂的流通,为每个脱细胞槽11内的生物材料提供稳定均一的脱细胞环境。

其中,所述液位计a可以设置在任意一个脱细胞槽11内。

其中,对所述脱细胞容器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由于所述脱细胞容器1包括至少两个脱细胞槽11,因此,可以在一个槽体或者箱体内设置至少一个隔板,通过隔板将槽体或者箱体分隔为所述至少两个脱细胞槽11;也可以将至少两个反应槽拼接在一起组成所述脱细胞容器1。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4,所述脱细胞容器1包括第一箱体12和第二箱体13,所述第一箱体12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3内;所述第一箱体12内设置有隔板14,所述隔板14将所述第一箱体12分隔为至少两个脱细胞槽11,每两个相邻的脱细胞槽11之间的隔板14上开设有所述连通孔5;

所述第二箱体13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13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设置有排液阀b,所述第一箱体12上与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13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孔6;所述排液阀b与所述控制设备4电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第一箱体12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3内,且在所述第一箱体12上开设排液孔6,并在所述第二箱体13上开设排液口,使得所述排液孔6与所述排液口均与所述第二箱体13的底部空间连通,在将所述排液阀b开启时,能够将所述第一箱体12内的脱细胞废液通过所述排液孔6和所述排液口排出。在此过程中,顺应流体运动规则,能够节省人力以及减少通过废液泵将废液排出所带来的能耗。

其中,所述第一箱体12的水平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所述隔板14可以为弧形板,也可以为直板,只要能够将所述第一箱体12分隔为至少两个脱细胞槽11即可,相应地,根据所述第一箱体12和所述隔板14的形状,所述脱细胞槽11的水平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也可以为方形。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脱细胞槽11沿水平方向的最大尺寸小于或等于300毫米,所述脱细胞槽11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大于或等于100毫米。能够适应振荡摇床2的振荡幅度,能为至少三个生物材料提供足够的运动空间,为生物材料脱细胞做准备。

示例性的,当所述脱细胞槽11的水平截面形状为方形时,脱细胞槽11的宽度可以为140毫米,长度可以为230毫米。

为了防止脱细胞槽11内的液体在振荡时溅出。优选地,所述脱细胞槽11沿竖直方向的高度应大于或等于250毫米。

其中,多个所述脱细胞槽11的排列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可以沿同一直线阵列成一排,也可以将多个所述脱细胞槽11沿矩形阵列。相比于沿直线阵列,按矩形阵列的脱细胞槽11整体结构更紧凑。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所述隔板14将所述第一箱体11内的空间分隔为16个脱细胞槽11,16个所述脱细胞槽11阵列为4行4列。当然,所述隔板14还可以将所述第一箱体12内的空间分隔为9个脱细胞槽11,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脱细胞过程中,所述脱细胞试剂通常为腐蚀性溶剂,因此,所述第一箱体12和所述隔板14可以为耐腐蚀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和所述隔板14由不锈钢材料制成。采用不锈钢材料,能够有效提高脱细胞容器1的强度,还能够防止酸碱腐蚀。

本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所述连通孔5对生物材料形成刮痕,影响成品质量,优选的,所述连通孔5为圆形或者椭圆形。

为了保证脱细胞试剂的顺畅流通,并对生物材料进行有效阻隔,优选的,所述连通孔5的直径优选为3毫米,能够对各种生物材料进行有效阻隔,并保证脱细胞试剂顺畅流通。

其中,优选的,参见图3,所述连通孔5开设于所述隔板14的下端,且所述连通孔5沿竖直方向设置两排。这样,便于脱细胞试剂流通,且能保证振荡时隔板14的拍击力。

其中,所述排液孔6可以开设于所述第一箱体12的底板或侧板上。当所述排液孔6开设于所述侧板上时,所述排液孔6开设在所述侧板的下端,且所述排液孔6沿竖直方向设置两排。这样,有利于各个脱细胞槽12内的脱细胞废液流通。

进一步地,所述排液孔6为圆形或者椭圆形。同样地,采用圆形或椭圆形通孔,还能够防止排液孔7的边角锐利而使得在振荡过程中,所述生物材料容易被排液孔6的边缘刮破或者刮出划痕,从而对所述生物材料的成品质量造成影响的缺陷发生。

