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荔枝木烟熏香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19350阅读:1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香精香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熏制食品的荔枝木烟熏香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过去人们对食物进行烟熏的原始目的是为了提高保藏期,但随着现代冷冻保藏技术的发展,烟熏食品因其独特的烟熏风味已成为人们的送礼佳品、旅游手信、休闲食品对象等,深得大众喜爱。烟熏食品传统熏制方法的熏烟是植物性材料缓慢燃烧或不完全燃烧时氧化产生的气体、液体(树脂)和微粒固体的混合物,其熏制出来的食品具有特殊的烟熏色泽、香气和味道,而且耐贮存。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传统烟熏过程中所产生的多环芳烃化合物受到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目前经过对该类物质的研究发现,有致癌作用的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有200多种,其中3,4-苯并芘(bap)的致癌性较强,污染最广,一般以其作为这类物质的代表。烟中的灰烬和焦油等也会污染食品、环境、设备和管道。因此,传统的烟熏法不符合食品清洁、安全生产的要求。另外,烟的产生和使用不便,熏制不均匀,熏制时间长,且很难实现机械化连续化生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保持传统熏制品的特色,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避免bap危害——液熏法应运而生。液熏法是用烟熏香味料替代气体烟熏制作食品的一种方法,是将烟熏液通过浸渍、喷雾、涂抹、注射等加工方法赋予食物特有的烟熏味和色泽。烟熏液中含有的呈味成分与气体烟中基本相似,采用液熏方法同样能够保持传统烟熏食品的风味和色泽,而且烟熏液中一些有害物质已经被去除,减少了有害物质对烟熏制品的污染。荔枝熏鸡等采用荔枝树木熏制而成的熏制食品是非常受人欢迎的岭南特色传统名食,但目前这类产品都是采用传统熏制法制做,由于制做方法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滞后了我国岭南传统文化食品的发展和推广。目前利用荔枝木制备食品级烟熏液的研究领域尚处于空白,同时,荔枝是我国岭南地区的特色果木,每年都有大量的荔枝树木被丢弃或焚烧,不能物尽其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浪费。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用于液熏法的荔枝木烟熏香料,以代替传统的荔枝木熏制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荔枝木烟熏香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岭南特色荔枝木熏制食品所面临的问题,同时提高荔枝树木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荔枝木烟熏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去皮烘干粉碎后的荔枝木进行干馏处理,收集冷凝液;(2)将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置于冷藏库中静置,使焦油充分沉淀,静置后将冷凝液从冷藏库中取出并进行过滤至液体澄清,所得澄清液体即为荔枝木烟熏香料。本制备方法中,对冷凝液进行冷藏静置的目的是为了使焦油充分沉淀,方便除去焦油类物质。本制备方法不用二次蒸馏处理即可制备出不含3,4-苯并芘等致癌物的荔枝木烟熏香料,减少二次蒸馏造成的产品损失率,提高产品得率。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所述冷藏库的温度为0~-10℃,静置时间为10~24小时。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采用双层中性滤纸对静置后的冷凝液过滤。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如在冷藏库中静置后的冷凝液出现结冰,静置后先将冷凝液从冷藏库中取出置于室温,待冰块融化后再进行过滤。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先将荔枝木去皮、切片、烘干、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再进行干馏处理;所述烘干后的荔枝木中水分含量为5-20%。去皮和控制烘干后的荔枝木水分含量可有效减少干馏过程中焦油和杂质的产生。优选地,所述荔枝木在干馏釜中进行干馏处理,压力为0.05mpa,开启冷凝流水,控制温度在300~400℃。一种采用本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荔枝木烟熏香料,所述荔枝木烟熏香料的相对密度为:0.9878~0.9950,ph值为:2.20~2.50;所述荔枝木烟熏香料中,以2,6-二甲氧基酚表示的酚含量达6.0~14.0mg/ml,以乙酸表示的酸含量达7.8~11.5%,以正庚醛表示的羰基化合物含量达5.0%~12.0%。进一步地,所述荔枝木烟熏香料主要包含以下成分:糠醛、愈创木酚、4-乙基-2-甲氧基苯酚。所述荔枝木烟熏香料还包含以下成分:环戊酮、dl-3-甲基环戊酮、3,4-二甲基-2-环戊烯酮、(z)-1,4-己二烯、2-环戊烯酮、甲基环戊烯醇酮、丙酮醛、1-乙酰氧基-2-丁酮、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5-甲基呋喃醛、糠醇、3,4-二甲氧基甲苯、2-甲氧基-6-甲基苯酚、2,3-二甲酚、间甲酚、2,3-二甲基苯酚、间甲酚、2-甲氧基-4-丙基-苯酚、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1,2,4-三甲氧基苯、5-叔-丁基焦酚、七聚乙二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以我国岭南特色荔枝果木为原材料,通过去皮、干馏与分离技术制备出荔枝木液熏香料,不仅丰富了烟熏香料的种类,也提高了荔枝树木的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无需二次蒸馏处理,产品得率高,制备所得的荔枝木烟熏香料中不含3,4-苯并芘等致癌物,符合国际食用香料香精工业组织的“实践法规”的规定。