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纳米塑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98909发布日期:2019-05-07 19:57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pvc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vc纳米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纳米塑料”是一种高科技的新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于国内对这种新材料还缺乏认识,没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和严密的生产管理,正处于一种“一哄而上”的形势,鱼目混珠,真假难辩,使“纳米塑料”一开始便面临“夭折”的危险,所以笔者迫切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通过相应的标准和法规来保护这一新材料,促进它的健康成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本申请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pvc纳米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现有纳米塑料拉伸强度低、硬度低和冲击强度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pvc纳米塑料,所述pvc纳米塑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doa80-120份;纳米碳酸钙1-20份;铝酸酯1-10份;纳米二氧化硅2-8份;钛酸酯1-5份;纳米二氧化钛3-7份;acr6-10份;纳米莫来石1.5-5.5份;纳米氧化锌为1.5-3.5份;玻璃纤维6-10份;纳米三氧化二铝0.5-4.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vc纳米塑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doa90-110份;纳米碳酸钙5-15份;铝酸酯2-8份;纳米二氧化硅3-7份;钛酸酯2-4份;纳米二氧化钛4-6份;acr7-9份;纳米莫来石2.5-4.5份;纳米氧化锌为2-3份;玻璃纤维7-9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5-3.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vc纳米塑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doa90份;纳米碳酸钙5份;铝酸酯2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钛酸酯2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acr7份;纳米莫来石2.5份;纳米氧化锌为2份;玻璃纤维7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vc纳米塑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doa110份;纳米碳酸钙15份;铝酸酯8份;纳米二氧化硅7份;钛酸酯4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acr9份;纳米莫来石4.5份;纳米氧化锌为3份;玻璃纤维9份;纳米三氧化二铝3.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vc纳米塑料的原料按重量份数配比如下:pvc100份;doa100份;纳米碳酸钙10份;铝酸酯5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钛酸酯3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acr8份;纳米莫来石3.5份;纳米氧化锌为2.5份;玻璃纤维8份;纳米三氧化二铝2.5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vc纳米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pvc、doa、纳米碳酸钙、铝酸酯、纳米二氧化硅、钛酸酯、纳米二氧化钛、acr、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玻璃纤维;

第二步:将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莫来石、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玻璃纤维在70-90℃下烘干10-30min后用铝酸酯和钛酸酯处理,采用超身波分散方式操作,分散均匀后与剩余原料一起投入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加热至50-70℃,混合10-20min;

第三步: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150-160℃、160-170℃、170-190℃、170-190℃、170-180℃,螺杆温度175-185℃,机头温度180-190℃,螺杆转速80-100r/min,投料转速30-80r/min。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pvc纳米塑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产品强度高,拉伸强度55-95mpa,邵氏硬度100-120d;2、无缺口简支梁冲击强度25-45kj/m2,维卡软化点135-155℃;3、氧指数23-27%,弯曲强度25-45mpa,拉伸弹性模量2000-4000mpa;4、摩擦系数0.05-0.15,断裂伸长率45-85%,摩擦磨损性最佳,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1

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pvc100份;doa80份;纳米碳酸钙1份;铝酸酯1份;纳米二氧化硅2份;钛酸酯1份;纳米二氧化钛3份;acr6份;纳米莫来石1.5份;纳米氧化锌为1.5份;玻璃纤维6份;纳米三氧化二铝0.5份。

将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莫来石、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玻璃纤维在70℃下烘干10min后用铝酸酯和钛酸酯处理,采用超身波分散方式操作,分散均匀后与剩余原料一起投入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加热至50℃,混合10min。

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150℃、160℃、170℃、170℃、170℃,螺杆温度175℃,机头温度180℃,螺杆转速80r/min,投料转速30r/min。

产品强度高,拉伸强度55mpa,邵氏硬度100d;无缺口简支梁冲击强度25kj/m2,维卡软化点135℃;氧指数23%,弯曲强度25mpa,拉伸弹性模量2000mpa;摩擦系数0.15,断裂伸长率45%,摩擦磨损性最佳。

实施例2:

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pvc100份;doa120份;纳米碳酸钙20份;铝酸酯10份;纳米二氧化硅8份;钛酸酯5份;纳米二氧化钛7份;acr10份;纳米莫来石5.5份;纳米氧化锌为3.5份;玻璃纤维10份;纳米三氧化二铝4.5份。

将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莫来石、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玻璃纤维在90℃下烘干30min后用铝酸酯和钛酸酯处理,采用超身波分散方式操作,分散均匀后与剩余原料一起投入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加热至70℃,混合20min。

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160℃、170℃、190℃、190℃、180℃,螺杆温度185℃,机头温度190℃,螺杆转速100r/min,投料转速80r/min。

产品强度高,拉伸强度65mpa,邵氏硬度105d;无缺口简支梁冲击强度30kj/m2,维卡软化点140℃;氧指数25%,弯曲强度30mpa,拉伸弹性模量2500mpa;摩擦系数0.11,断裂伸长率55%,摩擦磨损性最佳。

实施例3:

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pvc100份;doa90份;纳米碳酸钙5份;铝酸酯2份;纳米二氧化硅3份;钛酸酯2份;纳米二氧化钛4份;acr7份;纳米莫来石2.5份;纳米氧化锌为2份;玻璃纤维7份;纳米三氧化二铝1.5份。

将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莫来石、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玻璃纤维在70℃下烘干10min后用铝酸酯和钛酸酯处理,采用超身波分散方式操作,分散均匀后与剩余原料一起投入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加热至50℃,混合10min。

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150℃、160℃、170℃、170℃、170℃,螺杆温度175℃,机头温度180℃,螺杆转速80r/min,投料转速30r/min。

产品强度高,拉伸强度75mpa,邵氏硬度110d;无缺口简支梁冲击强度35kj/m2,维卡软化点145℃;氧指数25%,弯曲强度35mpa,拉伸弹性模量3000mpa;摩擦系数0.1,断裂伸长率65%,摩擦磨损性最佳。

实施例4:

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pvc100份;doa110份;纳米碳酸钙15份;铝酸酯8份;纳米二氧化硅7份;钛酸酯4份;纳米二氧化钛6份;acr9份;纳米莫来石4.5份;纳米氧化锌为3份;玻璃纤维9份;纳米三氧化二铝3.5份。

将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莫来石、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玻璃纤维在90℃下烘干30min后用铝酸酯和钛酸酯处理,采用超身波分散方式操作,分散均匀后与剩余原料一起投入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加热至70℃,混合20min。

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160℃、170℃、190℃、190℃、180℃,螺杆温度185℃,机头温度190℃,螺杆转速100r/min,投料转速80r/min。

产品强度高,拉伸强度85mpa,邵氏硬度115d;无缺口简支梁冲击强度40kj/m2,维卡软化点150℃;氧指数26%,弯曲强度40mpa,拉伸弹性模量3500mpa;摩擦系数0.09,断裂伸长率75%,摩擦磨损性最佳。

实施例5:

按照重量份数配比称取pvc100份;doa100份;纳米碳酸钙10份;铝酸酯5份;纳米二氧化硅5份;钛酸酯3份;纳米二氧化钛5份;acr8份;纳米莫来石3.5份;纳米氧化锌为2.5份;玻璃纤维8份;纳米三氧化二铝2.5份。

将纳米碳酸钙、纳米二氧化硅、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纳米莫来石、纳米三氧化二铝和玻璃纤维在80℃下烘干20min后用铝酸酯和钛酸酯处理,采用超身波分散方式操作,分散均匀后与剩余原料一起投入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釜中,加热至60℃,混合15min。

混合均匀后的物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料筒温度155℃、165℃、180℃、180℃、175℃,螺杆温度180℃,机头温度185℃,螺杆转速90r/min,投料转速50r/min。

产品强度高,拉伸强度95mpa,邵氏硬度120d;无缺口简支梁冲击强度45kj/m2,维卡软化点155℃;氧指数27%,弯曲强度45mpa,拉伸弹性模量4000mpa;摩擦系数0.05,断裂伸长率85%,摩擦磨损性最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