优选的,所述排液孔6为直径为3毫米。同样能够便于阻隔生物材料而使脱细胞试剂顺畅流通。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参见图5与图6,所述排液孔6为至少两个,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箱体12的底板和侧板上,所述第一箱体12的底板与所述第二箱体13的底板围合成用于连通所述排液口和所述排液孔6的空腔a。这样,有利于脱细胞废液经侧板和底板上的排液孔全方位排出,并且,通过设置空腔a,所述第一箱体11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所述排液孔6被排至所述空腔a内,然后再经过所述排液口排出,能够保证废液的顺畅排出。

为了将所述第二箱体13内的废液排净,减少残留,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13的底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底板的最低处靠近所述排液口设置。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液口处还设置有过滤器(图中未示出),所述过滤器用于对所排出的废液进行过滤。需要说明的是,在脱细胞完成后,细胞碎片和纤维状杂质会分散于脱细胞试剂中,形成脱细胞废液,在通过排液口将脱细胞废液排出时,通过过滤器对废液进行过滤,能够避免杂质堵塞排液阀。

其中,参见图5,所述第一箱体12可以通过支架7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13内,这样能够使所述第一箱体12的底板与所述第二箱体13的底板围合形成所述空腔a。也可以在所述第二箱体12内设置悬挂结构,将所述第一箱体12悬挂于所述第二箱体13内,同样也可以形成所述空腔a。

为了使脱细胞废液能够完全排出,避免残留,优选的,所述第二箱体13的底板倾斜设置,且所述底板的最低处靠近所述排液口设置。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箱体12的侧壁与所述第二箱体13的侧壁相贴合设置。这样,在振荡过程中,能够防止所述第一箱体12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13发生打滑,并能够充分利用所述第二箱体13内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操作中,若脱细胞容器1放置于所述振荡托盘上,则脱细胞容器1与振荡托盘之间也容易发生打滑,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

鉴于此,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箱体13的底部边缘向外延伸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振荡托盘可拆卸连接。这样,能够防止所述脱细胞容器1相对于振荡托盘发生打滑,还能够将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振荡托盘拆卸,对所述脱细胞容器1进行替换。

这里,该连接部与所述振荡托盘可以为卡接连接,也可以为螺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整个脱细胞过程均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能够保证所述生物材料的成品质量,在每一次对生物材料进行脱细胞之后,都需要对所述第一箱体12进行清洗,并对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因此,优选的,参见图4,所述第一箱体1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把手8。这样,当需要对所述第一箱体12进行消毒灭菌时,可以将其从所述第二箱体13内抬出。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7,至少一个脱细胞槽11内设置有泡沫传感器c;所述系统还包括排沫设备6,所述排沫设备6包括排沫泵61以及排沫管62,所述排沫管62的一端一一对应与所述脱细胞槽11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沫泵61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排沫泵61和所述泡沫传感器c均与所述控制设备4电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脱细胞容器1内设置泡沫传感器c,并设置排沫设备6,可以通过所述控制设备4控制所述泡沫传感器c对所述脱细胞容器1内的泡沫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排沫泵61将泡沫及时排出,能够进一步提高脱细胞的自动化程度。

具体的,随着脱细胞的进行,若所述泡沫传感器c检测到泡沫,则将第一指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4,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控制所述排沫泵开启,将泡沫排至外部,随着泡沫的排出,若所述泡沫传感器c未检测到泡沫,则将第二指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4,所述控制设备4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控制所述排沫泵61关闭。

其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7,所述排沫管62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多管道接头63集成连接在一起,再与所述排沫泵61的输入端连通;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8,所述排沫管62的另一端一一对应与多个排沫泵61的输入端连通。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参见图9,所述脱细胞容器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箱体12的上端面相匹配盖合的第一盖体15。通过设置第一盖体15,能够防止在向所述脱细胞槽11内注入脱细胞试剂时发生外溅。

进一步优选地,为了防止在振荡过程中不同脱细胞槽11内的生物材料被甩在所述隔板13上端,参见图5与图9,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15为平板状结构,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13的上边沿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第一盖体15盖设于所述侧板和所述隔板13上。