此外,本发明的荔枝木烟熏香料具有浓郁的天然烟熏香气,无异味,适用于液熏法,解决了现有荔枝熏制食品所面临的食品安全性问题,利于岭南特色荔枝木烟熏食品的发展。本发明的荔枝木烟熏香料功能多样,除了可为食品增添特有的烟熏风味之外,还可增加食品的呈色,同时具有抗菌性,可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的说明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荔枝木烟熏香料的气质分析总离子流色谱图。实施例1本实施例1所描述的一种荔枝木烟熏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荔枝木去皮、切片、烘干、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置于干馏釜中进行干馏处理,压力为0.05mpa,开启冷凝流水,控制温度在300~400℃,收集冷凝液;(2)将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置于0℃的冷藏库中静置24小时,使焦油充分沉淀,方便除去焦油类物质;静置后将冷凝液从冷藏库中取出并用双层中性滤纸对其进行过滤至液体澄清,所得澄清液体即为荔枝木烟熏香料;步骤(2)中,如在冷藏库中静置后的冷凝液出现结冰,静置后先将冷凝液从冷藏库中取出置于室温,待冰块融化后再进行过滤。实施例2本实施例2所描述的一种荔枝木烟熏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荔枝木去皮、切片、烘干、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置于干馏釜中进行干馏处理,压力为0.05mpa,开启冷凝流水,控制温度在300~400℃,收集冷凝液;(2)将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置于-5℃的冷藏库中静置17小时,使焦油充分沉淀,方便除去焦油类物质;静置后将冷凝液从冷藏库中取出并用双层中性滤纸对其进行过滤至液体澄清,所得澄清液体即为荔枝木烟熏香料;步骤(2)中,如在冷藏库中静置后的冷凝液出现结冰,静置后先将冷凝液从冷藏库中取出置于室温,待冰块融化后再进行过滤。实施例3本实施例3所描述的一种荔枝木烟熏香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荔枝木去皮、切片、烘干、粉碎后过10目筛,然后置于干馏釜中进行干馏处理,压力为0.05mpa,开启冷凝流水,控制温度在300~400℃,收集冷凝液;(2)将步骤(1)收集的冷凝液置于-10℃的冷藏库中静置10小时,使焦油充分沉淀,方便除去焦油类物质;静置后将冷凝液从冷藏库中取出并用双层中性滤纸对其进行过滤至液体澄清,所得澄清液体即为荔枝木烟熏香料;步骤(2)中,如在冷藏库中静置后的冷凝液出现结冰,静置后先将冷凝液从冷藏库中取出置于室温,待冰块融化后再进行过滤。实施例4本实施例4为对实施例1至3制备的荔枝木烟熏香料进行测定,结果如下:荔枝木烟熏香料呈淡黄色至橘红色液体,色泽透明,有浓郁天然烟熏香气,无异味。荔枝木烟熏香料中,以2,6-二甲氧基酚表示的酚含量达6.0~14.0mg/ml,以乙酸表示的酸含量达7.8~11.5%,以正庚醛表示的羰基化合物含量达5.0%~12.0%,未检测到3,4-苯并芘。荔枝木烟熏香料的相对密度为:0.9878~0.9950,ph值为:2.20~2.50。经气质联用仪检测(检测仪器:气-质联用仪,型号:voyagergc/ms(美国),柱型:tgwaxms30m×0.25mm×0.25um),如图1所示,荔枝木烟熏香料的主要成分为:糠醛、愈创木酚、4-乙基-2-甲氧基苯酚;其他成分为:环戊酮、dl-3-甲基环戊酮、3,4-二甲基-2-环戊烯酮、(z)-1,4-己二烯、2-环戊烯酮、甲基环戊烯醇酮、丙酮醛、1-乙酰氧基-2-丁酮、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5-甲基呋喃醛、糠醇、3,4-二甲氧基甲苯、2-甲氧基-6-甲基苯酚、2,3-二甲酚、间甲酚、2,3-二甲基苯酚、间甲酚、2-甲氧基-4-丙基-苯酚、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1,2,4-三甲氧基苯、5-叔-丁基焦酚、七聚乙二醇。表一为上述成分在色谱图中对应的保留时间。表一序号保留时间compoundname化合物名称18.80cyclopentanone环戊酮29.31cyclopentanone,3-methyl-dl-3-甲基环戊酮311.332-cyclopenten-1-one,3,4-dimethyl-3,4-二甲基-2-环戊烯酮411.621,4-hexadiene,(z)-(z)-1,4-己二烯511.702-cyclopenten-1-one2-环戊烯酮611.852-cyclopenten-1-one,2-methyl-甲基环戊烯醇酮713.04methylglyoxal丙酮醛813.15furfural糠醛913.972-butanone,1-(acetyloxy)-1-乙酰氧基-2-丁酮1014.342-cyclopenten-1-one,2,3-dimethyl-2,3-二甲基-2-环戊烯-1-酮1114.692-furancarboxaldehyde,5-methyl-5-甲基呋喃醛1215.562-furanmethanol糠醇1317.393,4-dimethoxytoluene3,4-二甲氧基甲苯1418.06phenol,2-methoxy-愈创木酚1518.202-methoxy-6-methylphenol2-甲氧基-6-甲基苯酚1618.55phenol,2,3-dimethyl-2,3-二甲酚1719.51phenol,3-methyl-间甲酚1819.89phenol,4-ethyl-2-methoxy-4-乙基-2-甲氧基苯酚1920.30phenol,3,4-dimethyl-2,3-二甲基苯酚2020.43phenol,3-methyl-间甲酚2120.70phenol,2-methoxy-4-propyl-2-甲氧基-4-丙基-苯酚2221.642-methoxy-4-vinylphenol4-乙烯基-2-甲氧基苯酚2322.29phenol,2,6-dimethoxy-2,6-二甲氧基苯酚2423.051,2,4-trimethoxybenzene1,2,4-三甲氧基苯2523.555-tert-butylpyrogallol5-叔-丁基焦酚2624.27heptaethyleneglycol七聚乙二醇最后所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