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制沼气预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5878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秸秆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秸秆制沼气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球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传统化石能源大量消耗所导致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尖锐。而生物质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和科学家的重视。秸秆是成熟农作物茎叶(穗)部分的总称,通常指小麦、水稻、玉米、薯类、油菜、棉花、甘蔗和其它农作物(通常为粗粮)在收获籽实后的剩余部分。我国是秸秆的产量大国,每年的秸秆产量有 7 亿吨,但是现在可利用做能源的只有 50%,而且大部分是农村居民通过低效燃烧的方式。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秸秆很难重新再利用,农民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秸秆有多种开发利用途径,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制乙醇等。因此通过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加快秸秆的优质化转换利用势在必行。

现有的秸秆植物作为沼气的主要来源,是沼气池中重要的产气物质。而为了高效利用秸秆,在投入沼池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普通的加工仅将秸秆粉碎,然后逐步加入沼池,没有其他的处理,产气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反应缓慢。中国专利号201420036377.8,专利名称“一种沼池秸秆预处理装置”,公开了一种秸秆预处理装置,但是该装置出料口设置有提升机,显然处理后的料需要提升机提走,增加的提升机不仅成本高,效率低,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不可靠因素;再有该装置顶部虽设置有碱液喷淋装置,但没有搅拌功能,而在实际喷洒过程难免底部的秸秆会没有喷到碱液,造成一部分秸秆喷到,一部分秸秆没喷到,秸秆预处理必然不彻底,自然会造成秸秆反应有好有差,因此,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成为现有技术的一个攻关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不仅能够降低秸秆预处理时设备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而且要保证秸秆预处理时,促进剂能够充分均匀的同秸秆混合,提高秸秆反应速度,降低秸秆反应时间,提高秸秆厌氧发酵效率,最终降低秸秆预处理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秸秆制沼气预处理装置,包括储存池、匀质进料系统、预搅拌罐,所述储存池仓由双层保温空心墙体围成,且储藏池为下沉式结构,其顶部低于地表 1-2m ;所述储藏池顶部的中间开有进料口,进料口处连接着预搅拌罐,其底部一端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着匀质进料系统;所述预搅拌罐通过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储藏池上,其顶部高度与地表相平,所述预搅拌罐包括搅拌臂、放料门、喷洒系统,所述搅拌臂上设置有搅拌叶片,其靠电机驱动上下搅拌,所述喷洒系统设置在预搅拌罐的顶部,所述放料门靠气缸驱动开合,设置在预搅拌罐的底部,所述放料门大小同储藏池进料口一致;所述储藏池底部设置有刮擦机,所述秸秆在刮擦机作用下,将秸秆通过储藏池出料口刮到匀质进料系统中。

进一步的,所述喷洒系统包括喷管,还包括设置在预搅拌罐外部的促进剂、输送泵,所述喷管设置在预搅拌罐顶部,喷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刮擦机包括刮板、减速机、铁链、轨道,所述减速机通过齿轮带动铁链,所述铁链驱动着刮板在轨道上来回运动。所述刮板将底部的的秸秆在减速机的作用下,将秸秆通过通过储藏池出料口刮到匀质进料系统中。

进一步的,所述匀质进料系统中包括进料门,所述进料门开合由弹簧支撑。所述刮板将秸秆刮到所述储藏池出料口时,将进料门压开从而秸秆顺利送入匀质进料系统,送完秸秆后,刮板返回后,所述进料门在弹力作用下再自动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预搅拌罐的设计,不仅是要求与搅拌罐高度与地表平齐,方便加料,而且还具有搅拌和喷洒功能,使促进剂能够充分与秸秆融合,防止秸秆一部分喷不到问题出现,保证秸秆都能够被促进剂接触到,从而提高秸秆反应速度,降低秸秆反应时间,提高秸秆厌氧发酵效率,最终降低秸秆预处理时间;通过储存池底部设置刮擦机的设计,代替了提升机,不仅降低了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而且使预处理后的秸秆可以有序的刮入匀质进料系统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小,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秸秆制沼气预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看图1,一种秸秆制沼气预处理装置,包括储存池1、匀质进料系统2、预搅拌罐3,所述储存池1仓由双层保温空心墙体围成,且储藏池1为下沉式结构,其顶部低于地表 1-2m ;所述储藏池1顶部的中间开有进料口4,进料口4处连接着预搅拌罐3,其底部一端设置有出料口5,出料口5连接着匀质进料系统2;所述预搅拌罐3通过支撑架6固定设置在储藏池1上,其顶部高度与地表相平,所述预搅拌罐3包括搅拌臂7、放料门8、喷洒系统9,所述搅拌臂7上设置有搅拌叶片10,其靠电机11驱动上下搅拌,所述喷洒系统9设置在预搅拌罐3的顶部,所述放料门8靠气缸12驱动开合,设置在预搅拌罐3的底部,所述放料门8大小同储藏池1进料口4一致;所述储藏池1底部设置有刮擦机13,所述秸秆在刮擦机13作用下,将秸秆通过储藏池1出料口5刮到匀质进料系统2中。

进一步的,所述喷洒系统9包括喷管,还包括设置在预搅拌罐外部的促进剂、输送泵,所述喷管设置在预搅拌罐顶部,喷管上设置有若干喷头14。

进一步的,所述刮擦机13包括刮板15、减速机16、铁链、轨道17,所述减速机16通过齿轮带动铁链,所述铁链驱动着刮板15在轨道17上来回运动。所述刮板15将底部的的秸秆在减速机16的作用下,将秸秆通过通过储藏池1出料口5刮到匀质进料系统2中。

进一步的,所述匀质进料系统2中包括进料门18,所述进料门18开合由弹簧19支撑。所述刮板15将秸秆刮到所述储藏池1出料口5时,将进料门18压开从而秸秆顺利送入匀质进料系统2,送完秸秆后,刮板15返回后,所述进料门18在弹力作用下再自动关闭。

工作时,秸秆原料在预搅拌罐3内充分搅拌与促进剂充分融合后,在气缸12的作用下,打开放料门8从而使秸秆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所述储藏池1,此时关闭放料门8,秸秆在储藏池1内厌氧发酵20天后,所述储藏池1内刮擦机13开始工作,所述刮板15在减速机16作用下,刮着秸秆在轨道17上来回运行,将秸秆刮到所述匀质进料系统2,所述刮板15将秸秆刮到所述储藏池1出料口5时,将进料门18压开从而秸秆顺利送入匀质进料系统2,送完秸秆后,刮板15返回后,所述进料门18在弹力作用下再自动关闭。重复上述过程,实现秸秆的预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在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