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37387发布日期:2018-12-28 20:36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石斛,多年生兰科草本植物,按品种珍贵程度分为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黄草石斛、马鞭石斛等70余种,其中,霍山石斛独占鳌头。霍山石斛为国家一级珍稀濒危植物,具有非常好的养生与药用价值。在中国悠久的养生文化中,霍山石斛因其非凡的功效,成为历代医家和王公贵族推崇的养生极品。

根据历代典籍对石斛的记载“味甘,性平,无毒。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入胃、肾二经。清胃生肌,逐虚热,强肾益精,疗脚膝痹弱,厚肠止泻,安神定惊。益阴也,而愈伤中;清肺也,则能下气。其安神定惊,兼入心也”,石斛作为滋阴补益、治病救人的上品,在历史上已应用无数,《千金翼方》、《圣济总录》、《太平圣惠方》、《备急千金要方》、《普济方》、《医醇剩义》等典籍收载石斛相关的方剂有570多剂,其中以石斛为君药者达36剂,广泛用于调养或治疗阴虚所致的虚劳衰损、心神不宁、虚火上炎、视物不清、腰酸腿疼、手脚冰凉、四肢麻木、耳聋耳鸣及阳痿、少精、尿频、消渴等症。

诸如上言,石斛在治病养生方面有着奇效,而如今市面上石斛品种混杂,是非难辨。究竟何种石斛最佳?《名医别录》:“生六安水傍石上“;《本草经集注》:“形似蚱蜢髀者为佳”,该书最早提出石斛的形状,“蚱蜢髀”即蚱蜢的大腿;《新修本草》(该书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可见当时的官方确认了“六安”为石斛的道地产区;《千金翼方》:“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本草图经》(该书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药物学巨著,是宋朝最完善最科学的医药书):“一种大如雀髀,名雀髀斛,惟生石上者胜”,“雀髀”即麻雀腿,是米斛的形象写照;《本草衍义》石斛,细若小草,长三、四寸(约9cm),同样为“米斛”特征;《本草纲目拾遗》:“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心,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州及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形如累米,多节,类竹鞭”,再次非常明确地阐明霍山米斛“最佳”。

目前,霍山石斛多以鲜条、干条、枫斗等形式服用。鲜条多为采收、去杂后直接食用或煲汤,现采现食,不能长期保存;干条是鲜条经采收、去杂、清洗(或不清洗)、烘干而成,此过程需要高温处理,所得产品水分一般控制在5%以下;枫斗是以鲜条经采收、去杂、清洗(或不清洗)、烘软、卷曲、定型、干燥、去叶鞘、整理而成,此工艺需多次高温处理,工序较多,耗时长。其中,鲜条不易保存,不适用于市场的广泛的推广与销售;干条和枫斗多采用煲汤、煮茶等方式服用,由于霍山石斛主要成分为多糖,其特点是分子量大,有粘性,水煮或泡茶等方式较难溶出,故总体生物利用度较低,以致霍山石斛的功效不能很好地发挥;且干条或枫斗加工过程能耗、人工费用较高,大大增加了霍山石斛相关产品的成本,长时间的加热处理,也使霍山石斛中的维生素等不耐热成分受到很大的破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霍山石斛产业的发展。

在霍山石斛酒的加工方面,现行均采取较为传统的制备工艺,主要是通过水煎煮提取、浓缩、干燥等工艺进行深加工,由于霍山石斛多糖有较大的粘性,较难溶出,需加使用较大的加水量(10-20倍)和长时间(3-8h)、多次(3-5次)的煎煮。即便如此,该工艺的提取得率(提取物重量占原药材干重的比例)和有效成分提取率(%)(提取物中有效成分的量占原药材中有效成分总量的比例)仍不理想,分别为15%-25%和10%-15%,长时间的煎煮使能耗升高,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且在此过程,大部分不耐热、易氧化成分均遭到严重破坏,所得提取物功效势必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霍山石斛加工成本较高,加工过程中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其功效成分及营养成分。

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

霍山石斛鲜条经采摘后,去杂,清洗后,于室温洁净环境挥干,再采用蒸汽瞬间灭菌法于115-125℃温度下灭菌4-6s,将其切制成1-5cm的霍山石斛切段;

(2)低温研磨提取:

将霍山石斛切段与基酒混合,投入胶体研磨机中,循环研磨至霍山石斛形成至破壁状态,形成悬浊液;

(3)放置:

将步骤(2)中的悬浊液转移至储存罐,密封,每天充分搅拌均匀后继续密封放置,连续放置数天;

