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74823发布日期:2019-05-28 19:55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到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合理配比制备农用微生物菌剂,属于农业投入品,微生物肥料。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剂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作物所需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属于生物肥料的一种,微生物菌剂作为活体肥料,主要依靠它含有特定的功能微生物来完成的,这些微生物在进行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时,把自然界无法利用的物质转化成可被植物利用的物质,并且不断积累有益代谢的产物,促进作物的良性生长。随着土壤污染、土壤酸化越来越严重,土壤修复势在必行,微生物菌剂则是土壤修复剂中的利刃。然而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功能性,单独使用只能实现单一功效,不同种类混合使用,由于微生物生长过程中存在抗性,会导致个别功能性菌竞争丧失,无法生长,便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何让几种常见的功能微生物,合理的混合,使其在使用中互不干扰、和平共处、是复合微生物紧急发展的重中之重。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好肥效的微生物菌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各种微生物菌剂合理配比成一种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本发明是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按照发酵液中有效活菌数按照重量进行配比,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有效活菌,不低于1.0×109cfu/ml。本发明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3种菌种复壮后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生长至对数生长期后,分别接种到发酵培养基中,得到芽孢转化率达到90%以上,按需有效活菌数的比例,进行复配。本发明的农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由3种功能性微生物复合而成,具有明显的解磷、解钾,固氮的功能,同时可分泌多种作物刺激素和杀菌物质,通过田间肥效实验表明,对多种作物均有较明显的增产提质的作用。本发明通过3种微生物独立进行发酵,将各自的发酵液按照3:3:4的配比,添加适量保护剂制得复合微生物的菌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一,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的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1.枯草芽孢杆菌、(cgmccno、9269)发酵液的制备:在无菌室中,用接种针从菌种保存管中蘸出少许菌种,涂布在预先制备好的平板上,在34℃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3天,菌落成乳白色,附着在培养基表面,挑取单菌落,制备茄子瓶斜面,得斜面菌苔成熟后,用生理盐水洗下,进行摇瓶菌种的活化,将活化好的种子转接到一级发酵瓶中,培养10h,达到对数生长期后,转入发酵罐中,接种量为10%,通气搅拌培养24h左右,待镜检芽孢转化率大于90%后,停止发酵。发酵及种子的培养基配方为:鱼粉5g、淀粉10g、葡萄糖1g、kh2po40.4g、mgso40.75g、caco35g、花生饼粉20g、泡敌0.01g蒸馏水1000ml,按照比例配置液体培养基。2.地衣芽胞杆菌(cgmccno1.0265)在无菌室中,用接种针从菌种保存管中蘸出少许菌种,涂布在预先制备好的平板上,在34℃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3天,菌落成灰白色,菌体可生长到培养基内部,挑取单菌落,制备茄子瓶斜面,得斜面菌苔成熟后,将培养基挖下,放入灭菌好的摇瓶中,进行摇瓶菌种的活化,将活化好的种子转接到一级发酵瓶中,培养15h,达到对数期后,转入发酵罐中,接种量为10%,通气搅拌培养24h左右,待镜检芽孢转化率大于90%后,停止发酵。发酵及种子的培养基配方为:鱼粉5g、淀粉10g、葡萄糖1g、kh2po40.4g、mgso40.75g、caco35g、花生饼粉20g、泡敌0.01g蒸馏水1000ml,按照比例配置液体培养基。3.胶冻样类芽孢杆菌(cgmccno1.2326)在无菌室中,用接种针从菌种保存管中蘸出少许菌种,涂布在预先制备好的平板上,在34℃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3天,菌落成透明胶状色,挑取单菌落,制备茄子瓶斜面,得斜面菌苔成熟后,洗下菌苔,放入灭菌好的摇瓶中,进行摇瓶菌种的活化,将活化好的种子转接到一级发酵瓶中,培养20h,达到对数期后,转入发酵罐中,接种量为10%,通气搅拌培养36h左右,待镜检芽孢转化率大于90%后,停止发酵。发酵及种子的培养基配方为:鱼粉5g、淀粉10g、葡萄糖1g、kh2po40.4g、mgso40.75g、caco35g、花生饼粉20g、玻璃粉10g,泡敌0.01g蒸馏水1000ml,按照比例配置液体培养基。实施例2:本发明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胞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菌剂配方比例实例;菌剂的配比可以在以下波动内变动:枯草芽孢杆菌25%-30%(体积配比),地衣芽胞杆菌25%-30%,胶冻样类芽孢杆菌40%-50%。按照实施例一中得到的发酵液,按上述比例混合后加入乙二醇保护剂可以得到复合微生物菌剂,按照微生物平板检测法微生物含量大于10亿cfu/ml。实施列3:复合菌剂在黄瓜上实验1试验时间与地点1.1试验时间:2017年4月--2017年7月。1.2试验地点: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山东恒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材料与方法2.1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试验地土壤类型为褐土、表层质地为轻壤,已连续种植蔬菜多年,土壤肥力较高,排灌条件良好。试前耕层土壤养分状况见表1。表1试验地土壤情况有机质(g/kg)碱解氮(mg/kg)有效磷(mg/kg)速效钾(mg/kg)ph14.8146.3110.6235.97.432.2供试品种及栽培方式:荷兰35冬暖式大棚栽培。3.试验方法3.1试验设计试验田设4个处理,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2m2,随机排列,小区设立保护行2米。具体处理如下:处理1(k0):空白处理;处理2(k1):常规施肥;处理3(k2):常规施肥+灭活基质;处理4(k3):常规施肥+微生物菌剂(5kg/亩)。3.2施肥方法(1)处理1为空白处理,即不施用任何肥料;(2)处理2为常规施肥处理,于2017年4月9日基施肥料,亩用复合肥(15-15-15)150kg,商品有机肥800kg,腐熟鸭粪2t。5月10日、5月27日、6月6日和6月25日追肥4次,每次每667m2冲施大量元素水溶肥料(15-10-25)10kg;(3)处理3是在常规施肥基础上,施用与处理4等量的经过高温高压灭活的复合微生物肥料,使用方法同处理4;(4)处理4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微生物菌剂5kg/亩溶解稀释后,每株黄瓜灌根100ml。3.3田间管理及栽植时间4月12日定植,定植密度2700株/亩;每次采收时都按小区单独采收、称重、计产,其他栽培管理措施同当地农民习惯一致。4结果与分析4.1不同施肥处理对黄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常规施肥增施微生物菌剂(k3)使黄瓜较常规施肥增施灭活基质(k2)及常规施肥处理(k1),株高增加,叶片浓绿肥厚,单果重及果长均明显增加。空白处理(k0)的株高、单果重、果径及果长均低于其余处理。表2生物学性状及品质统计表4.2施用供试肥料对黄瓜产量的影响如表3所示,常规施肥增施微生物菌剂(k3),使黄瓜亩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k1)增产752.5kg,增产率达到了9.4%;较常规施肥加灭活基质处理(k2)产量增加696.2kg,增产率为8.7%。常规施肥加灭活基质处理(k2)的黄瓜产量与常规施肥处理(k1)基本持平。4.3试验数据统计的方差分析不同试验小区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处理k3的黄瓜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说明施用微生物菌剂对黄瓜有明显增产效果,见表4、表5。表4方差分析表用lsd法进行单因素方差比较如表5。表5多重比较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在黄瓜上增产效果明显,常规施肥增施供试肥料的地块比常规施肥增施灭活菌剂的亩产增加696.2kg,增产率达8.7%。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