其中,参见图9,所述第一盖体15的上表面还可以设置把手9,把握把手9将所述第一盖体15打开,便于操作。

当然,当所述第一箱体12的上端面相匹配盖合有所述第一盖体15时,参见图7,每一个所述排沫管62的一端可以穿设于所述第一盖体15上并伸入所述脱细胞槽13内。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对脱细胞过程进行观察,可以在所述第一盖体15上开设透明观察窗,所述透明观察窗可以由耐腐蚀的透明材料制成,也可以直接将所述第一盖体15采用耐腐蚀的透明材料制成。

同样地,参见图4,也可以在所述第二箱体14的开口处设置第二盖体16,能够防止脱细胞试剂发生污染。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脱细胞系统,参见图10,包括:

步骤1)将生物材料置于脱细胞容器中,对所述生物材料进行脱细胞,并将所产生的泡沫排至脱细胞容器的外部;

步骤2)通过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液位计对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若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低于预设高度,则所述液位计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号,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控制所述补液设备向所述脱细胞容器内供入脱细胞试剂,若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达到所述预设高度,则所述液位计向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号,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控制所述补液设备停止向所述脱细胞容器内供入所述脱细胞试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式脱细胞方法,在对生物材料进行脱细胞的过程中,将所产生的泡沫排至脱细胞容器的外部,并通过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液位计对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进行检测,以及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所述补液设备向所述脱细胞容器内补充脱细胞试剂或者停止向所述脱细胞容器内补充脱细胞试剂,能够对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位高度进行自动化控制,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不断通过人工补入脱细胞试剂相比,能够节约人力成本,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脱细胞容器包括至少两个脱细胞槽,且相邻的两个脱细胞槽通过连通孔连通;

将生物材料置于脱细胞容器中具体包括:

将至少两个生物材料放置于不同的脱细胞槽内。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是指空间上不连接,分离,而不是对牛心包或者猪小肠的整体个数的限定,例如,可以将一个牛心包裁剪为两个生物材料。

通过将多个生物材料放置于不同的脱细胞槽内,使所述脱细胞试剂不断在各个脱细胞槽之间进行流通的同时,能够避免不同脱细胞槽内的生物材料之间发生缠绕,使得生物材料与脱细胞试剂充分接触,以及生物材料与脱细胞槽壁充分拍击,从而能够提高生物材料的脱细胞效果,并且,在脱细胞完成后,能够减少后续分离步骤,提高脱细胞效率,有利于生物材料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脱细胞槽内设置有泡沫传感器;所述系统还包括排沫设备,所述系统还包括排沫设备,所述排沫设备包括排沫泵以及排沫管,所述排沫管的一端一一对应与所述脱细胞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排沫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排沫泵和所述泡沫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

将所产生的泡沫排出所述脱细胞容器具体包括:

通过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泡沫传感器对脱细胞容器内的泡沫进行检测,若所述泡沫传感器检测到泡沫,则将第一指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号控制所述排沫泵开启,将泡沫排出所述脱细胞容器;若所述泡沫传感器未检测到泡沫,则将第二指示信号发送给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号控制所述排沫泵关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脱细胞容器内产生的泡沫进行自动化排沫,能够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并能够减小人工操作带来的失误,使得脱细胞试剂保持在预设高度处,提高脱细胞效果。

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脱细胞容器包括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所述第一箱体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内;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箱体分隔为至少两个脱细胞槽,每两个相邻的脱细胞槽之间的隔板上开设有所述连通孔;

所述第二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设置有排液阀,所述第一箱体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孔;所述排液阀与所述控制设备电连接;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预设时间后,通过所述控制设备控制所述排液阀开启,将所述脱细胞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口排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第一箱体上开设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孔,并将所述第一箱体置于所述第二箱体内,在所述第二箱体上开设与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空间连通的排液口,并在所述排液口处设置排液阀,在脱细胞完成后,直接控制所述排液阀开启,就能够将脱细胞所产生的废液排至脱细胞容器外部,能够避免使用废液泵将废液排出所带来的能耗较大以及通过人工将废液排出所带来的人力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