(4)固液分离:

将步骤(3)中的霍山石斛酒悬浊液用筛网去除杂质,通过离心过滤,收集上层滤液;

(5)冷冻静置:

将步骤(4)中的滤液冷冻静置,静置时间为20-28h;

(6)二次精滤:

静置后,将霍山石斛酒液进行离心过滤。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去杂指去除霍山石斛的叶、根须以及粘带的泥土;所述清洗是指自来水清洗2-4遍后,用纯化水冲洗1-3遍。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室温洁净环境指26±2℃,30万级洁净区;采用中药切片机将灭菌后的霍山石斛切制成霍山石斛切段。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的基酒的香型为清香型、浓香型或酱香型;所述霍山石斛切段与基酒的质量比为1∶(10-20)。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破壁状态指经胶体研磨机处理后的霍山石斛的细胞粒径处于2-200μm之间,其中,50μm以下粒径的占80%。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放置时间为6-8d,放置环境为室温。

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采用150-300目筛网,所述离心转速为8000-10000r/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滤液置于设有夹层的储液罐中,所述夹层内设有冷冻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冷冻液为液氮,冷冻条件为压力0.5mpa,温度为0℃。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离心转度为8000-1000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对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进行研发,使霍山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和营养成分充分析出,易于被人体吸收,提高霍山石斛的营养价值利用率,制备工艺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整个加工过程能耗低,降低加工成本,制得的霍山石斛酒澄清透明、口感香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中,所涉及的组分和原料均为常规市售产品,或可通过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获得。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

霍山石斛鲜条经采摘后,去除霍山石斛的叶、根须、粘带的泥土等杂质,自来水清洗2遍后,用纯化水冲洗1遍,于室温洁净环境(24℃,30万级洁净区)挥干,再采用蒸汽瞬间灭菌法于115℃温度下灭菌4s,挥干,最后采用中药切片机将其切制成1cm的霍山石斛切段;

(2)低温研磨提取

将霍山石斛切段与基酒按照质量比1:10混合,形成霍山石斛流体,并投入至胶体研磨机中;开启胶体研磨机,开始循环,并视霍山石斛流体状态来相应调节循环通道间隙,逐步将霍山石斛形成至破壁状态(霍山石斛的细胞粒径处于2-200μm之间,其中,50μm以下粒径的占80%),使霍山石斛细胞内外的有效成分、营养物质(多糖、石斛碱、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充分释放,形成悬浊液;

(3)放置

将霍山石斛悬浊液置于密封储罐内,于室温条件下放置,每24h搅拌均匀一次,连续操作6天。

(4)固液分离

将上述步骤得到的霍山石斛悬浊液先以150目筛网去除对应杂质,收集滤液,再通过高速离心机以8000r/min的转速进行精滤,收集滤液;

(5)冷冻静置

将上述滤液储存至储罐,该储罐夹层以液氮为媒介,进行制冷至0℃,并维持该温度将精滤液静置24小时。

(6)二次精滤

静置后,将霍山石斛酒液以10000r/min的转速离心机进行精滤,收集精滤液。

本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前处理步骤:

在霍山石斛采收后,为利于保存,传统方法多采取烘干的方式,霍山石斛表皮致密,且含蜡质层,水分不易被挥发,干燥时间往往需要几十个小时;如此操作,不仅能耗高,长时间的高温处理,会使霍山石斛中部分有效成分丢失,且干燥后的霍山石斛虽经过粉碎投料,但其多糖还是较难溶出,增加了提取的难度,导致霍山石斛的利用率不能最大化;

本实施例以霍山石斛鲜品作为原材料则可避免上述问题,但霍山石斛打碎后粘度大,常规湿法粉碎无法操作,本发明则继续采用“自来水清洗、纯化水冲洗,蒸汽瞬间灭菌,挥干,切片机切段”等一系列步骤工艺得到可有效保留有效成分和营养物质的霍山石斛切段待用。

(2)低温研磨提取

本实施例将霍山石斛段与基酒混合形成“流体”,投入胶体研磨机中,迅速循环,缓缓调节循环通道间隙,逐步将霍山石斛形成“破壁状态”,使霍山石斛细胞内外的有效成分、营养物质充分释放到酒中,形成悬浊液。

(3)放置

本实施例将霍山石斛酒悬浊液放置7天,每天搅拌均匀1次,使酒与霍山石斛的有效成分充分融合,形成较为稳定的体系。

常规浸泡工艺耗时长,有效成分溶出率低,成本相对较高。

(4)固液分离步骤:

目前霍山石斛酒的制备方法多采用浸泡法,即将霍山石斛段与基酒混合,浸泡数月,但此法多糖提取率(%)低,耗时长,成本高。

上一步骤得到的霍山石斛超萃液有一定粘度,且部分纤维粒径很小,常规过滤法不能去除纤维等杂质,本发明应用粗滤、精滤结合法,再配以离心分离,本实施例的固液分离过程无需加热,效率高、加工成本相对较低,绿色环保,很好地保留了霍山石斛的自然特点。

(5)低温静置:

本实施例将上述滤液储存至储罐,该储罐夹层以液氮为媒介,经制冷机对液氮进行制冷至0℃,并维持该温度将精滤液静置24小时。此步操作可使溶解度低的物质在低温(0℃)条件下析出沉淀,便于后一步的精滤操作。

(6)二次精滤:

低温静置后,将霍山石斛酒液以10000r/min的转速离心机进行精滤,收集精滤液,获得澄清透明的霍山石斛酒,且溶液稳定,储存过程中不易析出沉淀。

实施例2

一种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

霍山石斛鲜条经采摘后,去除霍山石斛的叶、根须、粘带的泥土等杂质,自来水清洗3遍后,用纯化水冲洗2遍,于室温洁净环境(24℃,30万级洁净区)挥干,再采用蒸汽瞬间灭菌法于120℃温度下灭菌5s,挥干,最后采用中药切片机将其切制2cm的霍山石斛切段;

(2)低温研磨提取

将霍山石斛切段与基酒按照质量比1:15混合,形成霍山石斛流体,并投入至胶体研磨机中;开启胶体研磨机,开始循环,并视霍山石斛流体状态来相应调节循环通道间隙,逐步将霍山石斛形成至破壁状态(霍山石斛的细胞粒径处于2-200μm之间,其中,50μm以下粒径的占80%),使霍山石斛细胞内外的有效成分、营养物质(多糖、石斛碱、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充分释放,形成悬浊液;

(3)放置

将霍山石斛悬浊液置于密封储罐内,于室温条件下放置,每24h搅拌均匀一次,连续操作7天;

(4)固液分离

将上述步骤得到的霍山石斛悬浊液先以200目筛网去除对应杂质,收集滤液,再通过高速离心机以9000r/min的转速进行精滤,收集滤液;

(5)冷冻静置

将上述滤液储存至储罐,该储罐夹层以液氮为媒介,经制冷机对液氮进行制冷至0℃,并维持该温度将精滤液静置24小时;

(6)二次精滤

静置后,将霍山石斛酒液以9000r/min的转速离心机进行精滤,收集精滤液。

实施例3

一种霍山石斛酒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前处理

霍山石斛鲜条经采摘后,去除霍山石斛的叶、根须、粘带的泥土等杂质,自来水清洗4遍后,用纯化水冲洗3遍,于室温洁净环境(24℃,30万级洁净区)挥干,再采用蒸汽瞬间灭菌法于125℃温度下灭菌6s,挥干,最后采用中药切片机将其切制5cm的霍山石斛切段;

(2)低温研磨提取

将霍山石斛切段与基酒按照质量比1:20混合,形成霍山石斛流体,并投入至胶体研磨机中;开启胶体研磨机,开始循环,并视霍山石斛流体状态来相应调节循环通道间隙,逐步将霍山石斛形成至破壁状态(霍山石斛的细胞粒径处于2-200μm之间,其中,50μm以下粒径的占80%),使霍山石斛细胞内外的有效成分、营养物质(多糖、石斛碱、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和维生素)充分释放,形成悬浊液;

(3)放置

将霍山石斛悬浊液置于密封储罐内,于室温条件下放置,每24h搅拌均匀一次,连续操作8天。

(4)固液分离

将上述步骤得到的霍山石斛悬浊液先以300目筛网去除对应杂质,收集滤液,再通过高速离心机以10000r/min的转速进行精滤,收集滤液;

(5)冷冻静置

将上述滤液储存至储罐,该储罐夹层以液氮为媒介,经制冷机对液氮进行制冷至0℃,并维持该温度将精滤液静置24小时;

(6)二次精滤

静置后,将霍山石斛酒液以10000r/min的转速离心机进行精滤,收集精滤液。

实施例4

在霍山石斛酒的制备过程中,可以加入药食同源类或可用于保健食品的原料,如枸杞、人参、玉竹、橘皮、红枣、黄芪、松茸等,可先将这些原料制成粉末,随霍山石斛一起加入胶体研磨机中,形成悬浊液。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与本发明构思无差异的各种工艺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